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创业板的“十岁”生日,十年来,创业板紧密围绕服务创业创新企业,积极革新监管理念、监管模式和监管方法,推进制度改革和创新。并承担着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历史使命,培育了鼓励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形成了支持创新的市场内生力量。
如今,创业板新一轮改革即将启程。今年2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首次会见媒体时指出将认真地评估科创板效果,并统筹推进创业板改革。9月,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深改12条”,创业板改革政策大环境日趋成熟。10月8日,易会满在深圳调研时提出,全力推进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尽快取得阶段性成效。这也被市场理解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即将启程”。业内专家认为,创业板的改革路径已经明晰,要进一步提升创业板活力,鼓励更多中小企业等优质经营性资产进入创业板,改善市场结构,形成良性循环。
创业板走完从“0”到“1” 如今再担改革重任
十年前的今天,首批28家公司齐聚深圳敲响开市钟,宣布创业板正式启航。目前,创业板公司已达776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21%;总市值为5.71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0.23%。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十年来,创业板承担了一系列制度探索任务,初步形成内容透明、层次清晰、形式统一的监管规则体系,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发挥引领作用。
创业板在创设初始就具备改革创新基因和制度革新基因,开创了资本市场的多个制度先河。启动之初,创业板就施行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这是场内市场领域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上作出的有效探索和首次制度安排。截至2019年9月底,创业板投资者超过八成交易经验满两年,平均资产量约51.22万元,中小散户占比明显低于深市A股总体水平,“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的理念得到深入普及。此外,创业板还首推了“小额快速”定向增发机制,以及根据新兴产业特点,首推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并全面实行信息披露直通车等。
创业板还对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创业板进一步优化退市制度,直接推动了主板市场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净资产等财务类退市指标、市场化退市指标、快速退市、严格恢复上市审核标准、设置退市整理期等规定在后续主板退市制度改革中被借鉴或采纳。
但这些都已经过去,在竞争加剧、各交易所纷纷以改革创新求发展的大背景下,今年2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首次会见媒体时就指出将认真地评估科创板效果,并统筹推进创业板改革。9月,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深改12条”,创业板改革政策大环境日趋成熟。10月8日,易会满在深圳调研时提出,全力推进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尽快取得阶段性成效。显然,创业板再次担当了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深化改革的重任。
据悉,改革要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着手。存量方面,包括再融资、并购重组和退市制度需要完善,日前创业板借壳上市规则已放宽,对于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允许其在创业板重组上市。只要确保监管有效,放开借壳有利于激发存量公司的活力,为经营不善、转型乏力的公司输入新鲜血液。增量方面,引入注册制值得期待。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已经先行一步,各方反响良好。创业板厚积薄发,施行注册制在技术和制度层面已无任何障碍,应该只争朝夕,加快推进。
提升创业板活力提高包容性成改革路径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近日表示,证监会已制定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方案,其中之一就是“加快创业板改革”。聚焦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基础制度,进一步增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制度包容性。这被市场理解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即将启程”。
李迅雷认为,创业板的改革路径已经明晰,要进一步提升创业板活力,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
“提高包容性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创业板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创业板对创业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覆盖面不足等问题正在显现。推进注册制改革,可以鼓励更多中小企业等优质经营性资产进入创业板,改善市场结构。除了注册制,创业板改革在上市门槛、退市制度、信息披露以及并购重组制度等方面均可以借鉴科创板的经验,尤其是上市门槛方面,创业板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一步创新。
创业板现有制度的改革也是市场关注焦点之一。中山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创业板改革的着眼点不应仅局限于发行制度的改革,还应重视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更好地服务创业板企业。
分析人士表示,对成长创新型企业而言,长期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是夯实企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背靠坚实的资本市场,企业的高研发投入才能够持续。“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要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地发展,需要特别注重自主原创技术的发明和创造。”
展望未来,站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起点上,市场愈发期待创业板进一步深化改革。深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未来,创业板将按照中央“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的要求,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科技创新企业,激发创新活力,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创业板四季度业绩增速有望回升
从市值分布上来看,截至10月29日,数据显示,创业板中小市值公司占据较大比重,但同时也出现了5家市值过千亿元的公司,分别是温氏股份、迈瑞医疗、宁德时代、爱尔眼科、东方财富,市值分别为2196.56亿元、2170.98亿元、1529.98亿元、1182.74亿元、1019.43亿元。另外,106只个股的市值在100亿-1000亿元之间,393只个股在30亿-100亿元之间,272只个股市值在30亿元以下。776只个股的平均市值为73.61亿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5只千亿市值个股有两只属于医药生物行业,电子、通信、计算机、医药生物行业个股数达到了320只,占据了创业板个股总数的四成以上。
中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淑斌表示,十年来,创业板通过支持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民营高科技公司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领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还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创业板市场,中银国际证券策略分析师徐沛东表示,三季度创业板盈利结构向好,高增长企业数量占比增加,低增长企业数量占比减少;此外,龙头企业业绩增速继续提升,对板块的拉动作用增强,叠加去年同期的基数效应,共同推动了创业板盈利增速的回暖。向后看,由于2018年四季度的基数效应,且创业板商誉减值风险多在2018年底释放,2019年四季度业绩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从增速中位数的角度看,创业板中盈利改善趋势最为确定的是电子和信息(环比两个季度增速上涨);子行业中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化药、半导体和专用设备盈利改善的持续性最好。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金融工程与大类资产配置总监丁鲁明表示,创业板是2019年最有投资价值的大类资产,过去半年的上涨行情只是创业板十年上行周期的启动;去年底创业板指数1200多点的位置,往后看将是一个很难跌破的低点,年内该指数有望创出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