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云从科技IPO中止 “AI四小龙”已折戟两家

时间:2021-04-16 19:23:47 |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云从科技IPO中止,“AI四小龙”已折戟两家

来源:财通社

“人工智能”浪潮逐渐退去,“AI四小龙”今年却在资本市场上操作频频,似乎是在争夺“AI第一股”的座位。

但是,独角兽们的上市之路并没有那么顺利。

3月11日,依图科技突然主动申请中止IPO;

短短一天后,旷视科技就被曝出在港股IPO搁浅后转战科创板;

近日,云从科技IPO也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而中止审核。巨额的亏损、高企的应收账款以及持续为负的现金流,都预示了云从科技未来的发展很难乐观。

此外,云从科技还频频被传出降薪裁员的消息。

公司再传裁员降薪

其实云从科技裁员降薪的传闻很早就有。

早在2020年5月,那时云从科技IPO还没被受理,就有认证为“云从科技员工”的脉脉用户爆料,云从科技最近取消了补充年假、取消带薪病假及员工生日福利红包、周末加班一天50元、严格检查考勤扣钱、全员降薪20%、转移合同主体防止员工分红,归根结底就是不想出赔偿金,变相赶员工走。

还有云从科技认证员工发文称,“16年进来本来薪资就低,普调基数也低。这次是真的心寒了,说实话很多老员工还没有后面新进员工薪资高,已经心里不舒服了。现在再这样统降20%,真的是四年努力,一朝回到解放前”。

当时,云从科技针对以上内容进行了回应:

1. 关于“全员降薪20%”,2020年5月,云从科技前台作战部门根据获取分享制,改变了绩效奖金月度发放机制,全体员工均不存在降薪情况,更不存在“全员降薪 20%”的情况;

2.关于“取消各项假期、福利及补贴”的属不实言论,公司员工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年假、婚假、产检假等;

3.关于 “转移合同主体,防止员工分红”的信息,属于不实信息,集团公司近期调整了各下属子公司主营业务定位,员工根据业务归属公司,不存在防止员工分红的情况。

到了2021年,云从科技降薪裁员传闻再起。

3月10日,有网友爆料称云从在大裁员,很多人被劝退或即将被劝退。去年的应届生很多人7月入职被推到9月,3月开除正好在试用期内,而且4月正是发年终奖的时候。

3月20日,有云从科技认证员工在脉脉发帖,称自己被优化了。

此外,还有云从员工发帖称自己没收到工资绩效和奖金,也有人收到了工资却没有奖金。

截至目前,尚未看到云从科技有公开回应此事。

三年半亏损23亿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

云从科技招股书显示,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间,云从科技营收分别为0.64亿元、4.84亿元、8.07亿元以及2.2亿元,报告期内营收超15.7亿元,但归属于母公司净利亏损22.72亿元,其中2019年一年就亏损了17亿,招股书解释称,一部分原因是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云从科技招股书提示风险称,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大额未弥补亏损。由于公司业务仍处于快速扩张期,研发费用将会持续增加,公司未来一定期间内存在无法盈利的风险。

数据虽然看着吓人,但是和友商比较一下的话,云从科技的亏损其实也不算大。从依图科技和旷视科技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依图三年半亏了72.26亿元,旷视三年半亏了96.53亿元。

正如云从科技招股书所说,人工智能行业技术研发难度大、研发投入高,为保证持续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通常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金。

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云从的研发费用累计超过6.6亿元,其中2017年的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高达92.06%,2020上半年研发投入为2.47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112%。

此外,云从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波动较大,且综合毛利率不及行业可比公司。云从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12%、21.46%、38.89%和52.87%,主要受收入结构、项目规模、外购材料和服务成本占比变化的影响而波动。

依图科技2019年开始综合毛利率就已经追平甚至赶超行业平均水平,而云从科技综合毛利率一直低于行业平均,也低于对手依图科技,可见云从科技的成本控制还有改进空间。

除了巨额亏损之外,云从科技还面临应收账款持续攀升的压力。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云从科技应收账款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72%、46.06%、38.19%和182.84%。

持续增长的应收账款让云从科技坏账压力不断激增。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坏账计提金额以及达到2794.02万元。

此外,应收账款的高企也让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面临压力。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789.25 万元、-27,145.88万元、-50,587.17 万元以及-40,494.29 万元,三年半期间合计现金流净流出12.48亿元。

“AI四小龙”上市之路坎坷

2018年是人工智能行业的高光之年。

这一年,“AI四小龙”各自光芒万丈,成为资本市场焦点:依图科技拿到了3亿美元融资,云从科技拿到了10亿人民币,商汤科技则在3轮融资后收割22亿美金,估值达到45亿美元。

到了2019年,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人工智能领域的融资出现了首次下滑。根据猎豹全球智库数据,2019年国内AI企业的融资金额比2018年下滑了34.8%,融资数量的下降幅度也达4成。

旷视科技的最新一轮融资停留在2019年5月,商汤科技的最新一轮公开融资信息停留在2018年9月,云从科技的上一轮公开融资消息是在2020年5月,依图科技的最新一轮融资是在2020年6月。

在人工智能行业热度逐渐退潮的宏观背景下,融资脚步放缓,就跟不上公司烧钱的速度。

面对内外交困的危局,上市“圈钱”,似乎已成为了“AI四小龙”们无奈却必然的选择。

但他们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

3月11日,依图科技突然主动申请中止IPO;

仅短短一天后,旷视科技就被曝出在港股IPO搁浅后转战科创板,4月12日其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3月30日,云从科技IPO也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而中止审核。

动作最慢的商汤科技,目前还没有明确公开上市计划。

此外,2月19日,另一家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云知声也梦碎科创板。

“AI第一股”的争夺战仍然很激烈,就看谁的故事讲得比较动听了。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