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少数派投资
半年收官,近期各大公募、私募基金公司开始总结上半年的投资成果。笔者发现很多财经媒体在总结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时,都喜欢打上“价值”或“成长”的标签。它们不仅成为不同的投资流派,而且还被用于区分产品,基金经理和投资机构的标签。
诚然,对于基金宣传和销售而言,简单地打上标签更有利于让大众接收信息,但这也让投资者加深了对于基金经理的刻板印象,从而束缚了投资者对于基金经理投资逻辑的思考。
价值 VS 成长
上周,笔者听了近期霍华德·马克思与他的儿子安德鲁·马克思的播客《The Rewind - Something of Value》。
两人以对话方式,再次讨论了霍华德去年的热门备忘录《Something of Value》。其中,父子俩又围绕“价值”与“成长”的投资风格进行了一番探讨。
从贴标签的角度来看,霍华德和他的儿子安德鲁正是“价值”和“成长”两种不同风格的投资者。
霍华德的父母是生在1920年代初,长在大萧条时期,他们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匮乏和恐惧,使得霍华德从小是听着诸如“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存钱以备急需”这样的警句长大的。
从1960年代开始,霍华德建立自己的投资逻辑,深受“格雷厄姆”的影响,从 1969年漂亮50泡沫时期开始,霍华德见证了泡沫的破灭。这些经历以及感受,不可避免地塑造了霍华德·马克思的思维方式,给自己贴上了“价值”的标签。
不同于霍华德,他的儿子安德鲁的成长经历截然不同,没有受到大萧条的影响,而且很小就开始涉及投资了。
在安德鲁的职业生涯期间,也是成长股投资的黄金十年。从 2009 年到2021 年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以高科技公司为主的成长股,大幅跑赢了传统生意为主的价值股。这也给安德鲁打上了深深得“成长”的烙印。
但是,在霍华德与儿子安德鲁的讨论中,霍华德认为这种“价值”与“成长”标签早已过时。或许50年前这个策略有用,是因为当时的金融市场本身缺乏系统性的投资理论,“成长”和“价值”理念的标签化更有利于理论的推行。
霍华德举例道:“巴菲特当时之所以强调‘烟蒂式投资’,只是因为那时的市场恰好有很多相关的机会——尤其是考虑到他们俩都是从相对较小的资金量开始做投资的,但是随着世界的发展,我们面对的投资机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今我们再把“成长”和“价值”作为互斥的概念加以标签化区分,既无必要,也无好处,而且容易误导投资者,让人们忽略了对于投资“工具箱”丰富多元性的理解,误以为成熟的基金经理们还在用一把锤子打天下。
事实上,对于优秀的基金经理而言,他们不会局限于“价值”或“成长”的单一风格中。
或许刚开始,他们会受到自身成长背景的影响,擅长于某一种风格的投资,但是在市场风格的发展和自身投资哲学不断进化后,想要成功只靠锤子可不够的,在复杂的世界中,优秀的基金经理不应该只拥有一把锤子,而需要整个工具箱。
普通投资者该如何找到优秀基金经理?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会收集到多方面的信息,比如产品的业绩表现,管理人的过往经历,投资理念,持仓风格,团队架构等等。仅仅知道这些信息还是不够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关键的是在于找到拥有工具箱的基金经理。
首先,我们应该要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以及背后形成这套投资逻辑的历史轨迹,了解他的能力圈、标准以及投资组合结构是否与我们的自己的“投资哲学”相匹配,我们是否能认可。只有这样,当基金短期收益不好时,我们才能坚定地相信自己选出的基金经理,不在低谷中离场。
其次,每位基金经理都会有自己擅长的投资领域和投资风格。但是,优秀的基金经理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不断进化自己的投资方法来应对未知和变化,适应市场风格变化。
在不同的市场风格时,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通常会综合运用的工具箱里的诸多工具:比如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来分析交易对手,找出市场存在的误区;对于定性信息的优异处理能力等等,而不会单纯以“价值”或“成长”一个切面作为投资的逻辑。
正如霍华德在节目最后分享到:
“要想在全周期都拥有卓越的表现,就必须设法超越自己的局限性——在擅长的周期和你的同辈中人做得一样好;同时在不擅长的周期,则想办法比他们做得好一点。”
因此,我们投资者在观察基金经理时,无需纠结基金的标签是“价值”或“成长”,注重基金经理对当下持仓背后的逻辑,以及应对未知和变化的策略,找到拥有整个工具箱的基金经理。无论牛熊,投资者在每个周期都比市场平均要好一些,长期来看就能积累下超额收益。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