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远景科技在鄂尔多斯的零碳动力电池工厂投产。这个工厂主要生产应用于储能和重卡换电领域的方壳磷酸铁锂电池,一期项目产能为10GWh(吉瓦时)。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
这是煤炭之都鄂尔多斯打造零碳城市的标志,也是把零碳产业园作为 “新基建”并“致力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远景科技切实推动碳中和的“力作”。
一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缺锂现象迅速波及整个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宣布扩能或者入局锂电产业。以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中航锂电)、蜂巢能源等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相继宣布大规模扩产,中核钛白、龙佰集团、川发龙蟒等化工企业大批涌入锂电材料。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企业入局锂矿产业。
从开矿到锂电池材料生产,再到锂电池生产,刺激着各地在锂产业园区上的信心。国内多个城市下决心打造“锂电池之都”或“动力电池之都”。都都兴起的背后有多少现实考量,又有多少主观冲动?
“双碳”目标推动产业爆发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2021年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至此,国内绿色低碳型产业被注入强大动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受国家鼓励政策影响,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理想动力电池,锂电池受到追捧,股票板块也开启快速上涨模式。从2021年5月中旬的2100多点,冲高到12月初3900多点。虽然2022年一季度在行业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下,锂电池板块不断下跌,从2021年12月初近4000点已经跌破3000点,跌幅达四分之一,但是这并不能阻止锂电产业的升温。
据中汽协公开信息披露,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54.5万辆,同比增长1.6倍。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19.7GWh,同比增长163.4%;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54.5GWh,同比增长142.8%。其中,宁德时代市场占比52.1%;比亚迪市场占比16.2%;排名第三的则是中创新航,市场占比5.9%。第四至第十名则分别是国轩高科、LG新能源、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塔菲尔新能源、孚能科技、欣旺达等企业。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装机量累计为63.3GWh,同比增长1.8%。而此前一段时间动力电池月度装机量一直处于负增长。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有58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上年同期减少13家;而2020年相较2019年减少了7家。彼时,持续一段时间的行业低迷让锂电池产业发展受阻。
“锂电池一开始是从货运车上的应用开始的,并慢慢向乘用车覆盖。此时,乘用车对锂电池的生产提出更高要求。从2020年8月开始,锂电池产业出现拐点,生产恢复,企业扩容,优胜劣汰的调整也开始,不能适应乘用车市场的企业转型或者出局。”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研究员赵冲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2021年,新能源汽车突然按下加速键,产量从2020年的136万辆一路飙升到352.1万辆。这无疑让刚刚从生死线恢复过来的锂电池企业承受巨大发展压力,原料和原材料价格不断走高,生产任务饱和,大型企业开始入局。
锂电标签被多个城市争夺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锂电池产业也水涨船高。这直接刺激各地在“锂电池”上的雄心。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将达到918亿美元。而按照当前市场分析,中国在锂电池产业的占比超过一半。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从2010年以来,至少有10个城市先后向“锂电池之都”或者“动力电池之都”发起冲击。包括江西新余、江西宜春、四川遂宁、福建宁德、山东枣庄、河南新乡、江苏常州、浙江长兴、湖北荆门、四川宜宾在内的多个城市开始进军锂电池产业。
“人们日常说的锂电池一般是锂离子电池,一般由正极、隔膜、负极、有机电解液、电池外壳组成。在生产中,锂离子电池又面临原料生产、原材料加工、电池生产等环节,是具有很高技术要求,经历多个复杂流程才能生产出来的新能源基础产品。因此,需要多个企业的链式配合。”赵冲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
2018年4月,江西新余市就出台《促进赣锋雅保龙头拉动 打造全球锂电高地三十条措施》。据新余市政府工作报告数据,2020年新余市锂盐产能达18.5万吨,产量提升至11.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1.1%、全球的28.8%,氢氧化锂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超五成,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乘用车锂电池正极原料生产基地。当地把锂电池产业的发展描述成“钢城变成锂电之都”。
与新余市毗邻的宜春市同样把锂电池产业置于重要地位,自从2021年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两大巨头在宜春建立锂电池生产基地后,更加坚定了当地发展锂电池产业的决心。2021年宜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集成政策、集中资金、集聚力量,举全市之力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迈上新台阶。其目标是打造“亚洲锂都”。
赵冲表示,新余、宜春因为紧邻锂矿形成产业聚集,而四川宜宾的锂电也因原材料而兴。
四川的宜宾市,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指出,着力构建动力电池“1+6”产业生态圈,力争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建设“动力电池之都”。四川遂宁市则通过“遂宁发布”提出,“把锂电产业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重点推进,全力打造‘中国锂电之都’。”
此外,山东枣庄正在打造“北方锂电之都”,湖北荆门在打造“华中锂电之都”,河南新乡则打造“动力电池之都”,浙江长兴在打造“绿色能源动力之都”,福建宁德带着千亿级的年产值打造“世界锂电之都”,江苏常州则被称为“被忽视的锂电池之都”。
“每一个锂电池之都,都有着特定的背景,有的因矿产资源而聚,有的因传统技术优势而兴,有的邻近汽车生产集群,有的则是多年来形成的聚集——但今后能否发展好,还有待观察。”赵冲说。
警惕不顾现实条件的无中生有
就在全国多个城市积极布局、扩容锂电产业的同时,各大厂商也没有闲着,奔走各地,跑马圈地。
2021年7月,宁德时代宣布将在宜春建设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0GW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同年7月,宁德时代与四川宜宾市签订全方位深化合作的协议,将在原有六期项目基础上,在宜宾三江新区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宜宾制造基地七至十期项目,将把四川时代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之一。据专业电池平台计算,2020年8月以来,宁德时代在国内已经布局多个锂电项目,将新增产能394GWh。根据规划,2025年产能有望超670GWh。
2021年7月9日,长城汽车子公司蜂巢能源,宣布到2025年实现全球电池产能布局约100GWh。11月12日,国轩高科表示,将锂电池产能规划增加至300GWh。而据公开信息,比亚迪规划产能将超过600GWh,中创新航规划产能为500GWh。
据多家专业平台梳理,头部企业未来5年投资锂电池的新增产能累计超过2000 GWh,约为2021年装车量的12倍,而2025年动力电池总需求量也只有约600GWh,就算加上储能及国外市场,最多为1000GWh。
不过赵冲认为,产能并不等于产量。今后有的项目将会保持产能的利用率,而有些项目将被压缩生产空间,甚至被淘汰。除了各大企业在地方的大手笔投资外,锂矿争夺的“战火”还烧到了海外。当前已经有多个专业平台发出警告,提醒锂电池扩能背后的危机。
针对各地纷纷打造“锂电池之都”的做法,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教授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产业扎堆与聚集,从产业发展上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拥有一定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及外部条件,就可以聚集,形成产业集群。但是,要警惕不顾现实条件的无中生有。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找准自身功能定位,力戒贪大求洋、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的精神,既不要轻易去否定一地的产业聚集,也要限制恶意的搅局者。”
2021年1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组织修订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这个“规范条件”除了在用地、环保上的要求外,还要求“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进一步要求“申报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当年实际产能的50%”。
事实上,新能源赛道从目前来看,锂离子电池比较受热捧,而从长远来看,不见得就会一家独大。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与此同时,钠离子电池大规模产业化已经开始。相比电动汽车,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更加热衷甲醇燃料汽车,并且在多个场合为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普及呼吁。因此,几乎“一统江湖”的锂电池版图未来充满发展的多元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华兵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陈荻雁 刘军
你的专属投资礼包!更有百元京东卡、188元现金红包等你拿,100%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