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高瓴梁红最新演讲:碳中和之路上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1-05-26 13:18:27 | 来源:好买臻财VIP

“如果中国经济能够最终成功转型,成为高收入国家,14亿人都过上现代化的生活,那中国一定需要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上为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

“碳中和会带来一场能源革命,也会带来一场材料革命,还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多变化。能源开采与利用是一项基础性的通用技术,当采掘业的逻辑变成制造业的逻辑后,会出现许多深远、有趣的变化。”

“2030年左右碳达峰之后,碳排放的绝对量要以每年8%-9%的速度下降。这对很多还未做好准备的企业将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所以希望大家明确这个确定性的未来,好好利用这五年到十年的时间,为自己企业的转型做好准备。”

“一些toC的消费品,如果企业不好好想想自己产品的碳足迹,或是未来能减少碳足迹的生产方式,那这些企业就可能面临消费者‘出走’的冲击。”

“我们最关注的肯定是技术,特别是原发创新型技术。这十年大家非常关注技术创新,但主要是数字技术带来的对许多传统行业的冲击。而在脱碳过程中,很多领域可能会出现一个类似的跨界冲击。”

“今天的造车新势力,在碳中和的大机遇下有了进入汽车这个大赛道的机会。未来在材料、农业等很多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现象。”

以上是梁红《迈向2060碳中和——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投资机遇和挑战》主题演讲中的精彩观点。

梁红是国内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其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中金公司研究部负责人、首席经济学家。2020年梁红加盟高瓴,现任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

5月15日,北京大学上海校友会2021年度元培论坛成功召开。好买财富董事长、CEO杨文斌,作为北大上海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论坛上,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梁红发表了题为《迈向2060碳中和——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投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演讲。

以下内容整理自梁红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这应该是我第二次参加北大校友会的活动,上一次是2015年5月参加北大校庆。这次是受到上海几位同学的邀请,我说那我就来讲讲最近研究的一个题目,碳中和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先介绍一下研究碳中和这个话题的意义,然后再来讨论为什么会提出碳中和,以及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研究碳中和

Meet  China

大家应该都有感受,从去年9月份开始,“碳中和”这个词越来越热。我是做宏观研究的,大家可能会问,宏观经济学家为什么要关心碳中和这个话题?

最早在中金研究部的时候,大约2012年、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大家都在讨论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我们研究团队一起做了一个主题研究,叫“寻梦(新)中国”。

当时大家的共识是中国经济的很多方面需要一次深刻的结构转型,旧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但是转型需要多长时间,能不能转型成功,都备受争论。我们的研究思路聚焦在:假如中国的转型成功了,“新”的经济会有哪些新的特征?经济结构和增长的逻辑必须在哪些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希望用这样一个“倒推”的思路为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及长期投资者提供一个有用的视角。

我们那项研究的结论概括下来,正好是英文“Meet China”的缩写“MEET C”。

第一个M,指Manufacturing Upgrading,制造业升级。

第二个E,指Efficiency,即效率提升。主要是指国企改革和债务问题的有效化解,从而提高中国经济整体的运行效率。

第三个E,就是Environment,环境。所以如果中国经济想成功转型,想成为高收入国家,大家都过上现代化的生活,那中国一定要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上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个是T,Technology,科技。

最后一个是C,Consumption,消费。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最受益的就是消费者,这里再细分就是衣食康乐住行等等。

这些里面我一直很关心的就是环境问题,大家讨论中国经济增长,人口问题会不会带来增长瓶颈?债务问题会不会带来增长瓶颈?我认为,这些问题都有多面性,答案并不简单唯一。但环境这个问题是一个硬约束。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我们简单重复、线性外推现有的生产方式来实现中国人均生活水平的现代化,总量加总起来,地球是没有这些资源储备的,环境也没有这样的承载能力。

所以去年9月份碳中和这个话题被提出时,我们非常兴奋,因为这将带来一次深刻的、供给侧的巨大变革。这个变革,会带来一场能源革命,也会带来一场材料革命,还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多变化。能源开采与利用是一个基础性的通用技术,当采掘业的逻辑变成制造业的逻辑后,会出现许多深远、有趣的变化。

提出碳中和

科学共识+政治共识

一、碳中和,科学共识+政治共识

关于碳中和,大家也讨论了很多话题,包括清洁能源、电动车等等。但这件事还是要回到其本源:为什么会提出碳中和?

这既是一个科学共识,也是一个政治共识。回到科学问题上,碳中和实际上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遭受到许多异常气候的负面影响后,经过讨论终于逐步达成的一个共识。

过去半年和业内人士交流,很多人都好像知道AI、大数据、量子力学等等,但提到气候变化,我感觉科普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关注下气候专家的研究。许多气候专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做的预测,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维度做的预测模型,很多后来都应验了,甚至有些气候变化的情况比气候学家预测的还要糟糕。

气候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全球变暖的问题,还包括许多极端气候出现频率的增加。前几天南通刮了14级的大风,最近武汉又出现龙卷风。这些极端气候其实离我们不遥远。

再说政治共识,这个就更明显了。去年9月,发达国家基本都提出2050年达到碳中和,中国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需要比发达国家付出更大的努力,因为欧、美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过渡期,而中国只有30年。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碳中和会带来多个领域生产方式上的、科学技术上的彻底变革。比如炼钢的方法,即使我们现在钢产量占全球的50%,但如果别人先突破了无碳的炼钢技术,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新的生产方式,那未来的钢铁生产中国就不一定具有竞争力。

二、碳减排,未来五至十年是关键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但我们人均碳排放不是最高的,而且我们历史上累积的碳排放也不是最大的。这里的碳到底指什么,这只是一种表述,是经过折合计算的二氧化碳当量,实际上引起气候变化的是温室气体,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包含在内。所以我一直都非常强调碳中和对农业领域的影响,因为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单体行业。

关于碳减排的速度,有机构预测中国会在2030年前碳达峰,其实何时达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达峰之后碳排放绝对量的下降速度会越来越快。真正关键的是未来五年至十年,会有很多新的变化出现,像许多新的技术。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投资者都是向前看的,今天生产出来的电动车数量远远少于燃油车,但电动车的技术革新就能让一些新能源车企的估值超过今天燃油车企的估值。

燃油汽车的技术和知识在今天投资者的眼里价值有限,或是价值在快速消散。高瓴常讲一句话,要做“时间的朋友”。在碳中和这个背景下,很多绿色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就是时间的朋友。

做投资,大家都在讲不确定性,很少有事情像现在这样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终点——碳中和。学者预测,2050到2060年,碳排放,特别是使用化石能源这个事情可能会告于终结。

碳中和的挑战

任务重,时间紧

一、碳中和的道路,尚需大量创造性的技术突破

碳中和这条路究竟怎么走?能源结构的变化是大头,大家现在能看清楚的,是电气化的提升,我们会用更多的电,而电力供应则更多靠清洁能源。那么最后我们能中和多少碳,不论是碳汇还是CCUS技术,以现在的技术来看,没有太好的办法中和碳。最后能被中和的那点碳,大家可以想想,价格会有多高!

今年六月底,上海碳交易市场就会建立起来。如果要解决碳中和的问题,要2050-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们可以反推出今天的边际碳价是多少。国家也可以用限制生产的方法在量上做硬性约束,不一定非要用市场化的办法。但我们希望能更多的动员社会资源,更好的利用市场化的方式,想出更具创造力,更便宜也更好用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碳中和的最后一公里,各行各业脱碳的成本要比今天的价格高多少,隐含的碳价又是多少?有些行业是有答案的,有解决方法的。但还有些行业现在还没有解决方案。

二、中国实现碳中和,任务重,时间紧

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挑战,其实是“任务重,时间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碳排放中重工业的占比很大。中国化石能源的使用量还没有达峰,而西方很多国家能源使用量早已达峰了,甚至已经碳达峰了,我们这两方面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们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就像中国面对的很多其他问题一样,都要用“空中加油”的方式解决。

能源结构方面,中国富煤少油缺气,在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上,煤是最差的化石能源。产业结构方面,中国重工业占比较高。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年把钢铁的出口退税取消了,政策不再鼓励做高排放的世界工厂了,也是有碳排放的因素在里面。

过去多年,中国承诺的都是“碳强度”的减少,“十四五”规划中也是这样。但未来更多的会是碳排放绝对量的减少。2030年以后,碳排放的绝对量要以每年8%-9%的速度下降。这对很多还未做好准备的企业将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所以希望大家了解这个确定性的未来,好好利用这五年到十年,为自己企业的转型做好准备。

三、脱碳之路,电力脱碳易,工业脱碳难

基本的脱碳之路,第一就是增加电的使用。到2050年,预计我们的用电量会是当前水平的2-3倍,能电气化的都会电气化。汽车是电动的,家里做饭用的会是电炉子,不会再用煤气炉了。

然后是用清洁能源供电,太阳能、风能都会用上,核电、水电可能会有些争议。

再之后是大比例的改造电力系统,电网、储能,尤其是要解决间歇性、跨季等问题。

交通系统的改造方面,我们已经看到汽车和乘用车的变化,但长途运输、轮船、飞机现在还没有可商业化的解决办法,这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突破。

建筑部门,现在已经在试点新式的绿色建筑,可以在设计结构和建材上做文章,减少对空调、暖气的需求。

工业部门,这个是最难的,尤其是钢铁和水泥的生产,钢铁行业还没有可商业化的解决方案,无碳的炼钢方法,实验室里存在,但还不能真正的进行产业化;水泥就更麻烦了,因为水泥的原材料就是碳源,除非不用石灰做水泥,那用什么做,现在还没有答案。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希望寄托在CCUS技术上?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技术成本贵,二氧化碳使用场景少,而且封存二氧化碳有很多地质学方面的考量。而且走CCUS这条路,每年都要去捕捉碳,去在地下封存。现在CCUS设施确实在建,但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所以最容易的是电力脱碳,最难的是工业脱碳。

四、农业脱碳,意义重大

另外,大家一般讲碳中和,都是关心电力、电动车、工业,很少谈及农业。其实按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农业种植、养殖加食品生产,其实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6%,是最大的单体碳源。

不仅仅是碳源,农业也是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最明显的一个行业,所有极端气候,像干旱、热浪,都可能造成粮食减产或食品供应不足。所以农业领域也有许多技术在探索,我们怎样能既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又保证足够的粮食产量。

举个例子,蛋白质的供应上,中国的人均蛋白摄入量还在增长,很多贫穷国家人均蛋白摄入量还远远不够。联合国预测,按现在的增长速度,2030年世界人口还要再增加30%左右,食品供应量起码还要再增加50%。现在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已经非常紧缺,所以农业上节约水、节约耕地的任何创新,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最近为什么人造肉这么火?要获得100g蛋白质,产生温室气体最多的是牛肉。中国整个的肉消耗量现在不怎么增长了,但牛肉的消耗量却涨得很快。其他的食品,鱼提供100g蛋白质排放的碳就相对低一些,还有就是豆腐、大豆。以后每一个产品我们都能算出它的碳足迹。

高瓴投资的一家企业就是计算碳足迹的公司,减碳的第一步是要让消费者知道碳足迹是什么,欧洲很多国家都在动员社会力量科普碳足迹,像食品以后会标识碳足迹,有些企业内部文化建设会提倡一个星期吃一次素、或少开一天车,减少碳排放,衣服上会打一个logo告诉你这件衣服的碳足迹。这样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会更愿意为较低碳足迹的产品付费。所以一些toC的消费品,如果企业不好好想想自己产品的碳足迹,或是未来能减少碳足迹的生产方式,那这些企业就可能面临消费者“出走”的冲击。

从投资的角度看,碳中和带来了哪些机会?

碳中和的机遇

原发性技术与行业重塑者

从投资角度上讲,清华的老师们测算,中国实现碳中和要30年到40年的时间,需要138万亿元左右的投资。北京绿研院测算出了重庆市实现碳中和所需的投资额,如果以这个标准全国加总,那可能需要400万亿的投资。碳中和肯定需要大量的投资,一部分的投资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质的,但有很大一部分也一定是需要市场化机构参与的。那么哪些投资是我们做PE,做VC,或者做二级市场投资的人可以投的呢?

首先是能源领域,一些细分领域技术相对成熟,能看到商业化和工业化,但也有许多领域有待突破,想象空间大,适合早期股权投资。能源领域会有大量的投资机会,但也一定要区分,哪些能作为股权投资的标的,哪些更多是债权的项目,或是REITs。

其次,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材料,新材料会是非常大的一个赛道,大家会想办法用非化石基材料替代掉化石基材料。另外就是农业,叠加经济中其他的基本面变化,碳中和会不会带动一场农业的革命,会不会把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带到农业里? 

我们最关注的肯定是技术,特别是原发创新型技术。前几年很多人讲技术创新,主要是数字技术对许多传统行业的冲击。而在脱碳过程中,很多领域可能会出现一个类似的跨界冲击,许多赛道中可能都会涌现出一个新的、从未见过的竞争者,这个竞争者或许会重新塑造整个行业的模式,比如今天的造车新势力,在碳中和的大机遇下有了进入汽车这个大赛道的机会。未来在材料、农业等很多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现象。

我就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这些想法,希望对大家的投资和工作能有帮助。

谢谢!

好买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重要声明:本文件中的信息基于已公开的信息、数据及尽调访谈等,好买基金或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变更。文件中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本文件及其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获得本文件的机构或个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文件版权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 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本文件中的信息均为保密信息,未经本公司事先同意,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或传播本文本中所含信息,亦不可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