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银妍 ○编辑 黄淑慧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频频借助定增募资,但基金“淘金”热情却有所退减。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披露的定增预案数量同比增长136%,而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产品数量、获配规模出现“双降”,同比分别下降59.1%、64.0%。
多位受访机构人士表示,目前定增项目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最近市场波动较大,折价效应不明显,且短期市场走势不够明朗,投资机构此时一般不愿意牺牲流动性,来进行定增投资。在挑选标的时,机构会越发注重投研的“精细性”,对公司基本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定增项目供大于求
从上市公司来看,借助定增募资热情高涨。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已经披露262份定增预案,预计募集规模达到3575.77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111份和1781.39亿元,分别增长136.0%、100.7%。
与此同时,从实际募资情况来看,部分定增项目出现“募不足”以及“停止募集”等现象。Wind数据显示,已募集到资金的定增项目中,共有23个定增项目没有募足,即最终实际募集资金低于预计募集资金,占比为28.75%。以实际募资金额与拟募资金额对比,6家公司实际募资比例不足50%。
北京某券商人士表示,从供求关系来看,目前定增项目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如果公司质地不是特别优秀,定增价格缺乏吸引力,就很难吸引有足够实力的基石投资人参与,再加上目前市场环境比较复杂,定增吸引力就大大降低。
华南一位公募人士分析,最近市场波动大,很多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定增也失去了之前的折扣优势。同时,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若非十分必要,也不愿意在当前节点上定增稀释股权,因此当前市场上有吸引力的定增标的不多。
基金参与热情退减
基金向来是定增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但今年以来“活跃度”有所下降。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266只公募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参与定增,合计获配规模为77.9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650只产品、合计获配216.21亿元相比,同比分别下降59.1%、64.0%。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5月9日,今年以来共有18只名称带有“定增”的私募产品备案,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九泰基金定增投资中心总经理刘开运表示,公募参与定增的活跃度下降,与市场处于调整阶段有关。按照定增发行的定价规则,竞价发行定增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的80%,在市场处于下行周期时,会造成发行价相对于市价的折价空间减少,甚至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北京一位私募人士称:“目前尚未参与任何定增项目”。他解释,定增产生的收益更多是“安全垫”作用,越是在混沌的节点上,基金经理越不愿意牺牲流动性来参与定增。
华夏基金股票投资部高级副总裁张城源表示,目前定增融资规模的回落,主要是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预计市场平稳后会稳步恢复。以竞价定增项目为例,此前已公布预案的定增中,尚未发行的项目有300多个,预计2022年定增仍是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手段,也仍是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投资的重要途径。
有私募人士认为,当下参与定增,需要投研更加“精细化”地对收益和流动性进行权衡。基于下半年股市或出现回升,机构参与定增的意愿将随之恢复,“我们将持续跟踪股票池中的标的,有合适的项目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