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投资科创板三周年:首批主题基金平均回报超90%
概念基金总规模已近1500亿
中国基金报记者张燕北
自2019年4月首批7只科创主题基金获批后,同年4月29日易方达科技创新率先成立,打响了公募基金投向科创板的“第一枪”, 距今已满三周年。伴随着科创板的发展壮大,最初这批可以投资科创板的基金自成立以来取得可观的“战绩”,业绩和规模双双实现较高增长。
过去三年间,公募投资科创板的步伐不断提速,主投科创板的公募基金产品队伍也持续壮大。
从科技创新基金、科创主题基金到名副其实的“科创板基金”、科创50ETF、双创ETF,再到今年推出的科创板行业主题ETF,科创板相关公募产品层出不穷。截至一季度末,科创板概念基金总规模接近1500亿元。
受访基金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围绕科创板投资进行产品设计和投资研究的全方面布局,不断推出科创主题相关的主动、被动加强和指数型基金。
首批主题基金平均回报超90%
总规模增长逾六成
科创板推出已有近三年,而在科创板正式推出前,2019 年 4 月 22 日,首批7 只科创主题基金率先正式获批。同年4月29日至5月7日,来自易方达、华夏、富国、南方、汇添富、嘉实、工银瑞信的首批7只科技创新主题基金集中成立,标志着第一批可投资科创板的公募基金问世,为后续主投科创板标的基金的落地进行了率先尝试。
这7只基金几乎同一时间成立,经历了同样的市场环境,投资于科技创新主题相关证券的比例都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三年过去了,最初这批投向科创板的基金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
从业绩来看,若以首批科创主题基金中最后成立的嘉实科技创新成立时间即2019年5月7日为起始日期,截至2022年5月20日,首批科创主题基金期间平均回报为93.69%。其中南方科技创新A收益率最高,为136.74%;易方达科技创新同样实现净值翻倍,取得100.25%的涨幅。此外,嘉实科技创新区间回报达到98.1%,华夏科技创新A斩获86.43%的涨幅,同期汇添富科技创新收益率接近80%。按照年化收益率来看,收益最高的科创主题基金年化回报超过35%,其余几只基金年化回报也均超过20%。
伴随着业绩的增长,首批科创主题基金也获得资金追捧,规模水涨船高。虽然首批科创主题基金发行当天认购金额合计超过1000亿元,但单只募集上限仅为10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这7只产品的合并规模为115.12亿元,较发行时的70亿元增长超六成。
对此平安基金基金经理翟森认为,科创基金的收益率是中国科技行业近年来由于技术创新带来的内生进步,国产替代带来的高速盈利发展的综合体现。
谈及首批科创主题基金的表现,南方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王博指出,科创主题基金的设立,是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是资本市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科技行业的体现。这一系列产品成立于2019年之后,适逢国家科技行业高速发展时期,享受到了相关企业的成长红利,所以整体业绩表现优异。科技行业中半导体、新能源等细分领域,在过去三年IPO和融资节奏明显加快,也助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个人的努力需要匹配历史的进程,”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基金经理王贵重进一步分析称,很荣幸成为首批科创板的基金经理,更荣幸生在这样的国家,有足够的产业纵深和企业家,使得我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实践成为可能。在过去的三年中,有很多产业从0到1,从1到N,如半导体、新能源车、光伏、军工、CXO等等,其飞速变化带来了获得可持续收益的土壤。
汇添富基金基金经理马翔也说道,过去三年中国科技创新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相应标的在资本市场也有较好的表现,科创主题基金积极参与了这一波发展大潮,有幸推动科创板投资和国内科创事业的发展。“在过去几年,我主要关注的领域是互联网、半导体、新能源、医药生物等成长性行业的机会,在做投资布局时,相关行业的配置也较为均衡。”他表示。
银华科创主题基金经理唐能总结称,“第一,过去三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科技创新行业迎来了大发展,科创主题基金分享了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红利。第二,从行业角度,创新药、半导体、新能源、云计算和高端制造等贡献较大。”
在万家科创主题3年封闭基金基金经理李文宾看来,科创主题基金取得较为出色的成绩,与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一是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在这期间大量科技含量高、自处创新能力强的公司不断涌现,这些公司是经济转型的主力军,也是未来资本市场中的核心资产;二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随着注册制的推行、沪深港股通的深化、机构投资者比例提升,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不断完善,定价效率不断提升。
“正因我们深刻把握了技术变迁、产业升级、人口结构变化等时代趋势,并充分反映在了投资上。如碳中和趋势下清洁能源的蓬勃发展,让我们对新能源充满信心;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兴服务业兴起,新一代年轻的需求和老龄化下的需求转变,让我们把握了先进制造业、云计算、传媒、生物医药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李文宾说道。
整体而言,科技创新投资是符合时代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权益投资的重点。基于对这一主线的重视与深度研究,科创主题基金才能推出得恰逢其时并取得亮眼业绩。
正如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曾鹏所言,“科技创新是权益市场的重要投资主线。近几年,自主创新的重要性逐步得到全社会的共识,以集成电路芯片、基础软件、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硬核科技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向,并体现为二级市场的高估值溢价。2018年以来中国高科技行业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自主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持续强化科创投研能力
投资范围有序扩展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快速发展的科创企业,过去三年间基金公司的科创板投研体系持续演进,强化科创投研实际能力。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介绍,自科创板2019年7月创立以来,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积极参与科创板的新股询价。近三年以来,公司对科创板个股的研究更为精细,也更加看重科创板个股和同类公司以及所处行业的估值水平的比较。
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曾鹏称,近年来,博时基金围绕产业方向和专业所长,把投研人员细分为多个产业投研小组。2019年,博时设立了专门科创板投研团队。首先通过自上而下建立了一套标准的科创板公司估值定价体系,其次再自下而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业跟踪体系。在博时科创团队看来,企业中长期定价是基于公司治理、产品竞争力、市场渠道能力、竞争壁垒、远期空间等多维度的复杂计算。
汇添富基金基金经理马翔表示,“科创板作为新板块,最初上市时,尚不能确定谁是未来的行业胜出者。本着为投资者负责的态度,我们在科创板开板伊始,投资力度并不大,而是以研究为主。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中国快速控制住了疫情,恢复了供应链,居民消费需求也迅速反弹,很多科创板公司受益,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盈利也大幅增长。我们在这一轮行情中,把握住了半导体、新能源、医药以及一些新兴科技品牌的投资机会。”
回过头看,马翔同时直言,“过去对成长锐度较高的部分子行业,如电动车、光伏等没有突出配置地位,稍显可惜。”
万家科创主题3年封闭基金基金经理李文宾也意识到,“我们有尚需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投资策略上还需要更灵活一些,对于黑科技黑技术在企业的短期业绩上给与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作为科创主题基金经理,自身投研体系也在不断更迭,投资范围随之发生改变。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基金经理王贵重坦言,科创板发展的这三年,也是作为初一代科创板基金经理科技投资理念与框架不断发展的三年。
王贵重介绍,一开始,自己最重视管理层和竞争力;后来随着对行业的认知不断加深,开始注重商业模式及企业产生效益的源头;再后来,开始关注产业趋势的力量;最后,就是更加注重定价。哪怕是好行业、好商业模式、好公司,最后还是要有好的价格,要不然也很难赚钱。基于上述的框架完善,他的投资范围也从电子、半导体逐步拓展到新能源、互联网、CXO等行业。
回顾过去三年的科创板投资经历,王贵重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产业趋势的力量和非线性影响,对科技类产业与细分赛道的把握还需要更有突破意识。其二,定价的精准度。我们会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DCF)和概率赋权来进行公司定价,但各种假设变量的变化对结果的敏感性都很大,后续还要加强对公司的理解,力争在模糊的正确基础上做到更加精确。
总体来说,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科创板的科技属性非常强,需要敏锐的眼光和深入的提前研究,才能在更好的价格买到最优质的公司。
据南方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王博介绍,公司在科创板开板前就成立了科创板投资研究小组,负责科创板制度和个股的研究支持工作。近几年科创板为代表的制度创新正被市场参与者广泛了解。同时,机构投资者对科创板的参与程度也在大幅度提升。从最初对科创板打新的关注度较高,到持股比例近年来逐年增加。今年一季度,机构科创板持股比例已经接近主板市场,并高于创业板。
“我们一开始就积极参与科创板的研究和投资,成立研究小组、投资团队等,全流程深入研究科创板。目前科创板是我们投资选择的重要板块,我们从科创板里选择一批特别优质的公司,获取了一定超额收益。”银华科创主题基金经理唐能表示。
科创板基金总规模近1500亿
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为更好地投资科创板,公募基金在产品创新方面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作为首批科创主题基金的7只科技创新基金问世后不久,11只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便接连成立,此后主投科创板的公募基金产品队伍也持续壮大。
截至目前,市场上已相继诞生“科创板基金”、科创50ETF、双创ETF、科创板行业主题ETF等多种科创板相关公募创新产品。Wind统计显示,截至一季度末,64只科创板概念基金(各份额合并统计)总规模接近1500亿元,涉及到37家基金管理人。
而在未来,公募基金围绕科创板还会继续推出创新产品。曾鹏介绍道,在全面施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背景下,博时基金将借鉴已有的科创板主题基金、创业板主题基金和专精特新主题基金,进一步开发围绕新交易场所、新市场板块、新投资题材的主动权益基金。
唐能称,“科创板是我们特别重视的板块,产品设计和投资研究上进行了全方面的布局,将不断推出科创主题相关的主动、被动加强和指数型基金。”
国泰基金则表示,公司一直积极布局科创板相关产品。公司布局可投资科创板的全市场产品,也会关注科创板的投资机遇;另外,公司去年发行并上市科创创业ETF,为投资者提供布局科创板和创业板的龙头企业的投资工具。未来,也会持续关注科创板投资机遇,持续积极布局,挖掘优质投资标的。
王贵重分析道,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家庭财富投资由非标产品转向基金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投资者迫切需要好的产品和好的工具来进行配置和交易。“为此我们的ETF产品的设计应当侧重两个方面:一个是配置功能,一个是交易功能。我们更关注贝塔类产品的工具属性与配置属性,一方面持续做大做强宽基规模,另一方面积极布局Smart Beta和工具化产品。”他说道。
在不少基金经理看来,科创板投资仍然大有可为。作为基金经理,王博直言在过去几年投资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三次产业浪潮式的投资机遇。“一是5G,从基站的建设到智能终端的普及,拉动产业链完成一轮周期性的盈利波动。二是新能源行业,国内企业主导话语权的产业链重塑,带来自上而下丰富的投资机会。第三是半导体行业,在内外部大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国内企业开始从零到一的突破。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过去几年对以上几大机会或多或少都有把握,后续我们会进一步在类似的领域深耕挖掘机会。”他说道。
曾鹏则表示,我们正处于中国权益市场投资的黄金期,科技创新将是市场中长期的投资主线,科创板担负着培育中国科技创新行业的重要历史使命。
基金:科创板调整不改长期投资价值
慢慢等待弹簧压缩积蓄力量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遭遇国内国外不利因素影响,2022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就出现较大幅度调整,科创板也受到一些冲击。截至5月20日,科创50今年以来跌幅达到25.23%。这也让已经起航三年的公募基金科创板之旅遭遇一些挫折。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投资人士认为,受美债利率上行、俄乌战争抬升通胀预期和国内疫情超预期三大事件的冲击,因此科创板出现大幅调整,但科创板为代表的很多新兴产业的优秀公司仍拥有强劲增长力和较好的成长空间,长期投资价值突出,调整往往带来布局机遇。
多因素引发科创板调整
选取科创板中50家最有代表性的公司作为样本为编制的科创50备受市场关注。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科创50今年以来跌幅达到25.23%,而此次调整或跟美债利率上行、俄乌战争抬升通胀预期和国内疫情超预期有关。
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详细指出,今年行情的下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美债利率上升带来的杀估值,第二是地缘政治带来的滞涨担忧,第三,之前疫情带来的短期的供需冲击。从而在投资风格上进行久期的收缩,军工、半导体、新能源、计算机、传媒、电子普遍都有20%以上的跌幅。
谈及调整原因,南方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王博也认为,A股今年前几个月的调整,有内部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也有盈利和估值下降的共同作用。内部因素是疫情的反复,对宏观经济恢复的信心不足,导致在信用下沉方面不断低于预期,从而导致投资者的悲观预期,直接影响了消费等行业的表现。外部因素是美国经济的衰退预期,俄乌冲突带来的国际局势变化,间接影响了出口为代表的制造业表现。同时,高估值长久期资产在年初延续去年末的估值消化,后续疫情导致全市场的盈利下降,也助力了市场的普遍下跌。
银华科创主题基金经理唐能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被不少人士提及,他认为科创板大跌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全球通胀高企,美国开始加息,市场利率大幅攀升,风险性资产有回调的需求。第二,过去两年在全球放水的背景下,权益性资产涨幅较大,估值偏贵,有阶段性回调的诉求。第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了市场对全球宏观经济的担忧。
汇添富基金经理马翔也解读道,过去三年,科技创新类板块涨幅较大,股票估值较高,在市场整体回调过程中,高估值资产往往波动更大。同时,科技行业很多企业都是制造业公司,今年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部分企业的盈利被挤压,导致相关个股出现较大波动。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更用wind数据表示,截至2022年4月底,今年以来科创50指数的估值从65倍左右大幅下降到不到40倍,就很直观地反映了市场参与者预期转弱和风险偏好下调的情况。
“今年是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面临挑战,同时存在战争、疫情等不断带来的短期扰动因素。使得科技板块的估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同时市场风险偏好的降低同样降低了资金对于科技板块的配置需求。” 平安基金经理翟森也表示,
不过,不少投资人士认为后续调整不改科创板的投资价值。“今年以来,A股市场和部分基金都出现了剧烈的调整,经历了近几年来的最难开局。” 万家科创主题3年封闭基金基金经理李文宾乐观表示,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渐落地、疫情的有效控制,市场情绪终会恢复稳定。经历过前期回调后,科创板中优秀企业极具中长期战略投资价值。
海富通基金公募权益投资部副总监吕越超也认为,今年这种调整对科创板的很多公司而言更多的是估值层面的调整,结合一季报的情况来看,以科创板为代表的很多新兴产业的优秀公司仍然保持了比较强劲的增长,长期的增长空间和前景也比较确定,从中长期的视角来看,这种调整带来了较好的投资布局机会。
慢慢等待弹簧压缩积蓄力量
后市看好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
而谈及科创板投资机遇,不少受访的基金经理都从科技崛起的角度去思考,认为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被看好。
“中国科技的崛起必然带来国力的崛起,国力的崛起必然带来科技的进一步提升。” 王贵重直言,未来会出现很多总部在中国的国际化企业。具体方向上,一直看好三大需求(信息、能量、生命),具体产业上是,数字化(包括互联网平台)、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和创新药。
曾鹏也表示,把握科创板的投资机会,首先要能够准确把握当下全球的重要科技发展脉络。5G时代万物互联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碳中和政策推动,决定了半导体和新能源这些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同时,科创板中存在众多医药生物及新材料的技术型公司,这些公司利用中国国内不断积累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资源,未来的发展同样值得期待。
海富通基金公募权益投资部副总监吕越超也表示,从中观产业的视角来看,当前我国乃至全球正处在新能源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变革共振的产业机遇期,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技术的逐步实现平价,以及新能源汽车及储能技术经济性的实现在带动各自行业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将给整个能源体系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以5G拉动的管端云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以半导体、自主可控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自立周期也将带来信息技术产业进入长周期的景气中,上述产业方向中的很多优秀公司都来自科创板,都值得我们长期看好。
而平安基金经理翟森人分为,科创板对于公司技术创新的关注,使得非常多小而美具备核心技术的型公司登录资本市场,通过募集资金大幅度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技术辐射能力,我们长期看好这类公司通过技术衍生成为平台型公司的价值。任何市场任何都存在调整的阶段,经过大幅度的调整之后,今年下半年都是布局科创板公司的良好时机,这其中高端元器件、半导体、新能源、军工、高端制造等都是重点看好的方向。
从具体的投资方向来看,主要集中于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如李文宾表示,比较看好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科创板所关注领域的投资机会。而银华科创主题基金经理唐能则主要看好行业渗透率向上、行业成长空间较大的行业,包括新能源、半导体、云计算和高端制造等细分板块。马翔后续也看好能源革命、半导体、生物医药、云计算等行业的投资机会,将会积极在相关行业和领域内选股。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因此被不少基金公司看好。如国泰基金相关人士也直言,目前科创板估值位于历史低位,投资价值凸显。科创板的前四大权重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新能源、芯片、计算机,这些新兴行业代表未来经济转型方向,长期发展空间广阔,多个龙头已崭露头角,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科创板的股票业绩增速显著领先主板,且营收扩张明显,具有较强的成长性。目前科创板估值已普遍下修至历史低位,估值性价比凸显。”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将精选科创板中景气向上趋势明显,且估值相对合理的个股作为投资标的。看好国家政策支持的各类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行业。
此外,对于科创板什么时候会有行情?南方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王博有自己看法,认为第一,市场回暖风险偏好提升后,科创板往往是高风险偏好资金的首选,反弹幅度会比较大;第二,基本面上看,科创板披露的一季报仍然是全市场成长性相对较好的版块,基本面没有特别大的问题。第三,要关注板块流动性的变化。业绩好的版块跌幅却相对较多,我们现在慢慢等待弹簧压缩积蓄力量。
公募人士热议科创板制度建设
降低投资门槛、提升流动性成关注焦点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科创板即将迎来开市三周年的日子,回顾过去三年,作为A股市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从无到有,不断引领A股制度创新,制度性探索始终走在市场前沿。
今年5月13日,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将在科创板引入股票做市商机制。科创板未来的制度建设再次引起市场关注。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科创板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有着重要意义。未来期待在降低投资门槛、进一步深化注册制、加强信息披露节奏上有更多的措施落地。
科创板三周年成绩显著
资本市场共享科技发展
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今,科创板即将迎来三周岁生日。过去三年时间里,科创板信息披露和市场化制度创新深入人心,为A股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曾鹏用一组数据形象地展示了科创板取得的成绩。
他表示,科创板运行三年来,总体来说运行比较成功。首先,科创版的融资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WIND数据显示,自科创板首家公司上市以来,截至2022年5月19日,科创板一共上市420家,首发募资总额6411亿元,首发募资额中位数为7亿元。同一期间,创业板上市381家,首发募资总额863亿元,首发募资额中位数为2亿元,体现出科创板融资的制度优势。
其次,从实际运行来看整体平稳,且定价效率比较高。定价效率体现在价格发现的实现周期比较短,比如主板企业新股上市后往往要经历从连续涨停到巨额换手后跌下来再逐步稳定的一个较长过程,才能实现交易价格的稳定。而科创板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这有利于新股充分换手尽快形成市场合理价格。从上市平均涨幅和波动的客观数据表现来看,科创板企业上市之后能够很快完成涨跌幅的充分反应,快速实现价格发现功能。很多企业完成上市初期的价格发现和基本定价后,随着市场认知的提升价格依然稳步上涨,这体现出科创板的定价效率。
更重要的是,科创板的确吸引了大批有科技含量的上司公司。能够吸引非常有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来上市,这是衡量一个上市板块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科创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为重点扶持方向,但并没有脱离我国现有的产业分工体系,反而为投资者补全了现有主板公司在科技产业链上的信息空白。通过科创板公司高频次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投资者能够发现主板公司与科创板公司的上下游关联,能够比较同一主业下主板公司和科创板公司的资产质量的高低,从而反过来促进主板公司的价格发现。
万家科创主题3年封闭基金基金经理李文宾也认为,科创板开板以来,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带给资本市场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是推行注册制的试点,这使得企业上市过程更加透明、可预期,大大提高了上市的效率,推动了资本市场更加良性的发展,也真正起到了鼓励创新的作用。其次是促使一大批处在行业技术前沿、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类企业上市,充分发挥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职作用。再者,市场化询价、突破市盈率限制、竞价交易涨跌幅比例20%等创新的制度设计使得发行定价更加市场化,交易机制更加灵活,市场博弈更加充分,真正发挥了资本市场价值发现的功能。最后,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架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拓展了资本市场的包容性,提高了直接融资的比例,解决了科技公司的融资难题,让资本市场真正共享了科技的发展。
在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看来,科创板的推出从三个主要方面改变了资本市场:一是改变了资本市场的行业结构,科技类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占比大幅上升(数据来源:wind),使资本市场能够更加准确地代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二是有效发挥了注册制改革试点“排头兵”作用,涉及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等方面的多项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举措在科创板成功落地实施,并得以迅速带动创业板,乃至未来带动主板的存量改革;三是提升了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结合相关制度设计,营造了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对于增强市场稳定性,形成供需互促局面具有积极意义。
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基金经理王贵重从投资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科创板带来的三大变化。“一是,研究的难度变大。科创板致力于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这就使得很多公司的科技含量很高,而研究难度变得较大,加上科创板朝着完全注册制方向改革,更多的早期企业上市,很多创新药的公司甚至没有收入,这些要素都使得研究和定价难度加大;二是,股价的波动变大。越是在企业的早期阶段,股价对外在因素的变化也更加敏感,定价的分歧越大,从而使得股价波动加大。三十,潜在回报加大。产业和企业的早期阶段也意味着潜在业绩增速更好,越是接近成熟期,潜在的业绩增速也相应的下降,从而使得科创板的潜在回报更高。”
南方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王博更是认为,科创板新股市场近半年出现较多的破发案例,可以看作新股定价市场化的重要体现。
“在 2021年9月,监管部门发布了网下投资者的新自律规则,将之前的剔除高报价的 10%改为 1%-3%,取消定价突破‘四数孰低值’时需延迟发行的要求,强化机构报价行为监管,打击机构抱团行为,保障新股发行成功。上述规则的实施,打开了公司新股定价的空间,使更多市场参与者能够以公司价值定价而不是为了新股入围而报价,从后续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和发行价来看,IPO 整体的定价水平出现显著抬升,同时也加大投资者报价之间的意见分歧。市场化制度下,价格会围绕公司价值进行波动,理性看待新股破发是科创板市场化制度的重要体现。”王博谈到。
业内建议继续提升科创板流动性
降低投资者参与门槛
经过近三年的改革,科创板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多位业内人士也从多层次多角度积极建言,为完善科创板相关制度献计献策,其中,提升流动性是各方最为关注的焦点。
王博表示,科创板的推出是时代的必然性,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是资本市场助推科技创新潜力释放的必然要求。在制度上设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同时配套市场化制度。在发行制度、退市制度等方面,与现有资本市场存在差异化竞争优势。经过三年的运作,科创板吸引了一批优质公司上市,并将创新制度推广至全市场,在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表现突出。
他直言,当前时点应当重视科创板的流动性。“2021年9月前,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换手率基本一致同向变动,均要显著高于上证和深证主板市场。2021年10月份以后,伴随着市场震荡下跌,各主要市场的换手率均回落,科创板下滑最多,跌落至与深证主板市场换手率一致,显著低于创业板市场。流动性的下降是导致板块跌幅高于市场平均的重要因素,后续可在完善做市商制度等方面适当增加科创板的流动性。”
面向未来,曾鹏也建议进一步降低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投资门槛,在提升科创板流动性的同时,让更多的投资者能够参与并分享到科创板投资的制度红利。同时在供给侧方面,也希望能推出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未来登陆科创板,从而实现投资者利益、企业利益以及国家利益的多元统一。
“目前的制度已经较为成熟,未来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降低投资门槛,一方面让更多投资者可以分享科技企业的成长,另一方面可以适度提高科创板的流动性。”汇添富基金基金经理马翔也非常关注科创板流动性提升。
除此之外,加大科创板退市力度及信息披露节奏上也被不少投研人士提及。在银华科创主题基金经理唐能看来,科创板注册制加强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更大,扩大了涨跌幅范围,让买卖双方交易更加充分等。他建议继续加大科创板改革力度,进一步深化注册制,增加市场化力度,加快上市速度和加大退市力度。
李文宾表示,科创板作为具有显著科创属性的市场,不仅需要促进上市企业的创新动力,其本身的规则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解决实际的问题。就创新方向而言,他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着重发力:一是、信息披露方面,科创板的信息披露制度需要与其他板块区别开。要根据科创企业科技属性强、技术更迭快的特点加强信息披露的明确性和及时性,必要时需要加强信息披露的节奏、提前信息披露的时点。二是、交易制度方面,可以适当放松普通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门槛,以让更多中小投资者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指出,未来,科创板相关制度规则的创新依然会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推进,即一方面减少行政干预,提高市场包容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高科技上市公司与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融资双方的博弈与合作,提高社会资本配置的效率,创造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将资源更好地集中在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手中;另一方面则要根据市场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问题,针对性地建设完善相关制度框架,依法从严打击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好市场应有的原则、规范和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在事中事后监管中更多运用技术手段,提高监管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王贵重认同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方向,即监管机构主要负责监管,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定价则交给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进行更充分的定价,将会更高效的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我国经济的转型,以及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