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地产知识橘
开发商正集体为一年前的疯狂买单。
最近,我们发现,在去年集中供地中蜂拥而上的大型开发商们,正在悄悄退出。
近日,广州增城区金地云上的销售人员向媒体透露,土地出让金终于缴纳完了,所以,估计最快可以在6月上旬开盘。
之所以强调“缴清土地出让金”这回事,是因为今年5月之前,项目背后站着的,一直是老孙的融创中国。
遥想2021年,在群雄鏖战的广州第一轮集中土拍中,融创曾花费了21个小目标,以楼面价1.07万/平拿下了这块宅地。
一年过去,物是人非,融创在爆雷边缘挣扎已久,补不齐土地款,楼盘也没法入市销售,这不,只好忍痛把自己剩下的股权让渡给了合作对象。
融创退出的,还有在增城的另外一个项目。
同样在去年炙手可热的首轮土拍中,融创和厦门国贸联合体以43.18亿拿下了中新镇荔城板块的地块。
3月底,厦门国贸全盘接下了融创那51%的股权。
融创这条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过江龙”,在广州两次拿地,花了64个亿,如今全部清零了。
但大开发商毕竟家大业大,朋友圈也大,拿了地至少能先动个工,出了事也可以把项目甩给兄弟企业。
但中小房企就不一样了。
5月中旬,一名杭州网友在杭州住建局网站发文质疑,为什么拍地都过去一年多了,浦阳单元地块却迟迟没有房企进场施工?
住建局方面是这么回应的——
原来,拿下地块的博策地产没有按合同缴纳土地出让金,目前,出让合同已经被解除了。
回首去年4月,在那场史诗级的杭州土地拍卖盛宴中,经过21轮加价,博策抢到了这块容积率只有1.01、可以建排屋、别墅的稀缺地块。
好巧不巧,这块地还刚好在融创森与海项目的旁边,从卫星图看,就是森与海的一片飞地。
博策地产2006年才成立,主营业务是地产代理业务,没啥开发经验,当时抢地,主要是拿了之后,拉上大哥合作搞开发,自己顺势分分钱。
但是,融创现在自身难保啊!
面临不断向下的行业态势,博策束手无策,只能弃地求生——
2371万的土地出让金打了水漂,这对于一家小企业来说,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支出了。
除了博策以外,去年宋都退地的新闻也轰动一时。
就像我们当时在《好了,已经集体躺平了》所写的那般,合作伙伴“不讲武德”,直接把宋都推上了风口浪尖——
面对祥生声称合作意向只“处于微信语音阶段”,宝龙表示“只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宋都只能一边牺牲半个亿的保证金退地,一边反手给两位送上律师函。
但最出乎意料的是——
如今,连在土拍市场上被寄予厚望的“央国平”,都悄悄打起了退地的主意。
虽然市面上鲜有头部央企退地的消息,但最广大的,在三四五线城市负责兜底的城投公司已经渐渐吃不消了。
去年7月,云南城投发布了一则公告,宣称由于规划变更,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政府会回收此前拿下的11宗土地。
这次退地,云南城投可以获得接近3个小目标的回血。
就在这三个月前,云南城投又把囤了六年的,位于滇池东岸优越地段的608亩地,悉数还给了地方政府——
讲真,虽然有好爸爸撑腰,但云南城投这几年业绩滑坡得实在太厉害了,股票已经戴上了ST的帽子,再不努努力,眼看要退市了……
为了活下去,也顾不上所谓的颜面了。
无独有偶,前不久,广西柳州国资委旗下的两家城投公司也合计注销了12宗土地,土地使用权被政府收回后,将重新被招拍挂。
顺口提一嘴,公司重大资产的注销会对有关债券的正常偿付产生重大影响。
相关的投资人,要小心了。
当然,我们能够理解,退地是时代大环境之下的无奈之选。
有的房企头顶巨大债务危机,在银根收紧之后,被迫大刀阔斧卖卖卖换取现金流。
有的房企遇到是合作伙伴临时变脸,在逼仄的利润空间下,无法独自承担风险,只能止损。
毕竟,前几年全行业都是大干快上,开发商拼的就是一个蒙眼狂奔,怎料到如今,竟遇到这般光景?
但说回来,折腾了这么一年,虽然调控已经明显转向,但市场中最有活力的主体——
民企对于土拍这件事的兴趣,还是没啥大的起色。
这不,在厦门刚刚结束的第二轮集中拍地中,民企再一次颗粒无收。
而如果把目光聚焦在三四线城市,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
大片待出让的地块,只能由手头不够宽裕的地方城投兜底,这里面,有多少最后能够真正被开发,又有多少是左右倒右手,最后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慢慢回流到政府手中呢?
最后,不禁想到前几天那场令人瞩目的万人会议。
监管层指出如今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保市场主体,并马不停蹄地提出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减轻税负、暂停半年纳税、还要建立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但另一边厢,又苦口婆心地劝诫各地,在困难时刻一定要担起责任,解决好自身的财政问题,中央可转移支付的钱不多了——
那么我就想弱弱地问一句,这些钱,究竟要从哪里来?
毕竟,在土地出让金收入占据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半边天的背景下,那场会议提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
今年前几个月,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了29.8%。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