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冯樱子北京报道
一则花边新闻把低调了20年的股权投资机构“高特佳”推上风口浪尖。
今年3月以来,高特佳内斗升级,股东、高管们互相“开除”,还引出高特佳60亿债务危机。高特佳控股的上市公司博雅生物也陷入易主风波、ST风险,股价一度腰斩。
近期,这场资本大戏突然峰回路转。3月16日,博雅生物发布公告,其中提到:“高特佳股东德莱电器已于2021年3月15日代高特佳偿付华鑫国际本息合计7.94亿元。”博雅生物股价也应声上涨,3月16日股价涨幅超11%。
高特佳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集团正在推进各项债务问题稳妥化解。目前高特佳集团各股东也已达成一致,不会再出现复杂混乱的局面。”
高特佳是一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管理着20多只产业基金,累计投资企业超过140家,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经典项目有迈瑞医疗、博雅生物、之江生物、圣湘生物、长风药业、安诺优达、睿昂生物、鑫诺美迪、和合诊断等。
内斗止戈、债务化解,这家20年的老牌PE机构或有望逐渐走出阴霾。
德莱电器雪中送炭
博雅生物无疑是高特佳手中的一张王牌。
2007年高特佳投资博雅生物85%股权,后者于2011年成功上市,且股价5年上涨近5倍。目前,高特佳仍是博雅生物第一大股东,持有博雅生物股份1.26亿股,占总股本29.67%。
近期,博雅生物控股权正在发生变更,高特佳拟向华润医药控股转让老股并委托行使剩余表决权,同时博雅生物向华润医药控股定向增发。一系列操作之后,华润医药控股将持有博雅生物总股本的 30.00%,同时另外拥有博雅生物10.97%的表决权,合计拥有40.97%的表决权,华润医药控股将成为发行人的控股股东。
高特佳债务内部上演的罗生门,曾让华润医药取得博雅生物控制权的交易存在不确定性。
不过,近日事情出现转机。3月16日,博雅生物发布公告,其中提到,高特佳股东德莱电器已于2021年3月15日代高特佳偿付华鑫国际本息合计7.94亿元。
同时,自3月4日起,德莱电器及关联方将在一个月内代博雅生物履行归还博雅生物预付血浆采购款的7.23亿元余额。
据知情人士披露,德莱电器已向华鑫国际支付本息7.94亿元,主要还款开始落实到位,相关解冻工作也将逐步实现,如按正常进度推进预付采购款到位,则博雅生物被ST的警报也可以解除,同时受益的也有博雅生物数万的中小股东。
天眼查显示,德莱电器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港资企业,其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2019年,莱德电器应蔡达建的请求入局高特佳,出资10亿元,协助高特佳解决困局。这笔投资附回购安排,即投资满3年后,德莱电器有权要求大股东回购,年利率为8%。投资期间,公司大股东变更的话,德莱电器有权要求提前回购。
目前,德莱电器直接持有高特佳逾22%的股份,总持股比例在金慧丽之后,后者通过控股4家公司合计持有高特佳41.34%的股份。不过,德莱电器是高特佳最大单一股东。
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22日的公司股东会议上,德莱电器就提出,以提供借款方式代偿债务等形式,帮助偿还将于3月、4月到期的15亿元债务。
还有消息称,自入股以来,德莱电器并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如今此举仅是为了保护其对高特佳近30亿债权。
有近高特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高特佳各项债务都在解决当中,后续将逐步落实。
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对于博雅生物“易主”华润医药,外界普遍看好此次收购的继续推进。
有投资人对记者表示,华润医药肯定想并购博雅生物,目的是完善其医药健康大战略。
光大证券研报认为,博雅生物以血制品业务为主导,同时积极发展非血制品业务。现有浆站采浆能力持续提升,同时博雅(广东)的血浆调拨有望带来巨大弹性,引入央企股东利好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考虑到血制品行业的政策壁垒高、资源属性强,央企入主对于公司血制品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积极影响。”光大证券研报中表述。
老牌PE的一步险棋
血制品绝对是一个潜力巨大,增长空间巨大的行业,目前国内产量跟不上,市场供不应求。更重要的是,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的监管极为严格,自2001年起,政府就不再批准新设血制品企业了。
2001年前就已拥有牌照的企业,可以说躺着也能挣钱。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血制品你只管生产,卖不出去算我输。”
2007年,知名投资人、投资机构高特佳创始人蔡达建提出“主题行业投资”的模式。当年底,高特佳以1.02亿元的价格收购博雅生物85%股权,成为博雅生物第一大股东。蔡达建曾表示:“拥有了博雅生物这样的平台,我们将是一个行业领导者和进攻的主要发起者。这是同行做不到的。”
在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形成了以天坛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为主的寡头垄断格局。这四家企业采浆站数量占到全国总数的55%,年采浆量占全国总采浆量超过50%。
博雅生物则一直处于第二梯队,采浆量远不及四大龙头企业。这显然满足不了蔡达建的野心。面对巨大的市场,四年前,蔡达建走出了一步值得冒险的好棋:并购丹霞生物推动与博雅生物重组。如果能成功并购丹霞生物,博雅生物的采浆量将一举突破千吨级,跻身一线巨头之列。
然而商场如战场,其中的博弈最激烈也最残酷。谁也没想到,这场豪赌竟然让高特佳背负了巨额债务,也让蔡达建深陷内幕交易的困局。
2017年4月,高特佳与博雅生物联合发起设立了产业并购基金“前海优享”。该并购基金设立的当月,即以45亿元收购了丹霞生物99%的股权。
蔡达建对这次收购势在必得,其中运用大量金融机构资金,动用了高特佳20年累计的各路资源。
在前海优享中,平安证券出资额15.75亿元,出资比例达41%,为第一大LP;中信银行控制的横琴信银成长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出资2亿元;博雅生物出资5000万元;高特佳集团出资3000万元,高特佳管理的其他基金也出了7.6亿元。另外,前海优享还拿到了江西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2亿元的出资。
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在并购推进的同时,丹霞生物爆出重大安全事故,其《药品GMP证书》被药监局收回,企业暂停生产。直到2019年8月,丹霞生物才重获《药品GMP证书》,恢复正常经营。在这近三年间,丹霞生物一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这期间,若无输血,丹霞生物能否撑得下去将不得而知。高特佳意识到,保住丹霞生物,对于集团的资金链安全至关重要,但它低估了事件的风险性。这次并购重组中的风险,显然已经不是一家PE有能力承受的。
2017年和2018年,高特佳控股的博雅生物分两次向丹霞生物采购血浆制品,支付合计3.17亿元的预付款。2019年4月,博雅生物与丹霞生物终止此前合同,并签订新合同,合同金额不超过8.25亿元。
据博雅生物2020年半年报显示,此时,博雅生物对丹霞生物的预付款余额已经达到8.23亿元。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丹霞生物依旧未能取得药品生产GMP资质,博雅生物也未能采购到血浆。
原本为提升产能的买血变成“输血”,让博雅生物的财务状况恶化。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博雅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61亿元、24.51亿元和29.09亿元,同比增长54.29%、67.84%和18.66%;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7亿元、4.69亿元和4.26亿元,同比增长31.08%、31.57%和-9.17%。
而与此同时,平安证券一则财产保全申请,不仅揭露出高特佳的巨额债务,也暴露出产业并购基金“前海优享”明股实债成分。
据博雅生物披露,前海优享中来自平安证券的15.75亿元出资背后其实是资管计划,投到基金中为优先级。
根据双方签署的财产份额转让协议,平安证券已经将其在前海优享中的份额转让给了高特佳,高特佳需要支付15.75亿元的本金,以及年化6.2%的利息。
按照约定,高特佳应在2021年4月10日前向平安证券付清第一期财产份额转让款,即平安证券在前海优享的第一期出资5.6亿元及对应的利息;在2021年5月23日前付清第二期财产份额转让款,即平安证券在前海优享的第二期出资10.15亿元及对应的利息。
目前,高特佳已向平安证券支付了财产份额转让款合计1.19亿元,并正在通过股东提供借款等方式就股份被冻结情况积极寻求债务解决方案。
近期,平安证券以高特佳未按约定支付转让的价款,为避免申请人财产损失为由,向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法院申请仲裁前财产保全,要求冻结被申请人高特佳银行存款18.89亿元或查封、扣押价值相应的财产。
不仅如此,3月4日,博雅生物一份公告中,披露出高特佳债务总计近60亿。截至2021年2月25日,高特佳的主要负债为中信银行南昌分行通过华鑫信托、平安证券提供的本金共计23.55亿元借款。此外,丹霞生物拖欠博雅生物7.23 亿元预付款,高特佳已2020 年出具的《承诺函》承担返还义务,以及高特佳作为担保人或连带责任人需要承担的债务共计22.79亿元,和其它负债本金5.67亿元。
公告显示,作为对以上部分债务的担保,高特佳已经累计质押79601785股博雅生物的股票,占其所持博雅生物股份的比例为62.99%。这些股票质押对应的债务本金为27.7亿元,到期日集中在3月至5月。
另外,高特佳拥有的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天利中央商务广场A座15楼1700多平的物业产权,也已经被质押给了股东德莱电器。
目前,种种迹象表明这家老牌PE有望走出阴霾,是否能重回黄金时代,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