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固收+”产品的权益投资比例规范有利于提高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度,符合稳健型产品特征,至于对“固收+”的业务发展和产品规模,则影响不大。
主打稳健低波动、攻守兼备的“固收+”基金在2022年二季度遭遇滑铁卢。
据兴业证券统计,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固收+”基金规模为2.47万亿元,其中存量产品环比净赎回约1561亿元,这是“固收+”基金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净赎回。
大量净赎回的背后,是因为年初至4月底,权益及可转债市场的剧烈波动,让“固收+”纷纷变成“固收-”,基民在认识到产品的波动特性之后,对这类基金持否定态度,选择了用脚投票。
“从客服方面反馈,‘固收+’基金最不能接受净值回撤,客户的投诉电话最多。”有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当市场大幅调整时,“固收+”基金成为投诉最多的产品。
不过,来自监管层的最新要求显示,“固收+”基金上述情形将发生改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近日,部分基金公司收到监管窗口指导。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未来基金组合权益投资比例上限超过30%的基金不能以“固收+”名义宣传,如果是申报“固收+”新产品,权益投资比例须在10%至30%。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认为,“固收+”产品的权益投资比例规范有利于提高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度,符合稳健型产品特征,至于对“固收+”的业务发展和产品规模,则影响不大。
“固收+”基金迎窗口指导
近日,部分基金公司收到监管关于“固收+”基金的窗口指导。
所谓的“固收+”基金,是以获得绝对收益为目标,以固定收益资产构建基础收益,在严格控制回撤的前提下,配置权益类风险资产及量化策略,从而达到增厚收益、平滑波动的投资体系,由“固收”和“+”两部分组成的产品。
招商基金总经理助理王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固收+”产品是一种资产配置的产品,市场上的“固收+”产品有各种类型,有的是加股票,有的是加可转债,因此,在她看来核心是需要关注底层资产是什么。
业内人士表示,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等在宣传上都统称“固收+”,但资产类别上却差异较大,二级债基80%以上是债券,偏债混合一般债券比例最低可能在50%-60%,其中还包括了股性较强的转债,剩余的仓位还可以买股票。
此外,“固收+”中的“+”的意思是组合里面除了债券,再“+”上部分股票或者其他类别的资产,并非是保证在固定的收益上“+”一个额外的正收益。
因此在他看来,被视为低波动、稳健型“固收+”基金,产品称谓存在不适当性。
对此,监管部门正在加强对“固收+”基金的宣传口径约束。
8月16日,某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监管部门对基金公司的“固收+”产品申报和宣传进行窗口指导,权益资产投资比例超过30%的基金,不能以“固收+”基金的名义进行新产品申报和宣传。
“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宣传的规范性问题,希望投资者更关注这个产品的细分类别,因为以前这个概念的范围较大,标准不太统一。”华南某基金公司认为对业务发展和产品规模影响不大。
而另一位基金人士也表示,对“固收+”产品宣传进行限制,是对投资者的一种保护,突出了其稳健性,满足普通投资人对多元化理财工具的需求。
“固收+”基金首现净赎回
2022年二季度末,“固收+”基金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净赎回。
实际上,近两年,在理财产品全面冲刺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瞄准绝对收益、攻守兼备的稳健型“固收+”产品受到低中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青睐,优质产品持续走红,“固收+”基金整体规模迎来大爆发。
据Wind数据,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固收+”基金规模超过1.84万亿元,较2020年底的8664亿元猛增112.5%,而2018年底“固收+”产品规模仅1986亿元。
持有人户数方面,“固收+”总持有人户数2577.79万户,较2018年6月大幅增长3.83倍。
但2022年以来,随着市场波动性增加,“固收+”基金在今年二季度遭遇了大量赎回。
兴业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分析师黄伟平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的波动,让部分投资者重新认识了“固收+”产品。今年年初至4月底,无论是权益还是可转债均经历了剧烈波动,很多固收+产品的回撤幅度均明显超过了过往,而去年下半年才是这些产品的高速扩张期,换句话说,很多人是去年下半年高点入场然后在今年遭受了亏损,正是这样的波动让大家重新认识了“固收+”产品的波动特性。
与此同时,在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固收+”基金产品的最大回撤超10%,个别产品的最大回撤甚至超30%,也使得不少投资者质疑“固收+”变成了“固收-”。
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产品“+”部分的股票仓位和持仓风格较为激进,是这类回撤较大的重要原因。
某大型公募人士表示,“购买此类基金的客户,相当一部分是热衷于银行理财等稳健收益产品的投资者,他们风险偏好比较低,因此面对亏损时投诉比权益类基金还多。”
因此,此次明确“固收+”类基金的投资范围以及宣传口径监管和指导,在业内人士看来,能突出这类产品的稳健性,提高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度,更符合承接中低风险理财需求的产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