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量化没有圣杯,做到最好方能笑到最后”——访念空科技董事长、首席投资官王啸

时间:2021-05-10 08:27:04 | 来源:中国证券网

上世纪60年代,当物理天才爱德华·索普在用自己研究出的“赚钱公式”创立可转换对冲合伙基金时,很少有人料到,该基金会连续11年获得两位数回报,量化投资也成为叱咤美国华尔街的一股重要力量。

6年前,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同样具有物理学背景的王啸也在默默地做着类似的事情。他信奉数据,创办念空科技后,把枯燥的理论变成了金融模型,并转化成投资成果。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的量化私募迅速崛起,念空科技也在历经坎坷后重整旗鼓。对王啸来说,那些或跌宕起伏或震荡上行的收益曲线背后,从来都不存在所谓的投资圣杯,而是一个个不断纠错、迭代和团队自我成长的故事。

“量化私募的发展势不可挡,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要依靠团队协作,在每个环节都做到最好,方能笑到最后。”王啸感慨道。

“做量化私募中的‘麦当劳’”

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部分餐厅的汉堡都是由厨师制作,不仅客户等待的时间长,而且每家的汉堡口味也参差不齐。不过,麦当劳的出现改变了整个行业,它致力于流水线生产,虽然没有一个工人能够制作汉堡,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口味几乎一样的汉堡。

“念空科技就是要做量化私募中的‘麦当劳’,依靠团队协作实现长跑!”王啸直言。

王啸曾是复旦大学物理学博士,但在学校时对投资非常感兴趣,因此他在获取一些股票高频数据的基础上搭建模型,打开了自己的量化之门。2015年,王啸成立念空科技时,并没有打造“麦当劳式”量化私募的念头,而是一门心思做中国的千禧年,搭建人才的平台。不过事与愿违,2016年下半年业绩的下滑和行业下行周期的到来,让这家当时已经拥有60亿元规模的头部量化私募遇到了挑战。

“千禧年能够成功的原因在于其规模较大,容错空间较大,而且量化人才较为充裕,但2015年中国的量化人才还比较稀缺,创业环境也非常好,人才流动性会比较大。更棘手的是,当平台上一个项目管理人出现风险时,规模并不大的念空科技难以承担这一后果。2016年下半年公司就受到了这样的冲击,所以反思过后,我们认为策略研发平台的一体化更加稳定。”王啸回忆道。

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据王啸介绍,目前念空科技在因子筛选、拟合、优化和算法交易四个环节均由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每个人只需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不断深挖专业领域,达到1+1>2的效果,在不断打磨策略和模型的路上稳步前行。

“少数人战胜市场的故事不会再出现”

近年来,量化私募的队伍逐渐壮大,千亿级机构已经出现,后续该如何在竞争愈发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王啸的回答是:在每个环节都要做得出色。

王啸解释道,中国量化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2013年至2016年,在此阶段,机构只需要暴露风格就能够获得亮眼收益。第二个阶段是2017年至2019年,这一阶段市场涌现出很多高频量化团队,其中部分团队在交易环节领先,部分团队在因子挖掘方面有优势。也就是说,只要团队在某个环节领先便能进入头部梯队。第三个阶段则是2020年至今,行业规模快速扩张,同时超额收益显著下降,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未来只有在因子筛选、拟合、优化和算法交易等方面都具备优势才能成为佼佼者。“所以,现在靠一两个人战胜市场、找到赚钱模型的故事基本上不会再出现了。”

对于投资者来说,随着行业规模的大幅增长,超额收益的快速下降也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对于量化私募来说,真正的超额收益其实是残差,即不可解释的部分。从近期实盘数据来看,这部分收益的衰减并没那么明显。”王啸直言。

王啸表示,过去量化策略暴露更多风险能够带来更多超额收益,但需要明确的是,风险因子的收益由两个维度决定:一是行业规模的存量大小。当行业规模较小时,量化机构的交易对市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量化机构彼此间互相影响较小;但行业规模变大后,由于量化机构之间在暴露的风险因子上趋同,交易的同质化减少了收益。二是行业规模的变化情况。暴露风险因子在行业规模快速增长时表现会更好,2020年上半年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过,行业增长一旦停止,甚至出现下降,机构暴露风险的收益会明显下降。后续随着量化私募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头部私募将凭借团队优势和技术优势,为投资者提供平稳的超额收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