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经济加快复苏的宏观背景下,A股IPO家数及募资额同比均有显著增长。数据显示,按发行日口径统计,上半年A股共有253只新股发行,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共募集资金逾2000亿元,同比增五成。注册制改革正进一步发挥积极影响,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IPO市场出现新变化,集中体现为新上市公司以登陆科创板、创业板为主。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成为A股的生力军。在上半年发行的253家公司中,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公司数分别有73家、89家、91家。不难看出,创业板、科创板的发行项目数基本持平,合计为IPO市场提供了逾七成标的。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咨询组合伙人刘大昌表示,A股市场仍处于IPO繁盛期,这为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此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创新成长型企业具有较大潜力,将助力中国经济增长。
就募资金额看,在A股上半年前十大IPO项目中,有6个来自科创板和创业板。其中,科创板的和辉光电在上半年所有IPO项目中排名第二,同属科创板的天能股份、铁建重工,以及创业板的华利集团等紧随其后,均跻身上半年IPO募资额前五名。
从行业分布看,按IPO募集资金规模计算,今年上半年,工业、TMT和消费品成为前三。注册制下,资本市场主动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实现了科技、资本与产业的高水平循环。据毕马威分析,由于数字化经济和高端制造业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来自TMT和工业领域公司的上市势头将会延续。
再看上市首日表现,今年以来已有80只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200%。其中,纳微科技以首日1274%的涨幅成为注册制下首日涨幅最大的新股。上半年首日涨幅列第二的是中金辐照,其4月9日上市当天大幅收涨921%。
国泰君安新股首席分析师王政之表示,注册制板块对估值容忍度更高。诸多细分赛道的龙头企业选择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质优个股享有更高的稀缺性溢价,因而上市后表现亮眼。
据王政之统计,目前已受理未上市的注册制板块中,新经济行业企业占比近八成。随着注册制板块IPO数量在全市场比重的不断提高,资本市场中新经济企业整体占比还将上行,市场活力将持续提升。
发行数量上升的同时,IPO审核依然严把“入口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226家拟IPO企业上会,203家通过,IPO通过率为89.8%,去年同期通过率为95.6%。从严把关将不合规、不合格企业挡在了资本市场门外,也给试图带病申报、闯关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