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借充电宝是一种全新的炫富方式

时间:2021-04-21 12:22:39 | 来源:新沃基金

来源:新沃基金微财富

2021年4月1日愚人节,对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当天,怪兽充电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第一股;行业老三街电和行业老五搜电宣布合并,进一步巩固了“三电一兽一美团”(街电、小电、来电、怪兽)的寡头格局。

自2016年共享单车打响“共享经济”的第一枪,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按摩椅、共享KTV等各种冠以共享概念创业的项目层出不穷,一时间万物皆可共享,人们关于共享经济真需求与伪风口的争论从未停止。

原本并不起眼的共享充电宝,用了4年时间,完成了从“伪风口”到“真需求”的共识反转,不仅成了共享经济时代的幸存者,甚至开始了坐地涨价。

怪兽充电宝愚人节上市

相比于初期的0.5元/小时、1元/小时,目前共享充电宝收费标准为一般区域1.5元/半小时-2元/半小时,影院、酒吧等区域为2.5元/半小时,而在人流量较大的景区、高铁站等区域价格为4元/半小时。部分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地段的价格甚至达到了10元/小时。

在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主流共享充电宝企业先后宣布实现盈利。怪兽充电此次的招股书就显示,其已经连续两年实现盈利。

本文着重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为什么共享充电宝能集体涨价?

2. 这种涨价能否持续?

据怪兽充电的招股书,截至2020年底,怪兽在全国超过66.4万个点位的放置了500多万个充电宝,有2.19亿用户用过怪兽的充电宝。

在2020年,怪兽营收做到了28亿,换算下来,每个柜机平均产生了4231元的收入,平摊到每个充电宝上就是524元。而单个充电宝的维护成本可能不到2元/月。

看上去几乎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让怪兽已经连续2年盈利:2019年和2020年,怪兽充电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和1.13亿。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下半年,疫情影响减弱后,怪兽充电收入达1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下半年的净利润为2.05亿,同比增长56%,简直是量价齐升。

但是,看起来赚钱的生意其实净利十分微薄。

共享充电宝不具有品牌效应,对线下场景的依赖性较强,消费者一般是就近取用、满足应急性需求,因此共享充电宝玩家竞争的关键在于抢夺铺设点位。特别是热门商圈入驻成本高、与商家的分成更高,厂商只有通过充分让利才能快速抢占市场。

反映在财报上,就是销售费用非常高。2020年,怪兽的销售费用达21.2亿,占总营收的75.5%,相比2019年增长了55.7%。其中,支付给商家的分成就高达12亿,同比增长45.5%。主要是因为入驻高流量商家要提高入场费和分成比例。

根据披露和测算,2020年怪兽充电直营模式占比为61%,在直营模式下,怪兽要把充电宝产生的50%-70%的收入分给商家;加盟代理模式占比为39%,分给商家的比例更高,可以达到75%-90%。

再扣除约15%的购买成本、3%的管理费用,1.5%的利息支出等,虽然每个充电宝的年收入为524元,但真正带给怪兽充电的净利润才14元。

究其原因,在于充电宝的技术门槛低、维护成本低、不需要品牌,唯一的发展道路就是争夺人流量高、停留时间长的地段/点位,像餐饮门店是占比最多的,还有夜店、KTV,不仅用户待得久,而且黑灯瞎火喝得迷迷糊糊,不管收费多贵都照样埋单。

更绝的是,不仅用的时候收费贵,如果把充电宝弄丢了,还不得不花89块或99块买下不知道算几手的充电特别慢的充电宝。

都是共享经济,只有充电宝能把损耗做成利润:单车丢了算折旧,充电宝丢了算你买。

用户只是需要充电宝,唯有商家对充电宝才可能是真爱。

在很多行业的激烈竞争阶段,都可以看到竞相降价的场景,例如曾经的几块钱就可以打车、吃外卖等等,但在充电宝这里,却看到了先集体降价、后集体涨价的现象。

在早期,商家对于共享充电宝的入驻通常是免费开放的,既给消费者提供便利又能给商家自己带来流量。

但由于各家充电宝没有什么差异化优势,在抢夺商家方面,各家都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而只有在使用频率高的场景才有机会盈利,各家都觊觎优质点位,行业竞争对手间不断抬高入场费和商家分成以求入驻,这就使得销售费用水涨船高。

入场费先是几千,后来跃升到几万至几十万不等,还需要带给商家一定程度的分成,有的热门场景入驻,商家的分成能达到九成之多。

在扩张最激烈的时期,很多的共享充电宝大区经理都会经常遇到设备出故障的情况,其实往往是竞品公司在搞鬼。Tech星球就曾经在《共享充电宝幸存者游戏》中报道过一些“竞争方式”,比如拔共享充电柜的电源线、涂花充电宝的二维码等,甚至有的经理亲眼目睹对手,扛了一整麻袋自家产品跑了。

但竞争到后期,充电宝企业发现,商家其实不是收割自己的镰刀,反而是自己最好的销售。

因此,它们不约而同地停止了价格战。2019年下半年,共享充电宝开始集体涨价,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租借费用多为3元-4元,24小时封顶价格从20元到40元不等。极端情况下,在一些景区、车站、酒吧,租用共享充电宝一天的封顶价格最高甚至达到了99元。

这背后,是充电宝公司给了商家“自由定价权”,在充电宝公司拟定的收费区间,商家可以随心所欲、自行定价。

像人流量最大的景区、封闭场所和中心商圈,商家直接就可以把租金提到最高档,用来补贴高昂的地段租金。

但涨价可能是有上限的。5000毫安、10W输出规格的小米充电宝才49元,如果共享充电宝在目前半小时3元的价格上继续涨价,消费者会弃用共享充电宝吗?

2017年共享充电宝项目异军突起,成为资本宠儿,行业近50%的融资事件集中爆发于这一阶段,聚美优品、小米科技、美团等巨头纷纷入局共享充电宝项目,曾经在40天时间内,完成了11笔融资,近35家机构先后涌入,融资金额累计达12亿元。

几轮资本高潮之后,行业渐趋冷静,共享充电宝公司“乐电”宣布停止运营,PP充电、小宝充电、泡泡充电、创电、放电科技、河马充电等也先后进入项目清算阶段,行业融资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在充电宝行业,成功的要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铺点位、管团队、和商家去谈分成等。

但技术简单,并不意味运营也简单。一旦利用率稍微低一些,对盈利会产生很大的波动。管理百万量级的充电宝网络需要精细的运营能力,确保每一个点能盈利,整体也能盈利,是不低的门槛。

比如,假设合作的商户倒闭了,能不能及时地把机柜拿回来、保全资产;假设某些城市的运营状态不是很好,是否有必要投放这么多的充电宝、或者说换小一点的机柜;平台跟商家之间有固定的合同约定分成、固定入场费等。

这时候,不同公司、不同团队在运营效率上的差别就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直到今天,行业洗牌之后,“一兽三电”的格局才逐渐形成。

这也意味着,充电宝已经是寡占市场,以后涨价也不会恶化竞争结构,而且说不定之后还会继续合并、龙头继续提高份额、然后继续涨价。

充电宝能成为共享经济里最靓的仔,主要原因是外部性最低。它不像整合闲余产能的打车、自建产能的单车,城市管理、道路交通和公共安全带来的成本、费用、负债、政策环境、税收是不能确定的。所以规模即使有优势,存续时间也未知。

同样是被资本催熟,共享充电宝无疑是幸运的,它在最疯狂的时候,没有杀死自己。

不那么幸运的就是这届年轻人了,不仅需要担心还不起花呗,以后还要担心借不起充电宝。

[1]怪兽充电招股说明书

[2] 对话CMC资本:共享充电比拼的是长期运营效率,下沉市场的潜力比想象中大,IPO早知道

[3] 共享充电宝幸存者游戏:烧钱百亿、火拼混战、并购上岸,新浪财经

[4]当前时点,该如何看待共享充电宝行业的资本逻辑?,安信证券

[5]怪兽充电(EM):共享充电宝龙头,需求刚性带来利润弹性,天风证券

[6]共享充电宝被群嘲的17个月里,怪兽和它的投资人在干嘛?,36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