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上热搜!人们为啥不爱吃海底捞了?“最牛服务员”CEO首张成绩单,透露重大信号
8月14日晚间,海底捞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收入不低于167亿元(人民币,如无标明,下同),预期净亏损额约在2.25亿元至2.97亿元之间。
这是“最牛服务员”杨利娟接替张勇就任CEO后,海底捞交出的首份上半年成绩单。
今年3月1日,海底捞发布管理层人事任命公告,张勇不再担任CEO(首席执行官),但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杨利娟升任CEO。
接近3亿元的预亏,让海底捞的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门店调整仍在持续
8月14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告称,预计上半年收入不低于167亿元,同比减少不超过17.0%;但上半年预计净亏损约2.25亿元至2.97亿元。
公告解释称,上半年收入下降一方面是因为“啄木鸟计划”的开展,餐厅数目较2021年同期减少;另一方面,部分餐厅期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客流量减少。
据悉,由于此前战略失误,海底捞在2021年11月推出“啄木鸟计划”,对旗下门店进行优化调整。
根据此前披露,截至2021年底,已有260家海底捞餐厅在“啄木鸟计划”下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
亏损的背后,是海底捞门店调整的依然在继续。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因关停部分门店,产生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2.55亿元至3.27亿元。同时,由于部分餐厅受疫情影响阶段性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但仍有固定开支及员工成本产生。
“今年上半年,餐厅经营受到了一定影响。”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过随着今年6月以来,餐厅经营表现月度环比已经明显好转。
“今年上半年多地无法堂食,对于餐饮行业还是有不小影响的。”一位餐饮业分析师告诉记者,一般对餐厅而言,外卖业务占比最高也只有30%左右。该人士表示,从目前的半年报的情况来看,许多上市餐饮企业今年上半年营收与利润都有所下滑。
海底捞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状况并调整商业策略及运作,以减少负面影响。公司还将实施积极措施控制租金及其他运营成本,严谨管理运营资金,并运用信贷融资和股本融资手段,确保现金流稳健及现金状况良好。
仍处于破发状态
尽管营收数据仍不及去年同期,但8月15日早盘,海底捞股价一度大涨逾10%,摸高至17.66港元。截至收盘,收于17.30港元,涨幅7.99%。
不过,海底捞仍处于“破发”状态。2018年,海底捞登陆港股,发行价为17.8港元。
由于此前的战略错判,海底捞在2021年经历了上市以来的“至暗时刻”——业绩大幅亏损,股价一路下行。
记者注意到,市场机构似乎对海底捞接下来的复苏有所期待。
一位市场人士认为,稳定且标准化的供应链,是上市型餐饮企业最被看中的价值。“供应链能够稳住,那么上层运营就能有很多新的打法。”
今年以来,海底捞不断探索新创收模式,成立“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等创新部门,形成“外卖+社群+直播+线上商城”的社区营运模式,探索堂食外的全新运营模式。
另一方面,海底捞也在加快资本运作的步伐。前不久,海底捞海外业务子公司特海国际已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计划以介绍形式上市。如果特海国际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将成为海底捞系在港股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目前海底捞海外业务尚未盈利,但是国内其实已经稳定盈利了,因此短期内有利于增厚海底捞业绩。”该分析师还指出,海外业务拆分后,有利于其独立探索,拥有更加清晰的定位。
如何留“人心”?
当然,除了找回投资者的“信心”,海底捞更需要获得消费者的“人心”。
记者注意到,在今天上午微博热门话题“人们为啥不爱吃海底捞了”底下,许多网友也提出了颇为尖锐的问题,包括菜品缺乏创新、性价比较低、服务过度等。
“我们内部其实也非常关注顾客们的反馈。”海底捞执行董事、产品委员会主任宋青透露,目前,海底捞的产品规划主打“三新”,即新产品、新理念、新体系。“我们现在是全国、区域双体系推进产品上新,从锅底、菜品、小吃及体验等全方位的创新,且保持全国至少一年两次的上新节奏。”
此外,目前海底捞还开始尝试“用户共创”的菜品创新模式。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吃的东西很难说谁最好,因为众口难调嘛。”一位从事菜品研发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连锁餐饮集团内部,都会采用层层试吃的方式研发新品,“但是你会发现,试吃的人越多,调整后的口味就越平庸,这就是求平均的弊端。”
“所有连锁餐饮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对的挑战,就是平均化的口味。”该人士认为,或许对于海底捞而言,在招牌式服务之外,它需要找到更多的品牌亮点,在标准化的菜品中打造“记忆点”,以此来留住消费者。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