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仅1% 量化投资策略为何遭遇“开门黑”?

时间:2021-02-26 09:41:39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去年备受投资者追捧的量化投资策略,却在2021年遭遇“开门黑”。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2420只量化基金2021年以来平均收益仅1.01%,且2021年1月份的胜率并不高,仅有1543只量化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约为63.76%。

就收益中位数而言,股票量化中性策略仅以0.95%平均收益率领先,股票量化策略与量化套利的收益中位数持平,管理期货量化策略中位数转负。其中,获得正收益的管理期货量化基金不足一半,1月份仅有48%的管理期货量化基金赚钱。

股票量化策略业绩滑坡

一位私募FOF机构负责人看来,股票量化策略私募基金在2021年初遭遇业绩滑坡,一个重要原因是主要投向机构扎堆的抱团取暖股,但近期抱团股大幅回调,拖累股票量化策略私募基金业绩走低。

“这未必是量化投资基金主动择股的结果。”上述负责人指出。不同于主观投资型的股票多头策略,股票量化策略主要基于基本面、技术面研究,以量化方法模型为主,从个股的选择到组合的构建以及交易,均以量化模型结果为决策执行依据,很少存在人为决策。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21年初股票量化策略私募基金业绩集体走低,表明他们的量化选股模型存在较高同质化。

“我们也曾调研过多家量化投资型私募基金,虽然一再标榜自己拥有独特的量化策略,但重仓的股票资产却高度相似,主要以白酒、科技、金融、地产、高端制造业龙头股为主。”上述FOF机构负责人指出,结果就是当这些重仓股出现回调走势,拖累私募基金业绩走低。

然而,多位量化投资型私募基金负责人反驳说,量化投资策略主要追求长期致胜,不应按短期业绩走低评判策略好坏。

“多数量化投资策略不是靠择时交易获利,而是依赖择股交易,即长期持有具有业绩增长潜力的股票实现长期稳健回报。”一家大型私募基金量化投资部主管告诉记者。

他承认,围绕量化投资模型的差异化,私募基金还需加强各种因子的研究。目前他们已对基本面多因子模型做了大量调整,包括增强了北向资本资金进出与投资偏好的权重;此外,针对国家积极出台碳中和政策,大幅调高上市公司环保生产与环保信息披露的权重,作为完善内部ESG投资模型的重要参考。

在多位私募基金人士看来,2021年股票量化策略业绩之所以差强人意,另一个原因是今年以来量化策略因A股剧烈调整无法获取可观的阿尔法收益。具体而言,目前国内私募基金普遍采取的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即阿尔法超额收益策略),其收益来源主要是在持有股票多头同时,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股指期货)对冲持有多头头寸的市场风险,从而获得阿尔法收益(超额收益)。然而今年以来A股市场波动性增加,未能创造出超预期的阿尔法收益。

“这与去年国内量化策略私募产品大幅增加存在关联。”一位量化策略私募基金创始人向记者透露。由于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多,导致某些获取阿尔法收益的投资机会竞争激烈,相关收益随之被摊薄。

管理期货量化策略错过“通胀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期货型量化策略也未能在近期持续升温的通胀交易里获得可观收益。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显示,450只管理期货量化策略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仅0.26%,尤其在 1月份,仅有48%的管理期货量化基金获得正收益。

记者了解到,多数管理期货量化基金并非靠买涨大宗商品价格获利,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构建数理模型挖掘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所存在的关联期货品种价格错配现象,围绕价格错配开展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品种套利操作获利。这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与他们投资获利不存在直接“关联”。

“但令我们不解的是,不少管理期货量化基金在募资路演时都标榜自己不仅仅擅长大宗商品期货量化统计套利策略,还会利用计算机系统构建的数理模型可以判断未来期货品种涨跌走势,进而通过建立多头头寸或空头头寸获取大宗商品品种趋势性收益。尤其在高波动率的市场环境里,CTA策略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但现在,大宗商品涨不停,管理期货量化基金业绩却停滞不前了。”一位曾投资期货管理量化基金的高净值投资者向记者直言。

今年1月份,管理期货量化投资策略私募基金业绩分化相当严重,领跑者复和宏观量化策略基金2021年以来收益率高达28.61%,领先第二名柏楼塞亥量化多策略约14个百分点。

一位期货投资型私募基金经理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基金经理对期货量化投资策略的灵活使用度。由于1月份全球经济复苏尚未明朗,且美债收益率走高尚未激发通胀交易大幅升温,因此多数管理期货量化投资策略私募基金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持谨慎态度,反而错失了提前布局大幅获利的良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