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朋友对基金的体验流程是这样的:原本看别人还挺赚钱,心动了,于是在别人的推荐下买了基金,但自己买入没多久之后基金就开始下跌,生气+郁闷的同时就想着基金哪天回本了赶紧赎回。
白白浪费了时间不说,还承受着心里的波动,这样对基金的体验肯定不好。
难道买基金是为了“回本”吗?肯定不是。但经过这样一个不好的过程,已经给基金打上了差评的标签;或许回本之后基金还会继续上涨,但可能也与他无关了。
首先,基金是一种好的理财工具吗?是。
过去五年,上证指数上涨6.45%,几乎原地踏步;创业板指上涨54.59%;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82.03%;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上涨90.48%。
图:不同指数近5年表现
(数据来源:wind,2017.7.1至2022.6.30)网络上有一句看似玩笑的话:“投资者亲自下场炒股,是和一群有信息优势、研究优势,清北复交毕业,几乎是全国最聪明的人做对手盘,胜率极低。那为什么不通过买基金的方式,让这些人为自己打工呢?费用还极低。”
“基金”证明了自己在市场震荡过程中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
但为什么有的人买基金的体验不佳?这背后其实引出一个问题:基金的买入时点挺重要,低买高卖看似简单,但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买在高点?
回想一下,我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买基金的?
大部分人是不是都买在行情好的时候?你看到过去收益很高,于是买了。看到身边的人最近都在赚钱,于是买了。但这些是支撑未来继续上涨的理由吗?并不是。
又或者你刚好有了一笔钱,选择近期涨得好的试探买一点,接下去涨得越好买得越多,于是就买在了高点。
小编自己的感悟是,即使再好的基金产品,如果不能规划好买入的计划、投入的节奏,也可能会有不好的体验,因为只要是投资股市的基金产品,就一定会跟随市场有周期波动。
要么你足够理性,有承受市场波动的预期;要么你足够专业,能判断市场估值高低,控制买入的节奏,坚持做到低位多买、高位少买,市场底部多积累便宜筹码,等待大牛市疯狂上涨的那一天到来。
不过,现实中大部分人很难对市场估值是贵了还是便宜进行判断,也就很难把握投资的节奏,一冲动就容易买在高点。
在广发基金推出“超级定投家”这种定投投顾策略之后,经过半年经营,我们对它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超级定投家在为投资者全市场优选定投基金的同时,也在帮投资者进行资金规划、调节买入节奏,更好地控制我们的投资成本,我们也相信它或许就是一种更适合大家的买基金方式。
不久前,我们刚刚复盘了超级定投家上线半年以来的成果:《力求画出“更美的微笑曲线”》,自从去年12月30日正式上线以来,超级定投家已经完成了13次发车,其中包含了3次双倍投和2次三倍投,均发生在市场底部区域。
正是通过这种“逆人性”的投资方式,我们才能在市场低位收集更多份额,力争比普通定投进一步降低投资者的平均成本。
本周超级定投家继续发车,敬请关注。
超级定投家:七月份第1次发车,本次定投份数1份。
从各指数估值在历史上所处的位置来看,除了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估值长期处于低位以外,其他主流指数的估值分位点均接近或超过了历史中位数,进一步验证了市场情绪已经恢复正常化,部分热门赛道甚至逐步高估。
因此,基于广发超级定投家的策略估值系统,本次发车的定投份数为1份。
未来市场展望
近期海外经济衰退预期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消费者信心受损、地产周期下行共同发出衰退信号,同时为了应对“滞胀”整体政策环境走向紧缩,而国内市场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下韧性凸显。
但同时,市场经历了两个月的反弹后,投资者情绪已明显改善,部分板块和个股已经回到甚至超过年初下跌前的点位,出现赚钱效应减弱的迹象,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大,行情结构分化或继续演绎。
随着后续中报披露高峰期的临近,我们会持续关注二季度企业经营情况及业绩趋势。此外,近期海外突发性政治事件因素较多,警惕由此导致的经济政策和全球流动性变化。
什么是“超级定投家”?
三大特色>>>
1.“每双周定投”(发车)一次,每次的发车我们都将通过陪伴文章,带你更好地了解市场、了解基金,持续陪伴投资者一起坚持定投。
2. 全市场精选基金,根据市场轮动机会变化,动态调整每次投入的基金品种。
3.动态调整每期定投金额,通过“策略估值模型”,来增强基金定投“指数估值历史低分位多投,历史高分位少投”带来的贡献。
建议您在开始这份定投之前,能够做好坚持2-3年以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