2011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起“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Sustainable Energy For All)。倡议提出三大战略目标,即到2030年确保全球普及现代能源服务;能源利用效率翻番;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占比翻番。
2021年中国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支持祖国能源事业,助力“碳中和”目标,除了投身新能源产业之外,也可以通过购买新能源基金,让社会财富通过资本市场用脚投票支持新能源实体经济的发展。
由鹏华基金副总裁梁浩领衔、研究部精兵强将加持的鹏华新能源精选混合(011956)正是这样一只聚焦新能源行业投资机会的基金。日前,他们开展了一场直播,畅聊了新能源投资思路。小编将纪要的精华进行了整理,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直播纪要
01
我们看好的国家β,体现在三个方向
早些年做自下而上,逐渐去研究美国、日本、欧洲不同国家的资本市场,发现国家β在投资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因子,是要考虑在内的。我们的投资收益其实更多的来自于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我对这个职业的理解,它不是一个炒股票的职业,而是找寻优秀公司,投资优秀公司,跟着优秀公司一起成长的职业。
这些年我们能感受到很多的变化,国家β是越来越强的。比如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传奇投资人物,他们都曾讲过,如果对美国更有信心,就应该投资美国的共同基金,因为投优秀的公司所产生的收益,是优于现金的。
我们投资A股市场的收益,也是来自于国家发展的更好。我们非常惊喜地发现,我们国家在很多行业是越来越好的。数据表明,在全球产业门类的齐全度上,中国是排名全球第一。在制造业领域,201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占据全球市场28%的比重,也是全球第一。
这样的经济状态,很多的β是有投资机会的,近年来很多行业发展情况也确实非常好。观察创业板的第一批公司和科创板的第一批公司,它们的质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管理层的来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其实都是国家β的具体体现。
我们看好的国家β,体现在三大方向。第一是我国的工程师红利。这在很多行业里都有体现,比如新能源行业。在欧美,一年才能更新迭代的东西,在国内,可能两到三周就能够完成一次更新迭代。时下,已经有为数不少的企业,用工程师红利进入了全球产业链,而且竞争力十分强劲。
第二是消费升级,尤其是新消费的升级。这些年,我们投资了很多新消费行业,也产生过很多倍的收益。我们也看到80后、90后创办的一些企业,基因、特质不同于以往。我们看好这个消费红利,因为渠道碎片化以后,有很多种方式把真正好的产品表达出来,打造成为爆款。
第三是新能源行业,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β。比如光伏和新能源车领域,我国产业链在全球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02
中国新能源产业具有非常优势
新能源行业的市场关注度确实比较高。在这里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些不太一样的内容。
目前的碳中和、碳达峰,来自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当时有两本书,《寂静的春天》跟《增长的极限》,就讲了人类在这种指数级的增长,面临着资源跟环境的约束。到了90年代,全球各国成立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关于减排、碳达峰都在这个体系之下。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会对这种政策更乐观一些。因为它不是刚提出的目标,实际上已经讨论半个世纪了。
复盘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情况,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漂亮50行情”。但是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是,从1975年开始,有一轮比较明显的成长股中小票的行情,持续了八年时间。我们分析它背后的一个核心驱动力,是来自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信息技术的相关迭代,造就了很大一批公司。比如,1968年成立的英特尔,打下了硬件的基础。1975年成立的微软、1976年成立的苹果、1977年成立的甲骨文,这些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公司,几乎都是那个时候扎堆成立的。
这跟我们现在的情形类似,光伏、风电、新能源车等领域公司扎堆上市。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是背后的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也是在那段时间奠定了长期的在科技领域的领先。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其实技术创新始终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于能源结构。过去近100年来,从1925年到现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就增长了十几个点。但是按照碳中和的预期,这个比例到2050年要到60%以上。这就是说,我们未来要用30年的时间,做远超过去100年做的事情,意味着能源系统正处在加速变革的起点。
在这个起点上,再回顾当年70年代的美国,它仍有非常丰富的投资机会。我们比较幸运的是,我国从上世纪开始就一直在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给了很多的政策,包括补贴,包括双积分,也包括很多隐形的扶持。现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经非常有优势了,整个产业链有很多环节,中国企业已经占了其中百分之六七十的份额。
根据一些机构的产业竞争力调查,中国光伏产业链的领先优势,已经处于爆表的状态。这跟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优势差不多。依托中国制造面向全球的需求,会有很多大师级公司涌现出来。在这个背景之下,新能源车、光伏产业机会都是很大的。
03
大β+主动专业α=鹏华新能源精选
我们布局这个产品,最早的起源还是觉得里面有一个大的β,而且这个β和别的不太一样,有别于一般的指数型产品,更需要一些专业的甄别力。在大β基础上,再加上主动专业的甄别能力,希望能够创造出在这个领域长期值得配置的产品。这是我们当时布局这只产品的主要思路。
我们仔细分析过这只产品可投的标的,分析它有一些什么样的类型。就目前而言,可能面临估值比较高。但新能源这个领域,是非常宽广的一个领域,有很多节能的公司,也有很多在底部的公司,它只是不在市场热点上,它可能没有沾新能源车的边,它可能也没有沾光伏的边,但是实际上它做的也是与新能源相关的,是节能减排、节能降耗的碳中和大思路下的产品。在工程师红利的大背景下,它们也是很有生命力的。所以,在很多类资产里,结合长期和短期的情况,我们争取能够为投资者做一个相对稳健的主题偏新能源的产品。
04
寻找能够创造确定性收益的好公司
刚才提到“精选”两个字,我的理解,一方面它是跟我们秉承的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思路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关于这个行业的分析框架,还是希望在不确定的产业变革中,去寻找能够创造确定性收益的好公司。
我们希望找到的公司是什么样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归纳了市场上的公司,主要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是像大鹏鸟这样的,风来的时候扶摇直上九万里,可以飞得很高。能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可能不在少数,毕竟风来了,都能飞得起来。但是一旦风停了,很多公司可能就掉下来了。大鹏鸟有个特点,哪怕是风停下来了,犹能簸却沧溟水,还是可以排山倒海的。在行业下行期,这类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非常扎实,现金流非常稳健,依然可以跟客户有很好的议价权,这种公司是我们努力去寻找的。
第二类公司也是可以去选择的,但要甄别一些周期的时点。这类公司在行业下行期可能会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有太多很好的表现,而一旦行业机会来了,可以抓住这个β,可以分享行业发展红利。
第三类公司是小学课文里的寒号鸟了,天气暖和就得过且过,没有危机意识,这种公司在新能源行业过去四五年看到的非常多。当行业技术路线发生变化,或者是政策发生调整的时候,就逐渐消失了。从长期角度来说,这种公司是没有投资价值的。
那么,怎么去找到我们想要找到的这种大鹏公司呢?实际上这还是周期成长股的框架,这个框架来自于我们对于成长性的判断,然后去分析它处在周期的什么阶段。如果去做深入梳理,我们会遵循从行业到公司、再到业绩的层层深入的研究,其间就会有一些关注点,比如在公司层面,我们最看重的是核心竞争力。
怎么去理解核心竞争力?有两个突破口:第一个,研究一个快速变革的行业,首先要知道我们的定位是什么。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理性乐观的产业观察者,因为这个行业变化很快。说实话,很多时候很难去比企业家更懂企业的变化,更懂产业发展的一些细节的变化。这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处在理性的位置上,去观察企业家的动作,观察产业的变化。然后在这些观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一套框架跟理念,这样的话会比单纯去做一个预言家更好。因为从历史上复盘来看,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有水晶球的。这种连续预测对的能力实际上是比较盲目的,行业发展往往并不会简单去呈现出线性规律。
在这样的定位之上,下一步就要分析什么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要素。以光伏行业为例,它未来要成为最便宜,而且最清洁的能源,因此便宜就是它的核心属性,那么它拼的就是成本。这样的话,我们就去分析行业里哪些公司是可以持续降低成本的,而且成本是领先于其它企业的,这种竞争力就来自于相对的低成本。
比如硅料,它有一些独特的生产要素,包括单晶的比率、硅片,以及非硅成本还有多大的下降空间等。再比如电池,电池是现在技术创新最活跃的环节,它可量化的转化效率有多少,这些对成本都是有非常大的影响。此外还有玻璃,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低铁砂的供应,都是它最核心的竞争要素。
理解了光伏行业核心要看成本之后,也就打开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是我们在行业研究框架中常见的一些想法。
涉及到公司的调研,可以去看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里面提到了用闲聊法去研究一个公司,这种方法我们在生活中也用过很多。比如,我在跟企业家交流的时候,可能会特别关心几个要素:一个是管理层的战略布局,还有团队配置的经过。因为资本市场比较喜欢讲逻辑,但是在实业层面就要讲落实跟实践的。这种落实跟实践,很多时候都是靠人,靠企业家的眼光,靠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这些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另外我还感兴趣的一点,就是竞争对手的评价。一家真正优秀的公司,连竞争对手都会对它赞赏有加。我们去力求多方位调研公司的时候,会特别注重竞争对手的评价。当然其他的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里面,各个上下游供应商我们也都会做一些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