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千味央厨”)首发申请于7月8日获得证监会发审委放行,不出意外,这家食品供应商将叩开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A股市场将迎来“油条”第一股。
招股书显示,千味央厨成立于2012年4月,主营速冻面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为餐饮企业(含酒店、团体食堂、乡厨等)提供定制化和标准化的速冻面米制品,产品按照加工方式分为油炸类、烘焙类、蒸煮类、菜肴类四大类,消费者熟悉的油条、芝麻球、蛋挞皮、地瓜丸等就是千味央厨的主要产品。
千味央厨作为食品供应链企业,目前在消费者市场并不出名,但提起其创造者——生产水饺和汤圆的思念食品,相信多数消费者都略知一二。
2012年4月,千味有限(千味央厨前身)设立时,就是由郑州思念出资、出设备打造的独资公司,之前双方的实控人还是同一人。
思念食品虽然经历2012年“创可贴”水饺等食品安全事件,但目前每年营收仍高达几十亿元,占据着速冻面米行业近20%的市场,比肩已上市的三全食品。让人不解的是,手握营收规模远超千味央厨的思念食品,实控人李伟却“贱卖”思念食品,选择带着小体量的千味央厨上市,其中的运作逻辑耐人寻味。
“思念”变脸归来?
查阅千味央厨招股书不难发现,公司不仅出身于思念食品,事实上甚至2017年至2019年整个报告期内,千味央厨都难以脱离与思念食品的关联。
招股书显示,目前千味央厨的控股股东为共青城城之集,共青城城之集持有千味央厨62.49%的股份,李伟100%控股共青城城之集股权,因此公司目前的实控人为李伟。李伟同样是思念食品的创始人,曾带领思念食品和黄河大观纵横国外资本市场。
据媒体早前的报道,媒体出身的李伟深谙宣传之道,思念食品成立不久,就曾投资400万元为思念食品制作广告片并在央视播出,思念汤圆、思念水饺很快跻身全国名牌产品,李伟也因思念食品成为早前河南最年轻的富豪。
2006年8月,李伟带领思念食品在新加坡上市,融资达20亿元,不过上市一年后,思念食品并没有被海外市场看好,市值仅维持在20亿元上下,远低于国内上市的三全食品同期的市值。
2012年,时任思念食品董事长、实控人的李伟认为“市场交投清淡,流动性差,再融资困难,上市成本高昂,没有意义”,于是李伟发出思念食品私有化要约,以5.33亿元的代价完成思念食品私有化退市,一进一出,李伟的资本运作获得超过14亿元的资本回报。在思念食品完成私有化的当年,千味有限正式成立,成为思念食品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依靠思念食品的市场体系,千味有限成立当年就成为百胜中国的大供应商。
直至报告期内的2017年底、李伟退出思念食品之前,千味央厨实际上与思念食品一直是同一控制人控制下的企业,双方甚至是共用同一厂房,共用营销体系,共同从事速冻面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016年5月,千味央厨完成股份制改制,发起人为当时李伟控股80%的郑州集之城和共青城凯立,分别持股92%和8%。
2017年5月,千味央厨开始上市辅导,但思念食品和千味央厨存在经营范围相似、部分产品重叠、工艺技术相通、部分供应商相同等同业竞争问题浮出水面。
为实现千味央厨的顺利上市,思念食品原实控人李伟开始快速“去思念化”操作。
为解决与思念食品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李伟与思念食品管理层王鹏、田淑红、王丽娟、徐锋四人达成一致,王鹏退出千味央厨,王鹏将其间接持有的千味央厨股权全部转让给李伟,并退出公司董事会,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股东共青城城之集任何职务,转让价款为5006.48万元。
李伟则退出思念食品,并将其间接持有的思念食品股权全部转让给上述思念食品管理层,退出思念食品董事会,且不再担任任何职务,相关股权的转让价格为3.83亿元。
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王鹏不再持有千味央厨股权,李伟不再直接或间接持有思念食品股权。这意味着李伟把辛苦十余年创下的思念食品控制权,仅以3.83亿元的价格出手相让。
千味央厨认为,上述股权转让,彻底消除了公司与思念食品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实现了公司的经营、财务等独立性。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千味央厨一半的核心技术人员来源于思念食品,其目前使用的两处厂房一直是从思念食品租赁,英才街厂区直至报告期末才停止使用,红枫里厂区,则在2019 年4月才向思念食品正式购买。
截至目前,千味央厨的客户、产品等仍难以完全摆脱与思念食品的联系,其与思念食品的同业竞争、股权转让等问题始终是监管层和市场关注的问题。
实控人为何“舍大求小”
让投资者不解的是,实控人李伟甘愿以远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放弃思念食品的控制权,转而带着体量较小的千味央厨上市,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谋局?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千味央厨实现营收分别为5.93亿元、7.01亿元、8.8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655.91万元、5867.89万元、7412.13万元。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2.38%、30.79%和39.66%,处于较低水平。
报告期内,千味央厨期末货币资金分别为2.3亿元、1.57亿元和7902.59万元,公司没有长期借款,2019年才出现短期借款3000万元,公司的非流动负债至2019年期末合计仅197.26万元。
从经营和财务层面看,千味央厨目前没有偿债压力。
甚至媒体报道指出,其此次公司计划募资投入4.09亿元的新乡千味央厨食品加工建设(三期)和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按照建设进度应该都接近尾声,不再需要巨额后期投资。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曾公开表示,李伟善于资本运作,千味央厨所谓去思念化,更多是将对其不再有更多吸引力的思念食品交给当初一起创业的团队,自己则重新玩中央厨房新概念。
有市场分析人士则指出,李伟抛弃速冻米面食品巨头思念食品,转向运作千味央厨上市,不排除是两者估值中“择优”的考虑。目前,思念食品和三全食品主要发力C端,两者共同占据了速冻食品市场六成份额,思念食品营收增长和估值溢价的想象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而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上,包括B端业务的餐饮供应链、“中央厨房”这类概念的企业显然更受资本的青睐。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三全食品最新动态PE仅为21.3倍,而近年来发力B端业务的安井食品最新动态PE则高达70倍,两者估值差异一目了然。加之,千味央厨此前曾获得京东、绝味食品等多家机构的巨额投资,这些资本到期就有退出的需要,上市无疑是这些股东的最佳退出渠道。
公司面临较大营收压力
1990年代就下海经商的李伟,历经近30年的商场打拼,早已完成了从实业家到资本家的蜕变。除了食品业务,与他同时代的很多企业家一样,李伟旗下的地产业务也颇具规模。
2003年,思念集团以子公司香港恒盛的名义收购了郑州原黄河大观公司的资产,进军房地产业。而后,李伟在黄河大观上复制了思念食品的资本运作路径,通过上市融资后私有化的模式,也获得了不菲资金。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目前李伟控制的境外企业共有8家,主要业务多为股权投资,而其控制的境内企业多达47家,布局重心多为房地产开发,47家公司中,主营房地产业务的就达33家。
不过,与风生水起的食品制造业务相比,李伟的房地产板块目前来看尚在培育期。
其招股书显示,2019年李伟控制的47家境内企业中,仅有郑州深空企业管理、河南山水物业和河南伟瑞古特包装实现微薄盈利,净利润分别为2.20万元、73.45万元和35.46万元,其余企业均出现亏损,累计亏损额高达3.93亿元,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全部亏损甚至净资产也为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李伟控制的河南合智置业、郑州海尚置业、河南瀚海港汇置业、郑州天荣房地产、河南新瀚海布兰登置业、河南新瀚海置业等房地产项目均已是资不抵债,处于巨额亏损状态。
李伟在地产这类“资金大户”的布局在上会前就已经引起了证监会的高度关注。
千味央厨的问询函中,监管层担忧公司实控人会将资金挪用到房地产项目,要求实控人明确不得将募资用于或变相用于房地产开发及相关领域,并要求保荐机构和律师核查实控人个人账户与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大额资金往来。
目前,千味央厨已经顺利过会,完成上市最关键一步,不出意外即将登陆资本市场。不过从公司的客户等诸多细节来看,公司未来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招股书显示,发展多年,千味央厨仍然依赖第一大客户,2017至2019 年,公司对第一大客户百胜中国及其关联方占公司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9.95%、30.20%和30.72%。如果未来百胜中国减少订单甚至终止合作,将直接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
另一方面,速冻面米制品行业竞争激烈,据统计我国从事冷冻食品行业的相关企业超过133万家,其中在业、存续状态的企业超过101万家。作为没有技术含量的低门槛行业,行业巨头可能会快速布局,中小企业快速进入,千味央厨面临着市场难以开拓的风险。
事实上,报告期内,公司的业绩实现高增长,但背后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经营压力。2017年至2019年,千味央厨的流动比率、速度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持续下滑,流动比率已从2.20倍降为0.80倍,速动比率从1.87倍降为0.41倍,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5.79次降为20.25次,存货周转率从11.56次降为8.68次。这意味着公司将面临着较大的营收压力。
(作者:韩永先 编辑:张玉洁)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