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个股 >

海信集团换帅!周厚健卸任后,海信国际化仍然面临挑战

时间:2022-03-14 08:25:28 | 来源:红星资本局

2022年3月12日,海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集团”)原董事长周厚健宣布退休,主管海信海外业务的副董事长林澜将接任。

周厚健于1982年进入青岛电视机厂工作,十年后升任厂长。1994年,他力排众议将企业名称改为“青岛海信集团”,这家地方性的企业也随着名字的更迭走出青岛,逐渐成为千亿级的国际巨头。

如今,65岁的周厚健将接力棒交给了林澜。据海信官方微信,本次交接董事长职务,周厚健有两点考虑:一是海信正在快速成长为“世界级企业”,需要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带头人;二是根据管理的持续改进原则,海信到了需要变换一种管理方式的时候。

而林澜的接棒,也透露出海信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国际化。

左为周厚健,右为林澜 海信官方微信供图左为周厚健,右为林澜 海信官方微信供图

工程师周厚健和他的技术海信

海信集团成立于1969年,拥有海信视像(600060.SH)、海信家电(000921.SZ;00921.HK)和三电控股(6444)三家上市公司。旗下品牌包括海信(Hisense)、东芝电视(TOSHIBA TV)、gorenje、科龙(KELON)、容声(Ronshen)等。

1982年7月,周厚健从山东大学电子系毕业,被分配到了青岛电视机厂,也就是海信集团的前身。

技术出身的周厚健是个实干家,1992年上任厂长后,他便针对降成本、裁冗员进行了大改革。1994年又将青岛电视厂更名为青岛海信集团。

周厚健意识到,如果没有核心技术,海信就只能是一个加工企业。为此,他前后一共赴日考察100多次,学习先进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了自主研发的重要性。

1998年,周厚健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称:“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你想引进别人当前的技术是不可能的了,他会给你昨天甚至前天的东西,今天和明天的技术是不可能给你的。”“你如果没有自主的、强大的科技开发能力,你凭什么参与竞争?技术优势可以转化成市场优势。”

2000年,海信开始进行芯片研发。2005年6月,海信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

2015年末,海信又发布hi-view pro画质引擎芯片,成为中国唯一拥有自主高端画质芯片的电视机企业,入围全球三强。如今,海信的画质芯片已经迭代到第五代。

与此同时,信芯微公司屏端驱动芯片(tcon)产品已经覆盖从高清到8k超高清全系,2020年tcon芯片出货量超4000万颗,累计出货已达1亿颗,目前全球占有率超过50%。

新掌门将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除了对技术的重视,周厚健还提出了一个重要战略——出海。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海信(包括青岛电视机厂时期)便通过整机出口的方式打入了国际市场。

据林澜总结,周厚健任职期间,海信集团先是通过定点生产(OEM)业务提高技术、完善生产流程。然后开始打造自主品牌,建立海外营销体系。目前,海信处在第三阶段,研产销本地化,高效率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

海信官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海信集团在海外已有7个工厂/工业园、8所研发机构及30余家海外公司。

在海信的国际化进程中,新接任董事长的林澜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林澜只比周厚健小一岁,也是技术出身。在加入海信前,他曾担任西门子咨询公司(现为英国AMEC公司)动力系统软件开发部经理,GE动力系统公司高级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科龙电器副总裁等职。

2002年到2004年,林澜主要负责科龙国际营销业务,在此期间,科龙的国际销售收入从7.5亿元增长至32.9亿元。

2006年,海信集团收购科龙电器,林澜也加入海信集团,主管海信集团海外业务。同年,周厚健正式提出“海信未来发展,大头在海外”的国际化战略,并正式成立国际营销公司。

林澜提出“B品牌”战略——暂时放弃对头部品牌的直接竞争,先从性价比高的中等定位产品做起,让自主品牌能够快速打入海外市场。同时,他还负责搭建了海信智能电视的海外内容平台、海信海外研发体系,负责了多项海外企业跨国并购。

2021年10月,海信曾在媒体开放日上公开表示,预计海外收入最快在3年时间内超过国内。

2021年11月,海信国际化战略专题会上,周厚健称,国际化的下一个重要突破口在B2B产业出海。

2021年全年,海信海外收入731亿元,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42%,自主品牌收入占比突破80%。

不难预料,林澜接棒董事长后,海信仍会在国际化方面发力。

市场疲软,疫情冲击

海信面临挑战

海信将国际化作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固然拓宽了市场,但也面临风险。

2020年,海信集团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以海信视像为例,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7.6亿元,同比下滑11.26%,环比下滑35.4%,

2020年度,海信集团的海外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18.6%,相较2019年21.1%的增速有所减慢。

而接下来一段时间,预计海外疫情仍会反复,海信能否抵抗疫情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另一方面,海信做国际化、做B端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其在国内面临的困境——C端家电承压大。

据国是直通车报道,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表示,中国家电行业正在进入存量市场时代,存量时代的最显著特点是缺乏增量空间,像过去动辄30%的年增长,已经不可能了。

海信的核心业务彩电,在手机、平板、电脑、投影仪的夹击中,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彩电行业市场零售量规模达到12年来最低,仅有3835万台,同比下降13.8%。

在市场疲软的背景下,行业内部竞争却越来越激烈,小米、华为等品牌跨界进入智能电视行业。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中国彩电市场2020年第一季度销量累计996.3万台,其中小米电视销量183.6万台,市场占有率达18.4%,位列第一。

当然,海信早就开始了自己的家电多元布局,但国产品牌海尔、美的、格力,以及国外品牌松下、西门子都是劲敌,海信想要从中突围并不容易。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张露曦

编辑 陶玥阳

投资避险工具看这里,低风险理财、7%+收益、0手续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