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新业务战略?增长空间巨大 ?还是先看看导致新业务失败的四大原因吧

时间:2021-05-19 13:22:15 | 来源:长盛基金

每一位投资者都希望找到有长期护城河的公司,安安稳稳地坐享企业增长,但这类公司不但数量稀少,还因为被过度信仰而总是估值高企,好不容易等估值下来了,坐上车,却发现估值下来的原因是护城河被攻陷了,自己坐上去的是一辆向下的车。

大部分企业并不指望依靠“护城河”长治久安,必须不断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投资者也不得不寻找能靠新业务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的投资模型,“曲棍球模型”的投资特点是:

1、企业在利润没有明显下降之前,率先进行一系列战略型布局,且投资额较大;

2、新业务投资驱动增长的企业,财务上的特点是营收先保持平稳再加速,某一类成本费用短期内会大增而后慢慢回落,导致利润先降后再大幅上升;

3、在业绩进入向上的“球杆”前,股价也会经历短期的向下“挖坑”,这也成为最佳的投资机会。

但战略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每一次战略投资,公司总是信心满满,宣称将实现第二次腾飞,而之后的利润大降,公司也都认为是短期现象,是加大投入所致。

不幸的是,公司越折腾越向下,“曲棍球杆”却始终没有来,直到放弃挣扎。每一年新业务向上的愿景与惨淡的现实连在一起,好像“毛脊背”。

为什么会出现“毛脊背”呢?其原因包括:

雷声大雨点小,规划过于大胆,但投入过于谨慎

平均化的资源分配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

2/6

失败原因一:陷入困境后,才想到新业务

把“曲棍球战略”理解成“困境反转”恰恰说反了:

“曲棍球投资模型”不是困境反转,而是一种管理层在主业经营一切正常时的主动出击,是对抗企业平庸化的战略选择。新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原有主务保持稳定,提供宝贵的现金流,以降低资本开支的压力。

“曲棍球战略”的本质是居安思危,但这四个字说说容易,很少有企业领导者有魅力与远见,在核心产品如日中天时,花真金白银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总是要陷入真正的困境后,才想到靠新业务翻盘。

而困境反转最靠谱的途径,反而是回头聚集主业,拯救现金流,是一种暂时的收缩战略,即便如此,其成功率也远远低于“曲棍球战略”。

但在现金流下降的不利经营状态中,企业对新业务投资又容易出现第二个错误。

3/6

原因二:平均分配资源

我们常常在公司年报中看到类似的话“四大业务并举”,“三大战略转型方向”,如果这只是为了公司部门平衡的口号,大家完全可以忽略,但如果这成为CEO资源分配的比例,那就值得我们警惕了。

当一位CEO发现,公司大部分传统业务都是10%的增长,只有一项刚刚进入的新业务达到了50%的增长,他的选择:

A、还是按照去年的比例,新业务略微多投入一些

B、大部分业务的投入增长10%,这项新业务的投入增长50%

C、将新投入资源的一大半投入新业务

企业应该把大部分资源投入到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部门,并及时裁撤前景不太好的业务部门,这一项的量化标准是几年内至少50%的资源是重新分配的。

但在现实却是,大部分CEO的选择都是A,特别是拥有护城河的企业,少数有行业危机意识的CEO会选择B,只有极少数企业创始人的CEO愿意选择C。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围绕现金牛产品已经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CEO就算觉得原业务空间有限,也不敢贸然投入新的市场,于是,出现了一个中间选项——业务协同。

年报和研报中常常听到“产业链三大业务协同发展作用明显”之类的话,听上去,依托有现金流优势的主业,沿着产业链上下游开辟新业务,是一个既稳妥又进取的战略。

但遗憾的是,大部分行业的上下游一体化,并没有什么业务协同。

上市公司衰落的第一原因,并不是公司不努力(早期以脱困为目标上市的国企除外),而是行业走下坡路,明知道行业向下,还在搞产业链协同,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可嘉,效果欠佳。

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成功案例,典型的是大炼化企业,那是因为化工企业上下游环节多,中间损耗多,一体化有利于降本增效,平滑周期,同时用巨额投资提高进入门槛。一般行业的上下游分工都是基于效率原则,不能坐在会议室里拍脑袋想战略。

除了“业务协同”,新业务战略还有一些典型的误区,大部分CEO不愿承担风险,喜欢挑出几项新业务做成一个“新业务组合”,平均分配资源,以控制风险;或者发现投入后的产出并不明显时,次年就改变方向。

选择多项新业务均衡分批推进,可以让投资者找不到财报的毛病,让管理不出大问题,却无法实现“第二增长曲线”。作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平均分配资源,向上进入前五分之一的概率仍然只有8%,相反,如果重点投资于某一项新业务,失败的概率并不会减少,但向上的概率大大提升到19%。

当然,作为投资,即便是“重点投资于某一项新业务”,我们还是要寻找失败的可能性,特别是那些巨额并购项目。

4/6

原因三:缺少持续并购的能力

一个既快又安全的方法是滚动进行一系列金额中等的并购,即“收购——整合——再收购”,让经营性现金流与资本开支达到平衡的状态。每次并购的花费不能超过公司总市值的30%,并至少给公司带来30%的市值增长。

虽然并购是企业快速增长的必经之路,但金额过大的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因为这一类并购对于领导者一生难得遇上几次,结果大部分取决于运气。

通常每一次金额中等的并购,至少要考察五家以上的潜在并购对象,挑选其中的两三家进行持续的谈判,收购之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整合。如果一家公司每年都要进行并购,那么并购将成为该企业持续迭代的业务能力,让管理层成为识别收购对象、精通谈判和整合的专家。

也就是说,并购也是一项可持续的能力,可以通过“刻意训练”来提升。如果发现该公司过去几年多次中等金额的并购都取得好的结果,那可以认为这一次的成功率也比较高。

创业板首批公司中十年走势最牛的公司都与不断的并购有关,想要成为综合检测巨头,靠业务自然增长非常困难,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跨行业并购,延长产品线的宽度,用宽度构筑护城河。

5/6

失败原因四:低效整合

新业务成功的第四点是“高效整合低效”。

如果一家公司在原行业的经营效率比较高,只是因为行业发展空间较小而陷入困境,此时,公司能通过投资或收购进入增速更快或行业空间更大或真正具有“业务协同”的业务领域,此时的成功概率相对提高。

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并购对象,只是并购成功的第一步,业务整合才是关键,如果不具备整合能力或者没有整合的必要。

6/6

新业务,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无论分析多少能提高新业务成功率的因素,管理者和投资者都必须明白,新业务领域永远是一个未知的黑洞,潜藏着难以预料的危险。唯有这种谨慎,才能每一次通过并购进入新的业务领域,都能带着企业进入新一轮上升的轨道。

比起护城河策略,符合“曲棍球战略模型”的企业的投资胜率并不高,但优点是向上空间更广,放弃一头一尾这两段确定性相对较低的阶段后,仍然有不错的收益空间。投资者应该以“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心态,盯着几个重要的先行财务指标,分批投入,控制仓位与介入价格,才能更好的平衡收益与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