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圆信永丰基金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对于公募基金行业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在历经了高速发展的中国资本市场,在反复探索中走完了海外资本市场上百年的历程,公募基金也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壮大,中国的投资者从“股民”变成了“基民”,买股不如买基的投资理念已深入人心,2021年以来,虽然股市有所调整,但公募基金行业规模依旧呈现出跨越式增长,中国公募基金未来发展前景又会如何?
也许投资者一定会好奇,一家成立只有第七个年头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其股东背景没有银行、券商等有雄厚的资金实力,靠的是什么在短短几年内发展迅猛,业绩口碑取得了机构与广大投资者的认可,在竞争激烈的公募行业站稳脚跟呢?为此上海热线记者有幸专访了圆信永丰总经理蔡炎坤先生。
蔡炎坤
圆信永丰基金总经理
历任厦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营业部副经理、证券总部副总经理、信托部经理、市场开发部经理、资金运作部经理、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股权投资总部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公司副总经理。
秉承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经营之道,坚持研究驱动投资、精选创造价值、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提供稳定的赚钱效应一直以来是公司的宗旨理念。蔡总重点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概况,圆信永丰成立于2014年1月2日,股东方是厦门信托和台湾永丰投信,厦门信托占股51%,台湾永丰投信占股49%。圆信永丰是厦门首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海西首家两岸合资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对海西两岸金融合作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公司产品的发行及业绩受到一定影响。但我们始终坚信,从历史上任何一次疫情和中国抗击疫情的情况来看,病毒终将消失。果然最终集全国之力,疫情很快被控制住。后来在复工复产经济复苏中,公司也顺势布局发了几支新的产品,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业绩、规模、盈利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近期公司首只摊余成本债基成功发行,公司管理规模超300亿,虽然规模还无法和头部的几家基金公司相比,但更深层的意义是站上了新的高点,创造了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对公司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未来投资者可以从更多的渠道了解我们,托付于我们。”谈起这段过往经历,蔡总无限感叹,感叹基金这个行业真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啊!
大环境充分利好公募行业,
圆信永丰以权益投资为特色
众所周知,公募基金从2020年迎来了行业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国内金融业开放举措密集出台,给了公募基金更大的发挥舞台,圆信永丰成立7年来,凭借着长期的亮眼业绩,在行业内打造了以权益投资为特色的独特品牌形象,并获得了各类合作方及权威机构的认可,屡获殊荣。
根据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行榜》统计,截至2021年3月31日,圆信永丰旗下权益类产品最近1年的平均回报为66.07%,排名全行业15/140。
在固定收益方面,圆信永丰旗下固收类基金最近一年的平均收益率为5.45%,排名同业11/125。(数据来源:海通证券,截至2021年3月31日)
拉长时间来看,圆信永丰的整体业绩表现依然可圈可点。旗下权益类投资加权平均净值增长最近5年为147.07%,同业排名7/98,大幅跑赢同期行业平均水平及沪深300指数表现。(数据来源:海通证券,截至2021年3月31日)
“公募基金行业的职责和使命就是为投资者创造财富,唯有持续稳定地实现超额收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负投资者重托。长期以来公司以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为使命,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关注长期能力建设,不断夯实和优化投研体系建设,建立投研平台集中深度研究和各投资小组独立决策相结合的制度架构,充分发挥公司大投研的平台优势,为公司过去几年整体业绩持续优秀奠定了制度基础。具有良好的业务特点、合理合规的风险控制、及科学的内部管理这三块是圆信永丰投资业绩长期稳定的基础与坚石。”蔡总重点介绍到:
01
公司重点业务特色及投资风格
圆信永丰成立7年来,凭借着长期的亮眼业绩,获得了各类合作方及投资人的认同,在行业内也逐渐形成了以权益投资为特色的标签形象。
做权益投资,市场波动大、股票业绩不好等因素都会影响资产表现。而且做权益不是短期一年做好就行了,而是要长期打造持续稳定良好的业绩回报,控制好风险,否则光一年做好,第二年不行,投资人不会买账。圆信永丰在权益投资方面已经逐渐建立起了一套适合自身业务特点、行之有效并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资产管理策略。
权益投资中,选股是很重要的,那么在选股方面,圆信永丰的选股策略就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宏观和微观紧密结合的策略。宏观方面由投研团队领军人物自上而下把握政策面,从大环境着手,研究宏观经济和市场的总体趋势、受益行业及市场板块等,判断大类资产的配置方向,这些先做好把握。微观方面由各核心投研人员通过分析行业的景气度,公司的景气度、业务模式、成长空间、估值等等,再和宏观环境进行相互印证,自下而上精选股票。经过这样的选股策略,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进行优质股票的锁定。
除了权益投资业绩被大众所认可,在固定收益方面,圆信永丰的表现也相当出色。
02
严格的风控体系
坚守监管合规要求是底线,绝对不能破,这是我们很明确的概念。
关于风险控制,针对不同类型我们有不同的风控策略。
权益投资方面,首先我们的策略更多是往长期、价值投资、成长投资进行,从大的角度先控好风险。还有就是分散风险。证监会有规定,每只标的不能超过10%,我们在这方面更加谨慎,每一级都有一个授权制度,基金经理、部门总监、首席投资官、投资决策委员会,各层级的投资权限均有明确规定。通过层层授权,加强风险管控。
在固收、债券投资这块,圆信永丰的风控是从严的。这几年基金公司要是出问题,更多是在债券这块。首先债券规模比较大,每只债券能买到10%,一个亿就可以买一千万,十个亿就可以买一个亿。其次债券本来收益就不高,所以如果一旦出现问题,买到违约的债券,就会对整个资产影响很大,所以在这块圆信永丰是从严管控的。
03
基金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与人才
公司的文化与人才培养对公司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蔡总作为公司的掌舵人,其独特的观念让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除了秉承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经营之道,圆信永丰的公司文化比较朴实和接地气,最重要的关键字是“协同”,就是整个团队可以协同作战。
蔡总向记者表示,基金公司核心就是投研及市场,投研业绩做的好,市场就必须跟上去,两个轮子同时启动,再加之中后台、合规等部门的支持和管控,公司就会有很好的发展。公司内部也营造了舒适、开心、协同的文化,整个工作效率都很高,我们希望大家在工作上班时间内都能很开心,同时也能有所收获。
蔡总指出,公司想要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求生存求发展,人才是决胜的法宝,人才还是要自己培养,这样更加认同企业文化,更加稳定,更具协同力及凝聚力。一方面,团队间通过梯度管理,老带新,让优秀的投研人员不断涌现出来,大家也都能获得不同层面的提升;另一方面,不同的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投资风格,公司也会根据基金的产品特性匹配适合的基金经理,给予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此外,公司形成了注重内部培养晋升的投研团队成长氛围与机制,设立了清晰的从研究员新人到资深基金经理的考核晋升通道,激发投研团队与公司共同成长。
拥抱“春天”,布局2021
进入2021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蔡总表示未来公募基金发展前景无比巨大。有两个数据大家不妨看下。第一个:从滨海金控发布的《2020财富管理白皮书》中显示,美国居民金融资产配置中基金占比 21%,中国居民基金占比仅 1%。另外一个:国际投资基金协会(IIFA)委托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全球开放式基金(不包括FOF)资产规模增至54.88万亿美元,逼近55万亿美元的资产规模。同期,中国开放式基金规模达到1.89万亿美元。
除此之外,中国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有更多优质企业上市,给基金行业创造了更好的投资市场空间,好企业越多,基金业绩更好,就会吸引更多投资人参与。同时资本市场也提供了非常多空间,科创板、新三板等制度在不断的完善加强,又会有很多优质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所以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发展,未来公募基金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最后蔡总也非常中肯的对普通投资者购买基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1、 首选一定是选基金公司,经营理念、管理水平、风控合规管理很重要。
2、 第二看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直接是基金的操盘方。如果有心想了解,可以拉一个过去3-5年的业绩表现,看看业绩表现怎么走。
3、 基金经理选好,基金买好了,建议相对稳定的长期持有,避免高抛低吸择时、频繁进出。高抛低吸是理想目标,实际上很难有人做的到。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基金经理本身就会通过市场变化通过资产配置在做择时的,当你以为到高点了卖掉,可能后面还会涨。而且基金还有申购费赎回费,卖掉之后再买回来成本还更高。一般合适的持有时期:中期至少1-3年,长期3年以上。这种配置是比较好的,也是相对合理的。蔡总补充解释道。
“对于公司而言,只要是投资者的事就是大事,圆信永丰人要做的就是尽心竭力的去服务好每一位投资者。另一方面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学会在持续中创造价值,在每次回调的过程中,要守的住初心忍的住寂寞,要坚持中长期价值投资。”看似朴实无华但又深蕴的总结体现了圆信永丰公司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蔡总大道至简的投资智慧。
转自:上海热线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品牌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者在投资我司基金产品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资产,但不保证所管理的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