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股指 >

华为5G手机火爆发售 基金:5G+华为是风口

时间:2019-08-16 15:19:15 |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金融界基金

据华为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华为Mate 20X 5G版今天上午10:08正式开售,售价6199元。华为Mate 20 X5G版将搭载5G多模终端芯片巴龙5000,这是全球首款单芯多模5G基带,基于7nm工艺制程打造。不仅支持5G SA独立及NSA费独立组网,还支持4G、3G、2G网络,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可同时支持SA/NSA的5G双模手机。

据悉,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开启了“5G免费体验活动”,即日起至9月30日,购买5G手机的移动用户,不换卡、不换号可免费领取5G体验包,每月获赠100GB的免费体验流量,以及最高每秒1Gb下载速率的体验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财报数据显示,华为业绩强劲增长,二季度手机全球出货量5870万台,同比增长8%,国内出货量3730万台,同比增长27%,在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下滑的情况下,华为逆势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5G、华为产业链或是今年最大的机会

今年以来,5G指数猛涨,相关5G概念股涨更是幅翻倍,5G概念基金在前7月最高赚40%!

有分析人士认为,5G和华为产业链估计是今年最大的主题投资了,富国基金表示,5G作为长期确定性的投资主线,未来行情不会一路高歌猛进,将演绎“一波接一波”的形态,结合现在的市场环境,震荡也是不可避免的。而每一次5G进程的提速,都可能增加这种确定性,甚至在行情上提前作出反应。5G板块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同比由负转正,第二季度的净利润环比也大幅改善,业绩向好。

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14只主要投向5G领域的5G概念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24.63%,其中,收益率最高的国联安科技动力今年前7月收益率达40.17%,有6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30%。

受二级市场投资机会的吸引,一些重仓5G概念股的基金,二季度继续加仓。如国联安科技动力持有沪电股份的持股从一季报的38.8万股增至48.3万股,金鹰信息产业持有的烽火通信仓位从4.2%增至4.9%。

不少基金公司对5G概念基金仍然十分看好,金鹰基金的基金经理樊勇认为,5G 目前处于投资建设周期的初期阶段,相关公司业绩处于快速成长期,2020年大规模商用后,5G应用还会有很大的投资机会。目前从估值来看,主板股票较科创板更占优势,不过科创板上市条件较为宽松,预计未来有潜力的科创板企业上市后也能带来机会。

5G起步!6G启动!

据外媒报道,华为公司已经在加拿大渥太华启动了6G网络的研究,同时华为已经与加拿大多所大学的研究者展开了洽谈。

华为并非第一家开展6G预研的企业。今年1月韩国LG设立了6G研究室。韩国政府预计将在2021年开始制订6G标准。另外两个表示将要开展6G预研的国家分别是芬兰和美国。

中国、韩国和芬兰公司在5G技术研发中具有较大优势,5G专利排名前列。越早进入6G的研发,就越能发挥此前的技术积累,抢占技术制高点。

至于6G网络什么时候会推出

根据证券时报e公司3月28日报道,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曾表示,5G是未来 10年到20年的主流,6G要来也是2030年之后的事情。

延伸阅读

5G建设的机会在哪呢?以下是相关领域的投资预估:

从上表之中,就可以发现基站设备的投资额最大,预估达5000多亿元,其次是传输设备,预估投资额达2600亿。

东方证券研报显示,与华为保持长期合作的5G基站设备上游的公司有望持续受益:覆铜板(生益科技、华正新材)、电磁屏蔽与导热器件(中石科技、飞荣达、银宝山新)、天线振子:(飞荣达、信维通信、硕贝德)、通信连接器(立讯精密、电连技术、意华股份)。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已经大涨的5G建设股,已无关注的必要,而5G手机产业链的机会或许更多。

中金公司认为,品牌5G手机将陆续上市,今年明年渗透率持续提升。我们此前预计在中性情景下2019~2021年5G手机出货量分别达到500万、9500万和2.6亿部,伴随全球5G建设与终端进度提速,5G手机渗透进展将有机会超出我们预期。建议关注:1)射频前端及射频电感:卓胜微、顺络电子;2)天线:信维通信;3)散热与屏蔽件:中石科技、飞荣达;4)电池:德赛电池、欣旺达。

海通证券研报显示,华为MateX折叠形态取得重大突破,折叠无缝隙,打开无切角,定义手机新美学。总体来看,折叠屏手机兼具了大屏与便携,有望成为下一轮手机创新的重要方向,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抢占折叠屏先机。OLED制造:京东方A、维信诺、深天马、TCL 集团等;转轴:长盈精密等;FPC: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景旺电子、弘信电子等;天线:立讯精密、硕贝德、信维通信等;电池:欣旺达、德赛电池等;偏光片:三利谱等;驱动IC:中颖电子等;无线耳机:歌尔股份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