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独立牛的强势白马股集体跳水了!
11月22日(上周五)崇尚价值投资的小伙伴们可谓是吃到了一碗大宽面,贵州茅台、长春高新、迈瑞医疗、汇顶科技等今年以来的大牛强势股纷纷跳水!
这些个股共同的特点是业绩较好,今年以来走出独立行情,同时涨幅也较为可观。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周五跌幅超过5%的102只个股中,有74只个股,从5月调整至本周四大盘调整期间,涨幅超过20%(同期沪指下跌5.68%)的占比高达73%。
其中不乏我武生物、大博医疗、圣邦股份、中公教育、正海生物等年内走出翻倍行情的大牛股。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杀跌跟以机构为代表的公募突然砸盘有较大关系。究其原因,可能与每年底的业绩考核有关。
实际上公募每逢年底考核调仓换股也并不是新鲜事儿。
72%公募选择减仓
国金证券截止11月15日的仓位测算周报显示,公募基金早在11月中旬就开始大面积的减仓离场。
国金证券测算显示,72%的基金公司临近年底选择减仓,只有28%的基金公司选择加仓。
而从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角度看,旗下所属的基金选择减仓的数量也远远超过加仓的数量。
并且有微博认证为职业投资人的财经大V爆料称,上周五大盘跳水之后,某微信投资群里,华南两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开始互怼,并且皆指对方就是砸盘元凶。
龙虎榜:内资砸盘外资接盘
而机构出货也体现在了龙虎榜上,11月22日平时多为游资题材股的龙虎榜,被多只绩优白马给霸屏了,而买卖席位上多为机构之间的博弈。
比如中公教育,卖5席位清一色为机构,而买5中首位出现了深股通的身影。
又比如我武生物也呈现内资机构在卖,而外资接盘的情况。
而蓝思科技、圣邦股份等买一席位上也出现了北向资金的身影。
而蓝思科技甚至优于跳水还为此召开了一次电话会议。据该公司董秘表示,公司基本面非常好,现在的产线都是满产的状态,排产也非常紧张,基本面大家不用担心。
公募缘何砸盘?
公募砸盘说到底还是源于年底考核。平安证券首席投顾李信军分析,此次杀跌,可能与机构年终业绩考核有很大关系,有的机构为了保住业绩排名,保住奖金,也为了来年更加顺利地发行基金,可能会兑现收益。
金百临咨询秦洪表示,部分机构资金的业绩考核是以公历年为时间节点,此时基金经理们减持部分获利筹码,既可以达到为明年考核提供一个相对低的基数的目的,也可以解决基金内部的现金流动性问题。
秦洪表示,因此强势股的筹码近期趋于松动,在本周五出现集中套现的行为,进而驱动股价重心快速下移。
甚至据证券时报引述业内人士的话称,11月22日,只要在“高位”大涨过的,管你茅台、平安,还是爱尔、歌尔,无论估值和前景,基金经理们一律砸,然后去拉超跌的周期,如基建、钢铁等。
该人士认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砸人家的净值。另一方面,将深套的周期股拉起来一些,顺便做高自己的净值,排名又能往前挪一挪,可谓是一举两得。
高位强势股调整幅度几何?
当然秦洪同时表示,这些高位强势个股今年以来涨幅较大,既过分偏离历史估值中枢,积累了丰厚的获利筹码也是突然跳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其产业趋势积极乐观,2020年的成长前景可见度较为清晰。也就是说,其业绩成长趋势有望延续2018年、2019年的态势。因此,高位强势股的下跌,最多只是杀估值,但不会出现业绩下滑的态势,即不会出现既杀估值也杀业绩的双杀。
因此,高位强势股的回落可能是短暂的,只需一两根长阴K线、15%至20%的股价回落幅度就能基本消化估值泡沫。
MSCI扩容将终外资会兑现吗?
也有投资者担忧,外资持续流入可能是奔着MSCI去的,随着年内MSCI扩容即将结束,会不会也出现像公募那样的兑现潮?
11月26日将迎来史上最大的MSCI扩容,机构预计将带来增量资金2500亿~3000亿。扩容后,共472只A股被纳入MSCI,较上次268只大盘股标的,新增204只A股,其中189只中盘股,15只大盘股。
历史经验显示,之前数次MSCI、富时罗素等指数公司扩容生效日当天,北向资金均在尾盘集合竞价阶段呈现“脉冲式”波动,并带动相关个股股价异动。
究其原因,这与部分被动指数基金为了达到最少的追踪误差,而集中以收盘价买入有关。
由此,选择在扩容生效前一日以收盘价建仓,然后在生效日当天以收盘价抛售给被动配置的外资,确实会出现类似的短线策略。
外资增配A股大趋势不变
但从中期来看,机构观点认为,在年内最后一次MSCI扩容生效后,A股后续继续纳入MSCI的进程可能会放缓,但外资持续增配A股的大趋势是确定的。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对比道,韩国股市完全纳入MSCI共耗时6年,中间有间断。中国市场体量较大,目前已纳入20%,因此短期来看,不排除A股继续纳入MSCI的进程可能会适当放缓,或者比例提升速度不及投资者预期。
但王德伦同时强调,MSCI纳入因子继续提高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开放的红利,将使股、债等中国优质资产长期得到支撑,其中最为受益的是股市。真正属于中国的权益时代有望正式开启,A股正在经历第一次“长牛”机会。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