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个股 >

远信投资周伟锋最新交流:今年做到低回撤有必然和偶然,当下的组合成长性明显更高

时间:2022-06-15 19:22:32 | 来源:市场资讯

聪明投资者

1. 判断整个市场的短期走势确实是比较难的,但如果是从投资的角度,去投一些比较好的优质企业,就不会迷茫。

在这个阶段特别大的上行冲击,或者是特别大的下行冲击,出现的概率都不大。

2. 每一次引发恐慌的原因和事件不一样,但最后导致的结果和最后杀到的估值状况,基本上是一样的。

3.往越南转移的很多制造业其实是一些中低端的,中高端制造业的产业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全球来看,无论是欧美,还是东南亚这些国家,五年之内没有可能承接中国的制造业。

4. 在整个市场频繁波动的一个情况的背景下,股指期货对冲是一个比较好的工具。

5. 在投资中,其实无论是泡沫期还是恐慌期,都不要忘记投资其实就是买卖股票。当基本面再有预期的风险,股价跌过了以后一定是风险释放。

6. 我们寻找企业的标准是,三年业绩成长一倍左右的企业在一个合理估值范围内。

以上是远信投资联席首席投资官周伟锋,近日在一场线上交流中分享的最新观点。

周伟锋有着十多年的投研经验,对于汽车行业更是有着多年的深入研究,早在2013年、2014年,就已经开始关注并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板块。

周伟锋在公募基金期间曾是聪投top30的基金经理,在国泰的代表基金国泰价值经典,任职回报294.49%,6年年化回报23.76%。

2020年加盟远信投资后,周伟锋所管理的中信资本全球智能汽车自2020年12月24日成立以来,截至6月14日任职回报**%,今年以来收益**%。(点此认证后查看)

新能源车作为近几年的大热板块,虽然今年初回撤幅度较为剧烈,但随着5月以来板块热度回升,这一板块再次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

周伟锋此前曾在聪投价值研习社的现场,深度分享了新能源车的长期投资机会,点此查看。

在本次交流中,周伟锋表示目前市场回到了更为均衡的状态,不像四月份那么恐慌,又不会陷入过热。

对于目前的市场反弹,周伟锋认为,判断市场短期走势是非常难的,自身的投资理念不是“炒股票”,而是“买企业”。

当前依然看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端制造行业,以及为其服务的新型材料设备、半导体、碳纤维,也有一些是新上市的标的。

同时,也在关注那些受益疫情变化、消费习惯变化的行业和标的。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对话内容,分享给大家。

市场回到了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上行和下行的冲击都不会太大

你是怎样看待目前的市场环境?

周伟锋目前,市场应该回到了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

整体看,既不像4月份那么恐慌,也没到一个特别过热的阶段,每一次想要过热的时候,市场就会发生一些调整。

除去今天(6月14日)下午,整体上成长比较活跃,相对稳定类的公司会比较一般,这可能是过去一年多的常态。

为什么大家觉得过去半年会比较痛苦?

是因为无论是结构还是市场,都发生了很大的波动。4月份的波动,我们觉得会比2018年的波动更加剧烈,这里有很多原因。

到今天收盘,整个上证指数今年以来只跌了9.64%,跌的相对比较多的指数,创业板和科创板基本上也在23%左右,中证500跌了14.7%。

很多人把市场的波动归类于很多因素,比如说年初的通胀,当然最近全球的通胀比年初大家想的还要剧烈,但实际上市场没有什么反应。

还有就是二三月份的俄乌事件,包括四月份引起最恐慌的上海疫情,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事件去引发。

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每一次新的事情发生以后,我们就会忘了过去老的事情。

所以引发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对于一些不确定性的担忧。

特别是2021年春节以来,整个市场是一个相对来说偏熊的市场,虽然结构性有很多的机会。

4月份我们是非常的乐观, 4月份的这一次历史大跌,可能你没有勇气去加仓,但一定要学到经验。

到了下一次再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阶段。

我们一直认为,每一次引发恐慌的原因和事件不一样,但最后导致的结果和最后杀到的估值状况,基本上是一样的。

这个阶段第一不缺钱,第二不缺事件。像上个月发布的汽车税收减免政策,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

有政策的推动和货币的释放,我们相信经济在三季度应该会有明显的起色。

最近我们会去关注汽车的销售数据,可能起的还没那么快,但因为有了这个政策以后,去4S店看车的人数已经大幅增长。

大家也比较关心中报,但我们认为,这已经不是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

我们判断整个市场的短期走势确实是比较难的,但如果是从投资的角度,去投一些比较好的优质企业,你就不会迷茫。

从我们的角度,在这个阶段特别大的上行冲击,或者是特别大的下行冲击,出现的概率都不大。

历史上每次中报前的一个月,就是选股换股的好时候,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不是特别迷茫,可选择的公司和行业还是非常多的。

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压力比较大,但对很多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影响不大

你是怎样看待疫情给企业经营造成的冲击,还有包括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和受损的情况?

周伟锋如果是一个前或者是一个半月前,大家的关注度会更高。

大概是4月中旬开始我就在家里上班,我们当时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统计国内外的疫情数据。

我们发现,上海疫情的数据反转大概是4月25号左右,短期的快速扩散加上控制的阶段性能力失衡问题解决以后,疫情解除只是时间问题。

4月份整个市场或者整个社会都非常悲观,但我们在4月份跟大家交流的时候发现。上海一部分跟汽车相关的供应链公司已经在准备复工,所以可能大家的感知是千差万别。

这一次的疫情对于企业的冲击从两个维度来看。

第一,从时间维度来看,短期的影响确实非常大,恢复比较快的,像是汽车,也是到4月下旬,但现在已经完全的恢复正常。

四五月份有很多的文章说中国的供应链转移,后面把越南的股市都给带崩了。

但我们研究中国制造业的时间会比较长,往越南转移的很多制造业其实是一些中低端的,中高端制造业的产业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全球来看,无论是欧美,还是东南亚这些国家,五年之内没有可能承接中国的制造业,所以长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中短期可能四五月份的数据比较差,但中国的制造业最缺的是需求,不缺产能。

如果是因为供给的问题导致四五月份的产量下降,我们跟很多企业讨论下来,六七份加个班就加回来了,所以很多企业并没有下调全年的生产情况。

第二,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差别来看,很多人的感触会更深。

有很多行业受疫情的冲击会比较大,哪怕恢复了以后,因为管控比较严,很多线下的商业模式是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另外,我们一直跟大家讲,中国很多行业的集中度会提升,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每一次的外部冲击对它都是一次特别大的压力。

我们一直以来的一个投资思路就是投那些细分行业,集中度还没有调整到位的。

因为无论是贸易战还是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压力都是更大的,很多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其实影响不大,一些中小企业被慢慢的淘汰出局是社会的必然状况。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加速中国产业转移、产业集中的机会。

我们不是“炒股票”,是“买企业”

5月以来市场经历了一波强有力的反弹,大家在4月份担心市场是不是还没有跌完,现在又担心会不会追到了一个高点。

从基金经理的角度,你怎样看待投资者的这种担心?有没有什么建议给到大家?

周伟锋我们刚开始就跟大家讲,不只是熊市担心,其实牛市也担心买卖。

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市场短期的走势。

第一,我们不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

第二,从我们从业十几年来看,也没有发现有人具备每一次都判断对的能力,所以不要对自己的要求太高,这也不是我们追求的风格。

我们投资的方法体系不是“炒股票”,是“买企业”。

其实只要在你熟悉或者是比较有能力的范围内,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便宜的企业可以去投资,这些担忧就没有了。

像刚才说的疫情,或者很多的外部因素,没有动摇到这些企业的根基。

另外,去看这些优秀的企业现在的估值是不是足够便宜。

在目前的情况下,虽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比较好,但是,我们能从中发现一批比较好的企业,产业在高速的发展,只是因为阶段性的一两个月受到了冲击,反而把它们的估值拉到了一个非常合理,或者是低估的状态。

这个阶段我们更专注于选公司。

尽管我们也容易受过去半年的情绪影响,担心波动会比较大,但我们会用一些专业的手段去屏蔽市场波动。

3200点左右市场,向上向下都有可能,但是机会大于风险。

两个投资原则让投资思路更清晰

你是否有参与年初比较热门的金融、地产行情、稳增长概念板块,包括原宇宙的概念?结合你的投资理念和选股框架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周伟锋我们的投资原则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我们怎么去投公司。

2021年年初我们提示整个核心资产泡沫的时候,不是强调这些核心资产不值得看,而是强调以合理的估值去投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行业发展规律和企业成长规律的优秀企业。

是用自下而上比较严苛的财务治理结构去要求上市公司。

但是,如果我们自上而下从5-10年的维度选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些行业,是不太符合刚才所说的那些目标。

特别是以价值成长为例,我们更多还是要分享企业的成长,长期投资的获利来源主要就是两个:第一个是企业的成长,第二个是企业的分红。

所以当银行、地产或者很多周期性行业到了这个阶段,大概率是低增长加比较高的分红。

比如银行、地产可能有5个点的分红加上0-10个点的增长,这一类的资产如果要符合20%以上的年化复合回报,就意味着我们的专注点应该在整个银行和地产的估值波动规律上。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们主动放弃了这一类的投资。

有了这个原则以后,无论是以稳增长为概念,或者是一些特别新兴的主题,我们肯定是不参与的。

第二点是在价值投资里的能力圈。

首先我们说的能力圈要有行业的预见性,比如我们在2012年、2013年就已经预见了新能源汽车很长时间的发展路径,当然年度之间和季度之间是没法预测的。

其次,还要坚守自己的能力圈,也就是所谓的不懂不要投。

对于从业十几年基金经理,一定不要忘了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圈。

因为时代一直在变化,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留出很多时间去学习新的东西,跟上时代,所以过去半年我们的组合发生了一些变化,是因为我们在原来的能力圈的基础上提有所提升。

包括我们在一些偏成长的行业像半导体里面,找到了很多机会。

所以在这两个原则上一卡,其实很多东西投不投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事情,

我们不会因为别人看法的改变而改变对公司的看法,可能未来半年整个市场的投资方法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投资方法应该还是不太会。

在市场频繁波动的情况下,股指期货对冲是控制回撤比较好的工具

价值成长系列产品今年以来回撤的幅度小于各类指数,从组合管理的角度,你是如何应对今年上半年的这种极端行情?你都用了哪些方式来控制回撤?

周伟锋我们并没有有意控制回撤,大家一定要认识到任何股票类的投资都有波动风险。

因为它的价格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如果你把精力都放在回撤上,这意味着你会丧失了一些长期的机会。

应对波动首先得清楚大幅波动的原因。

今年以来我们的组合也不是没有波动,最低的时候跌了大概十几个点,到上周末基本上都回到了面值以上。

我们认为规律波动无非就是三个方面:

第一,行业要分散。

一年前很多人会拿我们跟别的人来比,觉得我们的组合应该跟着新能源汽车走,但是新能源汽车调整我们没有调整,原因就是行业分散。

过多压住在某一两个领域的组合,它的波动天然就会很大。我们认为这可能不是一个特别专业的长期投资,当然除了一些有明确方向的基金。

比如我们自己也有一个投智能汽车的基金,基金的波动会明显大于我们面向全市场的组合。

我们对于价值成长系列是着眼于,在我们认识的整个市场本身比较大的波动中去做长期的超额收益,我们不太愿意赌赛道或者是压主题。

这里牵涉到一个问题,一旦短期板块走势跟你预测的不一样,就意味着非专业投资者可能会循环犯错。

所以,行业要分散。

我们不希望我们的组合同时涨,但是也不太希望同时跌,大概率是靠一个长期组合来跑出阿尔法。

第二,看重估值。

无论是稳增长还是新能源汽车,我们的投资方式不能违背自己的原则。

假设把稳增长这三个字和新能源这三个字去掉,按照它真实的业绩、财务指标、未来的成长性、分红率,这些公司你还愿不愿意投?

所以我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方法里,放弃了主题或者某一些阶段的议价,然后再去看这些企业的本质,估值高就是所有波动的主要来源。

我们对于组合估值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我们不希望组合的整体估值偏离市场太远,假如市场的平均估值大概在25倍,作为一个80倍的核心资产,波动风险是巨大的。

另外,我们注重组合里面的绝对估值,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商业模式做一个比较,可能有一些公司看起来估值低,但历史上它的估值就比较便宜。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

反过头来去找机会也是一样的,当它的估值极度便宜,当你发现很多企业无论是相比于历史估值,还是对于市场比较便宜的时候,就是一个发现投资机会的阶段。

这两点其实是公募比较通用的控回撤的方法。

有了这两个方法以后,如果你选股能力相对比较强,大概率不会长时间跑输指数。

回到私募的绝对收益角度,跟公募不太一样的是,它天然面临很多压力,无论你的组合有没有预警线、止损线,哪怕是不存在,也会主动或被动的去做一些低位止损的事情。

这跟我们刚才说的长期投资的原则是违背的。

比如今年三四月份这种极端的情况下,20块钱的股票可能在10块钱的时候,就不得不降低仓位。

特别是这几年,高频交易频繁出现以后,导致整个行业主题轮动的幅度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短。

绝对收益里面,对于长期选股人最大的伤害就是在底部被动的止损一些股票,因为那些时候是没有流动性。这就需要我们用其他的手段把整个组合的贝塔控制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不要在底部去卖了这些股票。

假设我们用更大的套保套住以后,反而可能在极端情况下买到更便宜的股票。

我们认为在整个市场频繁波动的一个情况的背景下,股指期货对冲是一个比较好的工具。

很多人认为用股指期是去择时,其实恰恰不是,其实对于绝对收益来讲是防止极端风险的发生。

特别是在整个股指期货的对冲成本特别低的时候,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去保护组合,避免犯一些在高位买入,低位不得不被动止损的情况。

每个阶段控制波动的有效方法都不一样

在控制波动上,像选股行业的分散、仓位、对冲工具的使用以及对回撤的控制,他们贡献的排序如何?

周伟锋每一个阶段都不一样,假设以1-4月这个阶段为例,分为市场震荡、市场下跌以及市场恐慌这三个阶段。

在震荡和下跌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选股。

在这个阶段有很多阿尔法会独立出来。

我们年初的第一大重仓股,今年以来涨了30%多,假设市场平均跌了20%,我们取10个点配置,实际上阿尔法很可观。

所以在这种阶段,个股的选择一定是对抗整个市场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我们说行业分散有好处,因为只要你选择的公司足够优秀,一定会有企业跑出来。

行业分散对第二阶段是比较有利的。

比如在2月份到3月份这个阶段,虽然看起来某些天会比较极端,但实际上整体是一个持续下跌的情况,行业相对分散加上适度的套保,能够很好的保护你的组合。

二三月份,很多人的压力在于它跌的比指数还多,我们要规避这个情况。

到了第三个阶段,前期比较强的股票,大家感知到它都会补跌的,所以这个阶段最好的手段就是对冲。

比如4月25号,整个中证500的跌了大概7个点,这个时候你用前面的方法都是没有用的。

假设你套了30%的套保,叠加在极度恐慌的时候基差会拉大,所以如果市场跌6.5%,你的期指套保可能能跌7%以上。

比如你有90个点的仓位,用30个点的仓位去对冲,就意味着你的跌幅可能是在市场的60%,甚至60%以内。

整个组合有了这个套保以后,在一些股票被错杀的时候,你可以去加仓,而不至于减仓。

所以,我们观察到每一个阶段都不一样。至于我们为什么会去做这个动作,是因为极端风险可能每两三年只会出现一次。

回到最开始大家担心的问题,我觉得大概率一两年之内很难再出现像4月份这么极端的风险。

我们上一次经历这个风险是2018年,因为2020年的那一次就一天,所以影响不大。

今年4月份的时候,已经跌到了比2018年更低的估值,甚至于可以跟2008年比。但实际上整个时代和我们所投的那些标的的抗风险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在这些阶段里,我们要根据不同阶段的控制风险的东西去做一个相对比较系统的组合。

我们并不是完全不做仓位控制。

在极端风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勇于去做。我们在大概三四月份的时候加大了套保,在四月十几号的时候,我们慢慢的把套保减轻。

在私募绝对收益这个方面,我们也还处在一个学习过程中,希望以后把这个方法运用得更好一些。

投资其实就是买卖股票,股价跌过了以后一定是风险释放

其实四月份市场进入情绪基本崩溃的阶段,当时你也发表了观点,表示组合在逐渐加仓一些中长期确定性较高的成长类标的,用可控的短期波动来换长期的确定性,你当时做这样的决策和布局捕捉到了哪些信号呢?

周伟锋四月份其实大家都是比较痛苦的。作为基金管理人,其实最大的麻烦在于无法实地调研。

我们较好的是在过去六七年里,积累了很多上市公司的合作伙伴,他们会经常和我们聊一些行业问题和公司问题。

所以第一点,一些非江浙沪相关的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大。特别是一些企业,基本上没有受影响,但是估值已经杀到了一个上市公司都已经看不下去的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上市公司跟2008年不太一样。

2008年因为很多行业的上市公司竞争格局不稳,2018年到2021年的这一类核心资产,还有一些不好确定的资产。

在这个阶段里,这些优质的上市公司现金流好,资产负债表又没有问题,所以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股票特别便宜。

那为什么他们股价会跌得多?我们讨论下来认为其实是跌错。

所以,在这个阶段,上市公司的回购、大股东增持越来越多,我们鼓励他们这样做。

当这一类的优质公司发现自己被严重低估,去做这些动作的时候,意味着最后一批卖股票的人只是因为没有信心,他们不知道这个股票已经跌得过了,只是因为看到下跌趋势太恐慌。

我们经历过这种比较久的波动以后,已经能心安理得的去面对这个阶段。

当然,我们在初期,还是带着一定的套保在做。因为初期最先反应比较大的是那些完全被错杀的优质个股。

但整个市场或者情绪到底是在哪一天止住,其实是不好说。在初期,阿尔法会非常强烈,所以我们会在这一类公司上去加仓。

我们在控制极端回撤的情况下,在底部基本上把仓位加了一倍,所以净值回升相对较快。

我们认为,2021年的合理估值,它终究会回归。2022年4月份的不合理的低估值,它终究也会回归。

带着这个思路和很多上市公司做了很充分的沟通以后,我们信心会更足。

合理估值去投那些未来三年成长一倍的企业

经过了这一轮调整之后,你组合里现在主要关注的投资方向有哪些?对比之前,主要有哪些调整?

周伟锋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用合理的估值去投符合时代的优秀企业。

今年以来出现了一个现象,特别是整个市场有悲观的情绪在,导致原来一些估值超出我们接受范围的很多高增长的公司,慢慢地纳入我们的视野。

所以在4月份的时候,我们跟大家讲,我们原来追求的是整个价值成长的组合,从组合的原则上是希望以合理估值去投那些未来三年成长一倍的企业。

但是实际上连续三年以上高速成长是比较难的,所以要求估值有保护。

到今年上半年,我们才发现,很多新上市的公司就出现了合理估值,从三年成长一倍变成了两年成长一倍。

我们寻找企业的标准是,三年业绩成长一倍左右的企业在一个合理估值范围内。

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还是认为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有疫情的干扰以后,新能源汽车、光伏、以及为这些新型领域服务的一些材料设备,很多都有巨大的机会。

相比原来,我们整个组合的成长性明显更高了。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把我们的组合看成一个低回撤的组合,这是一个偶然的结果。

我们的组合在成长性上一定会比去年会更强,增加了半导体、新兴材料,找到了很多这类新上市的公司机会,包括光伏、新能源汽车、碳纤维材料等。

另外,我们还是在关注消费。

消费因为疫情的影响,其实会有一些变化。我们要寻找疫情变化的受益者,包括渠道或消费习惯变化的一些行业,这里面会有比较多的机会。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觉得未来两年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不过现在其实很多股票已经反弹得比较多了,预期回到了三年一倍的企业。

表面上的痛苦就是投资的一部分

过去这些年的投资中,你觉得最艰难的阶段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度过的?

周伟锋最艰难的阶段与市场波动的阶段有关系,特别是市场上有了量化机器人后,我们的阶段性压力较大的时候会越来越多。

如果把市场给你的波动当作跑步,一开始跑,最难的是大概两公里到三公里之间,经常容易放弃,但是一旦跑过去以后就没什么事情了。

所以承担的看起来是压力,但其实对于长期是有好处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4月份的时候市场出现大的压力,但状态还可以的原因。

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个阶段,表面上的痛苦就是投资的一部分,所以这种情况是会出现的。

另外一点,从我们的投资风格上看,一定会有几个阶段比较难受。

第一个,是在牛市的后端。

为什么我们的投资风格是以合理估值去投好企业?

因为一旦到牛市的后端,大家是处于不管基本面去拔估值的阶段。比如我们在2020年的四季度到2021年的1月份,压力比较大。但经历多了以后就明白它终究会回来的,只是痛苦一点。

第二个,是在熊市的末端。

回头看其实还是估值的问题。当这些长期看好的优秀企业,从一个合理估值跌到低估值、极低估值的情况下,我们一定会提前去加仓。

但是市场的时点不会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愿,哪怕有时候抄到底了,那也是运气使然。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公司的组合,在四月二十几号的那一个星期都经受了很大的考验。

但好在现在不太一样了,从市场到投研的团队,会互相鼓励交流,所以这种痛苦的现象有,但是痛苦的状态已经不太会有。

我相信随着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少。在由多变少的过程中,行业里要淘汰很多不具备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素质的人。

对自己和对投资的企业的要求一样

你于2020年9月加入远信投资,马上也快满两年了。想请你分享一下,你当初选择加入远信这样一个平台型多基金运营的公司,平台对你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平台对你有哪些支持?

周伟锋最近,监管对公募基金经理的离职进行了限制。我们在出来之前,对于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做了一个比较深度的探讨和分析。

我们对于自己的要求,跟对于投资的企业的要求是一样的。

第一,当我们认识到财富管理行业是中国未来10年发展非常好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企业的治理架构,根源是统一的。

当然,每一个投资人有自己的特长。以我们这一类的长期价值投资风格来看,经常会碰到很多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些压力和控制风险,我们希望搭建一个专业的财富管理平台。

我们认为的平台分两块,第一块是投研的平台,第二块是支持的平台,包括市场、运营、风控。

作为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财富管理机构,往往被忽视的支持平台可能更加重要,特别是要应对各种渠道、各种客户、各种监管措施的变化。

对于投研团队,我们更加承认自己在某一些方面有能力圈。我们承认自己不可能是个全才,在很多领域里不是特别花时间,也不是特别专业。

我们希望我们投研人员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基本一致,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或者运用历史经验,通过内部的充分沟通,尽量把未来5-10年中国发展比较好的一些行业和公司研究得比较清楚。

无论中后台人员,还是投研人员,或是管理,都要加强。

这个方向做好以后,做投资才会相对比较专注和轻松。这是我们这一群人希望追求的一个长期目标。

对于中长期要有比较强的信心

有哪些投资建议?

周伟锋投资其实是一条长期的路,也是一条艰苦的路,你会不断碰到各种问题。

跑步还可以自己控制节奏,两三公里会出现极点,但是在市场上这个点出现在第几公里你还不知道,只是一定要熬过去。

此外,我们回看整个中国的时代变迁,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证券市场也经过了30年的快速发展。

大家还是要有信心,对于中长期要有比较强的信心。

我在大概2013年开始做很多对比研究,包括贸易战,包括未来5-10年的中美竞争,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件。

无论是作为投资人,还是作为社会人,当面临短期压力的时候,就忽略了一些长期的东西。投资也是一样。

另外,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所以我们不希望大家把自己悲观或者乐观的情绪用在一些自己不专业的判断上,比如对于市场的判断,比如对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判断。

投资的本源和社会的本源是一样的。我们要更多关注一些社会规律、行业规律。

其实很多负面的理由看起来很容易传播,但实际上都要多加思考。回看今年的俄乌冲突,还有疫情,都终究会回归正常。

所以我们希望大家用一个更长期的思维,假设在两三年以后,哪些上市公司会存活下来?哪些行业会受益?它的估值是否合理?

包括大家选管理人也一样。哪些管理方式符合未来发展,可能长期符合但短期不一定符合。研究清楚长期的规律以后,你才会有信心。

对于管理人来讲,我们也会研究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发展。

我们在艰难的时候多想一点乐观的事情,这就是过去5年里,有些阶段大家以为是痛苦,但我们却觉得是机会的原因。

—— / Cong MingTou Zi Zhe/——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