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0和2021年,A股赛道迎来“电动化”大年。以Wind新能源指数为例,全年分别上涨73.70%和62.75%。但是,随着估值压力不断累积,以及受到今年市场整体大跌的影响,今年以来新能源指数最大回撤达34%。
目前,供应链紧张已经成为汽车电动化提速最大的挑战,由于材料供应短缺持续加剧,引发全球性锂电供应价格剧烈震荡。在全球汽车行业加快电动化转型、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高歌猛进的背景下,不仅是上游企业纷纷扩产,部分车企也正在加快自建电池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国内纯电动汽车产销同比均增长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9倍和1.7倍。
在行业景气度不断向好的背景下,锂电池行业业绩规模也显著增长。东莞证券报告显示,锂电池行业2021年实现营收3705.54亿元,同比大增125.53%;归母净利润429.17亿元,同比增长223.26%。2021Q1实现营收1359.04亿元,同比大增128.09%;归母净利润118.17亿元,同比增长93.3%。不少研究报告还认为,2021年一季度是电池行业盈利低点,从第二个季度开始,盈利状况还将逐季恢复。
行业靓丽业绩表现、景气度持续向好,一旦市场企稳反弹,电池板块的反弹力度也较大。以上周(5月9日-5月13日)为例,9只电池ETF周涨幅超过9%,反弹力度甚至强于新能源汽车板块。具体来看:电池ETF(561910)上涨10.43%,电池龙头ETF(159767)上涨9.93%,新能源车电池ETF(159775)上涨9.84%,电池ETF基金(562880)上涨9.79%,电池ETF(159755)上涨9.75%,电池30ETF(159757)上涨9.65%,锂电池ETF(159840)上涨9.62%,电池50ETF(159796)上涨9.22%。
那么,以上9只电池ETF有何区别呢?从跟踪指数来看,其实一共也就2只,分别是: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中证电池主题指数。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980032)和中证电池主题指数(931719),都能反映沪深两市新能源车电池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但是成分股数量较为不同。前者为30只,前五大权重股依次为:比亚迪、宁德时代、恩捷股份、赣锋锂业、亿纬锂能,合计占比52.64%;后者为50只,前五大权重股依次为:宁德时代、恩捷股份、亿纬锂能、阳光电源、先导智能,合计占比37.78%。由此可见,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权重股占比相对更高。
从申万一级行业分布看,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前三大行业依次是:电力设备(60.75%)、有色金属(18.89%)、汽车(16.45%);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前三大行业依次是:电力设备(87.82%)、有色金属(5.83%)、家用电器(2.77%)。可以看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的行业分布相对更广,而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几乎就是电力设备行业代表。
从长期历史(近五年)表现看,截至2022年5月13日,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涨幅146.53%,中证电池主题指数累计涨幅155.91%,两者旗鼓相当,并且都大幅战胜同期中证800(上涨12.39%)。
从近一年表现看,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涨幅19.27%,中证电池主题指数累计涨幅8.85%,尽管依然大幅战胜同期中证800(下跌18.74%),但是前者表现无疑更好,或许得益于权重股更集中、行业分布更广的特点。此外,前者第一大权重股比亚迪,近期股价表现强势也是功不可没。
不仅电池ETF短线反弹靓丽,新能源类题材上周(5月9日-5月13日)呈现集中反弹态势,汽车整车、电源设备、光伏逆变器等指数周涨幅均大涨,比如博时新能车ETF(159824)周涨幅8.68%、平安新能车ETF(515700)周涨幅8.74%、华夏新能源车ETF(515030)周涨幅8.37%、华泰柏瑞光伏ETF(515790)周涨幅7.23%。是否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赛道,再次迎来逢低布局机会?
毫无疑问,随着政策端和车企端的加力,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渗透重新迎来新一轮提速,行业景气度不断上行。但是,由于2020和2021年A股相关板块涨幅较大,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而不是“便宜”)。
比如截至2022年5月13日,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市盈率TTM为47.96倍,处于72.43%百分位;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市盈率TTM为47.30倍,处于60.48%百分位;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市盈率TTM为51.08倍,处于54.71%百分位;国证新能源车指数市盈率TTM为52.61倍,处于58.31%百分位。此外,产业链价格战加剧、补贴持续退坡,产业链中下游企业面临一定压力。估值能否进一步“便宜”,还要看未来的成长性。
综上所述,交易型选手可以积极把握短线波段机会,而长期看好新能源赛道的基民投资者,眼下或许更适合定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