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华
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时隔一年后重提“降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市场热议。时隔两日,7月9日傍晚,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市场普遍反映超预期。管理层为何选择此时降准,又将对宏观经济、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降准的原因
分析认为,管理层在年中这个时点实施降准,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对冲大宗商品持续走高负面影响。年初以来,国内经济恢复过程中确实出现一个新情况,也就是大宗商品持续走高,导致部分中下游制造业生产投入成本持续上升,挤压利润。数据显示,6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主要购进原材料价格指数分项仍处于61.2%的高位,6月财新制造业PMI指数明显放缓,均反映工业原材料等商品价格走高对我国中小企业影响有所显现。管理层通过适度降准释放低成本资金,缓解银行负债成本,为部分银行降低小微企业、制造业财务成本扩展空间。
二、缓解中小银行负债压力。2021年一季度国内银行超储率1.5%,处于低位,一方面反映国内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高;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反映国内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偏紧,尤其融资渠道相对窄的部分中小银行,负债压力较大,可能会影响其货币创造和信贷供给能力,毕竟中小银行是服务我国中小微民营企业的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适度调降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限资金,提升部分中小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意愿和能力,为制造业提供长期限资金,稳定企业发展预期。
三、进一步夯实经济复苏基础。截至目前,国内需求仍处于恢复阶段,行业不平衡问题仍存在,加之海外防疫及经济恢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内需要继续为经济短板弱项给予必要支持。小微民营企业等活力激发对于稳就业,促进内循环,推动经济平衡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并非货币政策转向
本次央行降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降准更倾向于对冲性质,不会改变稳健货币政策基调。
首先,国内经济仍处于复苏轨道。5月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国内消费、投资和出口指标整体理想,反映国内经济活跃度持续增强,内需稳步恢复,外贸出口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经济恢复不断取得进展,央行政策并无转向压力。
其次,国内货币信贷环境保持合理适度。6月央行公布数据显示,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同比增长基本匹配,国内货币信贷环境保持合理适度,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
再次,货币政策需要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在支持经济复苏的同时,需要防范过度宽松货币信贷环境,引发资金脱实向虚,导致局部出现资产泡沫膨胀、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经济脆弱化等潜在风险,保持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很重要。
另外,从外围看,最新公布的美联储政策会议纪要“鹰派”不及预期,整体政策是往“收”的方向走,目前美联储内部主要分歧在于何时启动及缩减资产购买结构等。要减少美联储政策正常化对我国经济的外溢效应,关键是要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并避免局部风险集聚。
降准的影响
央行全面降准影响几何?
一、利好实体经济。央行降准释放长期限、低成本资金,引导银行进一步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财务成本,有效对冲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压力;同时,增加制造业长期限资金投放,稳定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保市场主体、促进就业和内需恢复。
二、对股市影响正面。央行降准进一步巩固经济复苏基础,基本面稳步向好,企业盈利前景改善,利好股市表现;同时,央行降准本身就是释放流动性,短期市场流动性改善,利好投资者风险偏好情绪。
三、不会影响楼市稳定。一方面,此次降准不等于“大水漫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另一方面,国内坚持“房住不炒”理念,各地继续落实楼市“三稳”任务,房地产调控政策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遏制投机炒作。
四、对汇率市场影响偏中性。央行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基调,也就不存在与其他经济体政策分化;同时,国内经济平稳恢复,国际收支保持基本稳定,中美保持宽利差,人民币稳的基础牢固。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