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私风云
市场赚钱效应明显,无论是新备案的私募证券基金产品数量和规模,还是存续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均出现较大增长,超乎市场预期。
年初火热的市场行情带来私募基金规模的水涨船高。
2月25日,中基协发布的私募登记备案一月报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私募基金总规模为17.06万亿元,较上月增加10857.53亿元,环比增长6.8%。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归功于市场行情,而节后市场的调整将使私募基金规模的增长趋势放缓。未来,估值合理、业绩增长动力突出的公司更值得拥抱。
私募证券与股权基金规模大增
具体来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贡献了1月规模的主要增长量。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共有约5.62万只,规模4.36万亿元,环比增长约5907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96万只,规模9.91万亿元,环比增长约4481亿元。此外,其他私募投资基金为唯一负增长,比上月减少约530亿元。
同时,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也呈现增长。截至今年1月末,私募基金管理人共2.46万家,较上月增加26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916家,较上月增加8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5万家,较上月增加22家;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9家,与上月持平;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654家,较上月减少4家。
再看业绩,受行情影响,涉及股票配置的私募产品策略在1月内均获得正收益。根据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数据,八大策略中1月份收益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股票策略、组合基金和宏观策略,分别为1.98%、1.87%和1.76%。而期货市场,在春节前交易量同比有所下降,1月份波动率逐渐减弱,受此影响管理期货策略1月呈现负收益,为-0.06%。总体看,多数策略2021年1月收益较上月有所下降。
对于1月份的规模激增,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分析称,从中基协公布的数据来看,无论是新备案的私募证券基金产品数量和规模,还是存续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均出现了较大的增长,有点超乎市场预期。“规模激增,一方面是整个市场行情依然比较火爆,尤其是春节前,沪深300指数涨幅接近12%,业绩带动了规模的内生增长;另一方面,市场赚钱效应明显,推动了市场的人气,私募行业吸引到更多资金的关注,私募产品持续营销火爆”。
卿云投资总经理杨振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月报的数据放到现在来看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去年四季度,尤其是今年元旦以后整个市场行情比较火爆,公募其实增长的规模更多,私募也水涨船高,同步地增加了很多。但是,经过春节后的这波调整,公募和私募的募资水平应该都会趋缓,回归理性一点。”
后市可期
近期,市场步入调整,关于风格转换、抱团瓦解的争论声四起。那么,后市将如何演绎?
星石投资表示,近期市场分歧加大,一方面,春节以来由于通胀预期抬升,抱团股连续回调,初显瓦解迹象,导致短期A股情绪不高,整体相对疲软。另一方面,受益通胀和经济复苏预期的周期品,表现相对突出。
“近期市场的表现印证了我们年度策略的判断‘2021年A股将从估值驱动转为盈利驱动’。在国内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企业盈利增长趋势不变,通胀预期抬头的背景下,那些估值合理、业绩增长动力突出的公司更值得拥抱。”星石投资认为,真金不怕火炼,业绩增长才是根本,未来重点关注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周期行业以及前期受困疫情的消费和服务两类资产。
弘尚资产指出,2021年初市场高歌猛进,虽有疫情的短暂扰动,市场整体还是出现了久违的亢奋,连续十几个交易日两市成交过万亿。市场的快速上涨是国内经济强劲复苏和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共振结果。但在1月末出现较大调整,这是对流动性超预期收紧的反应和受美国市场波动的影响。
“在月末因流动性担忧受到打压的市场逐渐稳定后,预计市场将重回牛市节奏,市场追捧的板块应该继续在确定性的成长板块如新能车、光伏、创新药等领域,基本面向好的白酒、消费和顺周期板块也将继续发光。中小市值的绩优个股弹性较大,在增长得到确认后将会赶超蓝筹大盘,结构性牛市有望扩散到更广范围。”弘尚资产表示。
牛年开市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导致下跌的原因有内外两方面。”重阳投资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国内方面,经济基本面、流动性环境保持稳定,大跌的触发因素来自市场本身。2019年至今,市场两极分化逐渐走向极致,以“抱团股”为代表的少数个股估值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市场交易量、基金持仓严重偏向少部分个股,增强了市场内部的不稳定性。节后,这种不稳定性以比较剧烈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国外方面,美股受到国债收益率上升、通胀预期抬升等因素影响也出现调整,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美国“抱团股”跌幅居前,美股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内资本市场特别是港股。
“展望后市,我们保持乐观。”重阳投资分析道,首先,国内资本市场面临的经济和流动性组合不差。全球和中国的经济复苏正在发生,企业盈利能够得到较好支撑,流动性收紧的速度将与经济复苏程度相匹配,不会对资本市场流动性造成严重冲击。其次,美国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抬升如果导致美联储收紧货币,将会对资本市场受益品种造成影响,而不是类似经济金融危机期间的严重冲击。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公司可能成为新的热门股。再次,市场上依然存在许多估值合理甚至偏低的标的,这与历史上牛市末期普遍高估的状态不同。本次长达两年的慢牛是以少数股票涨幅巨大引领的结构性牛市,因此当前的调整更多的是对这种结构的调整,而非整体进入熊市。
记者:何思
编辑:姚惠
版式:包文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