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万家基金基金经理 王宝娟 连麦最具人气基金博主@陆丁格尔,针对“‘银发经济’如何破局”的话题发表观点。
【女神节特别策划】万家基金王宝娟 、博主陆丁格尔:“银发经济”如何破局?
连麦嘉宾:万家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期基金经理 王宝娟@万家基金
王宝娟:证券的资管,做过七年的基金研究以及基金的投资,也管理过一些券商的大集合跟绝对收益类的专户。我是2021年9月份来到万家的,现在担任万家平衡养老FOF的基金经理。
主持人:之前我们也买过万家的一个基金,老师是FOF的基金经理,您做基金研究和FOF,我们对FOF不是很了解。
王宝娟:FOF的全称是Fund of Funds,主要是投资基金的基金。一方面这个FOF本身也是一个基金。另外一方面,我们的这个FOF基金跟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的主要区别,我们买的也是基金,我们买的80%以上都是基金。如果说股票基金,假设它就像选一些好的股票放到一个篮子里面,债券基金可能就是选一些好的债券放在一个篮子里。FOF基金就是选一些好的基金放到自己的篮子里面。当然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能比这个更加复杂一些,我们不仅要选择好的基金,还要做一些合理的搭配。FOF这种产品的特点,它是具有分散投资、降低波动的特点,比如说我们假设一只股票基金可能买了30只股票,我们FOF基金买10只这样的股票基金,其实最终穿透下去,我们就我相当于间接地持有了300只股票,这是一个更加分散的组合。分散投资本身是资产管理行业里面比较少有的一种免费的,但是并不一定会显著降低收益,这也是FOF的一个优势之一,获取同样的收益,我们承担的风险可能是更小的,相当于提高了投资的性价比。
主持人:老师,您管理的是养老类型的产品,养老的FOF跟普通的FOF有什么不一样?
王宝娟:我先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养老产品本身。我们的养老产品在整个养老基金体系里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接下来再说我们的养老产品,养老的FOF跟普通的FOF的区别。
首先,我们的养老保障体系有三大支柱,在我们国家是这样,在世界上其它国家也是这样。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比如说我们每个人缴的社保,就是里面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一种强制的养老储蓄,主要是由省级以上的财政来统一管理,也有一部分是社保来管理的。
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跟职业年金,它是由一个企业的年金理事会或者是这个企业选聘的外部管理人受托机构来管理的。
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储蓄,它是个人完全自愿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当然在后面政策会有一些税优方面的支持,我们的养老产品其实就属于第三支柱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类的产品其实为我们个人进行了一些养老储备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选择。这三个支柱的作用通常第一支柱是一个基本的保障,第二、三支柱可以用于提升退休之后的生活品质。我们第三支柱的产品它相比一二支柱,首先是完全市场化运营的。其次,它是个人自愿参与的,个人的可支配程度也比较高。比如说像社保、企业年金,通常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我们是退休之后才能领取的,一般我们的这种养老产品会有一个最短的持有期,比如是三年,但是三年之后你就可以自由地赎回,如果你是普通的渠道购买,不是通过税优账户,三年之后就可以兑现。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持有,这个选择权完全在持有人自己。
养老FOF跟普通FOF的区别?养老FOF首先是养老产品的一种比较主流的形式,养老产品不只包括FOF,也包括一些可以直接投底层资产的产品,只不过FOF在这个里边是属于比较主流,它的占比在90%以上。FOF的特点是提高长期投资的确定性,这种特点是比较适合长期资金保值增值的。像现在公募基金管理的养老产品里面,90%以上都是FOF,这里又分成目标风险FOF、目标日期FOF,其中80%以上又是属于目标风险FOF,目标风险FOF进一步地做分类,按照不同的风险等级和权益的中枢,又分成稳健型的、平衡型的、积极型的。我们今天可能后面要带货的这个产品是属于目标风险里面的平衡型的养老FOF,权益占50%左右,风险收益特征是介于权益跟固收+之间。
跟普通FOF相比,养老FOF作为一种可能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品,它对于大类资产配置的稳定性,对投资标的选择的标准、产品的持有期甚至包括基金经理的任职条件等等其实都有一些更高的要求。
主持人:我们听来就感觉好像养老产品这一类就比较能分散投资,风险也更少。我们想进一步了解一下,万家在养老产品方面的一些布局和运作的经验,它是怎么布局的?
王宝娟:万家在养老产品上面打的广告比较少,比较低调,但其实我们是业内第一批布局养老产品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最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第一只养老FOF,到现在为止我们总共发行了并且管理运作过三只养老的FOF,业绩比较稳健,万家的内部员工也有一些持有,我目前管理的平衡养老FOF是2019年4月成立的,截止到2021年年末,它累计的回报是34%,年化回报是11%,最大回撤是负的8.7%,业绩表现超过了统计的业绩比较基准,不管是从绝对还是从相对来说都提供了比较好的回报,实现了产品设立之初的管理目标。
主持人:如果是年化回报那么高的情况下,而且它又比较稳健,它的最大回撤也才是8.7%,很值得买,很值得购入,因为现在很多基金最大回撤已经很高了,老师完全可以让我们去购入。老师谈谈您个人的投资风格和您的投资理念形成的过程,以及一些管理平衡养老FOF的思路呢?
王宝娟:最大回撤8.7%,我们自己觉得还是有些高的,后面我们可能需要做一些更多的工作,控制得更好。我做研究的时间比较长,从量化的研究到基金的研究,到资产配置的研究,前后大概有四五年的时间,一开始做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把书读厚的过程,做量化研究的时候,市场上比较主流的选股因子,我记得我们当时都做过回测,那个时候对于什么是风险因子,什么是Alpha因子,也算是建立了一个初步的理解跟框架。也做过一些对市场交易行为的统计分析,这些工作的积累到现在为止它对我仍然是有帮助的。做基金研究的时候,对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对基金的风格和分类,它的绩效归因、回报的研究分析等等,包括各种资产配置的模型也都做过研究,我们现在选基金的时候,用的每一个细小的指标,其实当时做研究的时候都是做过比较仔细的对它逻辑的推敲以及数据的一些回测验证。我前任公司的领导就把这个叫做“研究回字的九种写法”,说明我们这个行业还是比较卷的,研究的颗粒度比较细。
在2015年左右,公司也给过我一些机会尝试着做投资,那个时候市场也比较好,但是说实话自己并没有完全地做好准备。所以,就没有独立地接管账户,真正开始独立管产品其实是从2019年1月份开始,又经过了一轮牛熊周期,也算是在职业生涯里边做了一个择时,但其实这个也不是刻意的,从专户开始做投资,这些专户的持有人本身都是高净值的客户或者是专业的机构,一些比较懂的客户,他们对于这个产品的收益目标、回撤期限,就是你要做成什么样子,其实是有一个明确的要求的,就像出题一样,我主要负责答题,那个时候主要是一种比较理工科的思维,解决问题或者是提供解决方案的思路去做投资的。一般我们是首先基于负债端的需求以及我们对各种资产特征的理解,去设计一个合适的方案,选择一些合适的资产跟标的。这个“合适”或者是资产跟负债的匹配其实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我们自己的发挥,比如说根据市场环境去做一些调整。专户的类型比较多样,口味也会不一样,专户的投资范围也比较宽,这也就练就了我们寻找各种资产的能力,那个时候不只投资过公募基金,对于私募基金也有一些涉猎,既投资过公募里边比较主流的品种,比如像主动权益、债券基金、固收+、量化、行业主题等等,也投资过一些比较小众的品种,比如说像里面的对冲基金、REITs、场内折价基金,甚至还自创过一些策略,比如我们自己买权益基金加股指期货对冲,自设一个策略,把它的beta剥离,留下纯的alpha,涉猎的范围比较广,这也是我们一入行就在公募这个行业里面从业的同行可能没有机会去接触的一些品种,公募一直是比较阳春白雪的。FOF的产业链又比较长,我们在整个金融的生态链条里,它就像是一个中轴,一边连接着金主爸爸,一边连接着基金的管理人,这个过程中也了解了很多不同的市场参与主体的众生百态,投资的广度上打下了一些基础。如果说前面做研究的那段经历是一个把书读厚的过程,是一种走向的延伸。做专户投资的过程,其实就相当于横向地拓展,读很多本书的过程。
经过了这个过程之后,我又尝试着做聚焦,做减法,更多通过在主流品种里面挖掘,选出alpha来做超额。首先私募基金是很早就开始不看了,专注于投资公募基金里面的主流的品种。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公募基金的,买基金的这个过程也越来越喜欢公募基金,直到自己也来到一家公募基金。这个聚焦跟做减法的过程大概是从一两年前,2020年还是的,一直持续到我来万家管理平衡养老FOF之后。
对平衡养老FOF的管理跟原来相比有两个不同:第一,像做专户的投资,我们首先是看客户需要什么,然后我们去做什么,它是一种服务客户的导向。来到公募之后,我的理解也不知道对不对,公募首先看你最擅长做什么,你就去专注地把什么都做好,公司会给你一个比较匹配的、跟你比较搭的产品,帮你找到一些合适的客户,我们打个不一定非常恰当的比喻,你擅长做川菜,你就把川菜做好,我们总能找到一些喜欢川菜的客户。如果你是擅长做江浙菜,也是一样的。当然我们FOF其实还是属于一种比较大众的产品,我们就有点像是家常菜,这是我观察到的一个基金策略方面的不同。
其次,在做投资方面,也是更加聚焦在主流品种,在主流品种里面挖掘alpha来做出超额收益,同时也要控制好回撤,大家比较专注地去做研究,去选基金,去跟踪市场,分析性价比,老老实实地打阵地战,这其实也是所有公募基金普遍的特点,不只是我们的FOF,所有的公募基金投资的品种都是非常标准化的,也很透明,研究的也很充分,这里面没有太多的信息差。投资的过程,对所有人都是非常公平的,它也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每天的净值都是公开的,所有的投资的行为最后都会体现在净值里面。我觉得在中国,可能同样能达到这种公开透明程度的制度设计,可能就只有高考。很多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本身都是高考状元,可能也有必然性,高考跟管公募基金这两者是有一些殊途同归的,最终靠的其实都是硬核的实力以及比较勤奋,勤勉尽责。
具体到我管理的这个产品的投资思路,首先,资产配置方面,它是一个目标风险策略,我们的大类资产配置是既定的,也是保持长期稳定的。在类别资产上,我们可以有些自己的选择,比如说权益,权益这一部分的中观配置方面,我们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去应对市场风格的变化,因为现在的市场结构化特征非常明显,有的时候风格切换也比较快,这种应对的方式,其实我们也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跟随市场取做轮动,不管是左侧也好,右侧也好,本质上都是要去对市场风格做出自己的判断,去调整你的仓位。
第二种,我们始终保持一个均衡的配置,更多的是通过自下而上选alpha来做出超额。
第三种,从头到尾集中地配一种风格,这个长期来讲也是OK的,只是这个过程就会比较煎熬,对客户是一种考验。
我们主要选的是第二种,就是均衡配置,自下而上地选基金做alpha。这样做,首先我们从风险的角度考虑,它的风险是可控的,均衡本身就是一种防守。其次,收益方面,它的机会成本至少在今年可能也不大,今年如果我们看全年,很有可能的一个情况是各种风格,如果从年头看到年尾都不一定有明显的超额收益,本身也不一定有大的赛道性的机会,因为这种赛道性的机会,经过过去两三年的挖掘,它也演绎得比较充分,我们这样做,不管是从风险还是从收益的角度来看,都是比较合适的,短期来看是比较合适。如果看长一点,长期我可能也会坚持这个配置。第一,如果你去做轮动,坦白地说我也不是特别擅长。其次,这种做法本身比较不可控,它就像择时一样,听起来非常诱人,实际上做起来长期下来可能对错都是打平的,投入产出比不太高。这只产品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做到相对稳定地输出,这只产品净值的涨跌,我们希望它在客户看来都是可以理解、可以归因。我们既不奢望它在市场大跌的时候我们能做到逆势上涨,非常亮眼。也不希望我们在市场本身有比较大的机会的时候,我们抓不住。这样的话,其实我们就不能离市场太远,当然也不能太近。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跌的时候我们跌的少一点,涨的时候能跟上,这样的话长期下来就是一个“积跬步以至千里”的过程。客户的体验也会相对得好一些,因为他感觉这个产品我是能够理解的,持有的过程也能拿得住,长期下来可能能获取一个承担了系统性风险之后应得的回报。这是权益部分。
固收部分可能就是以稳健型的二级债基为主,因为这些基金在信用方面的口味会比较清淡,我们降低整个产品的尾部风险,我就不做过多的介绍。
主持人:今年来看的确是很多粉丝都在说今年的行情不是很好,大家才会想到要配一些养老的平衡基金,这些比较稳固的,能控制风险的一些养老均衡基金。所以,我们在买基金的时候,很多粉丝都会去关注涨跌,每天心情会因此而波动。但是现在有了老师介绍的自己管理的产品,老师在管理万家平衡养老的时候,是怎么样去平衡风险和收益的,还有控制回撤?因为大家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要关注这一点,之前行情太好,大家都觉得是我比较厉害,我买的时候刚好它上涨了,我卖出它跌了,择时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现在行情不好了,大家开始意识到了我该控制风险了。
王宝娟:行情好的时候大家觉得这都是自己的,行情不好的时候觉得原来那是beta。今年的市场跌宕起伏,这种市场环境下,确实我首先建议大家可以少频率地去观看产品的净值,我们不要每天去看,我们每周看一次,其实像我管理的这只产品是三年期的,有封闭期的产品其实本身我们是可以降低净值公布的频率,每周公布一次,但我们还是选择每天公布净值,因为希望把它做得更加透明一些。你刚才提到的平衡收益跟风险控制回撤,我们也有一些方式。
首先,最好的回撤控制其实是防患于未然,如果不做择时更好,如果择时会给自己一个心理预期,我随时可以卖的,我买的时候可能就会放松警惕,我买的不是那么谨慎,它给了你空间,你事前的时候警惕心就会轻一些。我们不能择时,我们买的时候就会特别谨慎,因为我想到这个东西我不是买了之后马上就会卖的,在事前的时候我们做资产配置的时候,其实我们在配置层面就会做一些防患于未然的操作,比如说像我们中观方面首先力争做到均衡,均衡本身就是一种防守,我们不在某一个方向上做过于极致的暴露。比如说我们如果看现在,去年如果你在成长上面做极致的暴露,今年可能会受伤很深。如果你买了十只基金全部都是极致的成长类型,你现在可能夜夜无法安眠。但是如果我们站在现在往后看,如果你现在买的全部都是近期表现比较好的偏价值类型的基金,这也同样是一种激进,因为我们做投资不仅要看它的现在,我们还要看到未来。我们的配置,不管在任何时候,哪怕像现在看起来波动有些大,价值风格又显著地占优,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也不会对成长型的基金做零配置,因为零配置也是一种激进。对应的就是我们即便在去年成长赛道那么高光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对价值型的基金做零配置,我们始终是保留一个最低比例的配置,这个就在今年的回撤里面,它也对我们的风险做了缓冲。长期稳健的配置是最重要的一种控制回撤的方法。其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做一些过程的管理,会日常地监控我们整个组合的波动率,市场本身的波动率,还有市场的微观交易结构,局部的过热跟过冷,去适度地规避局部的过热比较拥挤的板块,有些人弃我取的精神。有的时候也需要提前左侧地踩刹车,当然不一定每次都能踩到,但至少我们的思路上是有这个意识的。在回撤发生之后,我们也会做一些归因的分析,也不排斥去做一些右侧的调仓,这是回撤控制的一些方式。
主持人:我发现普通的人的普遍现象是我想着它会涨,会去做一个类似于抄底的动作,我想着它会涨,我想着它可能会跌了,好像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这个思路,跟随自己的脑中所想,但好像市场并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只有今年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挑选产品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粉丝都是这个最近涨得特别好,所以我选这个,这个最近跌了,我手中有,但是我马上就把它卖掉。持有的操作频率会非常非常高。
目前市场上有万只基金产品,您是如何在一个庞大的基金市场中去选择这个基金呢?选择基金时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吗?
王宝娟:您刚才说跟随市场去做操作,它就是人性,是人性中非常正常的一种行为。如果我们要做到逆向,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我们的眼睛不是要去盯住市场,而是要盯住我们的备选基金、我们的持仓本身,我们要盯住它的性价比,看的是自己手里面的牌,而不是桌面上发出来的是什么牌,这是德州扑克里面的一些东西,不知道您或者是您的粉丝是否有人打德州。我们研究基金,上万只基金,从里面选出我们的标的,我们持仓的可能权益类型的只有30多只基金,它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是我今天想尝试从一个简单的角度来回答,我们在这么多基金里面选基金,首先要知道自己选基金选的是什么,其实归结为一点,我们选的就是alpha,要理解什么是alpha,就要首先理解beta,因为alpha可能就是一只基金的收益里面把beta剥离掉以后剩下的那部分,beta是什么?我们把beta分为市场的beta和行业风格的smart beta。市场的beta简单地理解市场好的时候,比如所有的基金都会涨,我们买什么基金都赚钱,只不过有的赚的多一点,有的赚的少一点,这就是市场的beta。行业风格beta,比如当某一种风格占优的时候,比如现在价值风格有一个阶段性的占优,所有价值型的基金看起来似乎都是有超额的(收益)。比如成长赛道高光的时刻,所有成长型的基金看起来也是这样,似乎都有超额。但其实这种超额还不算是alpha,它本质上也是一种beta,我们是把它叫做smart beta。任何一只基金的收益来源我们都可以把它拆解成来自市场的部分,就是你承担市场风险应得的那部分,来自smart beta的部分就是你的行业、风格属性带给你的这种假的超额,以及误差跟偶然因素还有alpha。误差跟偶然因素又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看到一只基金的净值非常好,收益很高,这是第一眼看上去。再进一步分析它的持仓,会发现持仓里有一只牛股,可能这只牛股贡献了它绝大部分的超额收益,它的其它的重仓股票有可能甚至是负贡献。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认为它是偶然因素。把这些市场的部分、行业风格的部分还有偶然的因素拆解完之后剥离掉,剩下的其实才是alpha。当然了这个alpha本身可能也是某种beta,只不过我们暂时没有认知到。在我们没有证伪它之前,我们就暂且把它当作alpha。其实大部分时候,市场好的时候,我们是看不出来谁是alpha,谁是beta的,一般要等到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所以,我们研究基金的时候其实特别喜欢去研究基金在逆境当中的表现,我们看这个市场环境,对它不友好、它不顺的时候它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在逆境当中,其实很多运气赚的钱可能就会交给运气,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基金的beta暴露了,这个时候真正优秀的基金也能够浮现出来。
为了把里面几部分的风险收益来源拆解清楚,我们就需要一个研究的体系,一步一步地先对基金做一个分类,然后再做定量的筛选,再做定性的调研,包括对净值的分析,也包括对持仓的分析,不只是看基金经理怎么说的,也要看他怎么做的,去分析他公开的持仓,分析他的收益、风险、能力圈、风格、性价比等等,这套体系其实我们跟我们的同行都是差不多的,大家都是大同小异,核心其实就是为了理解一只基金的beta,去找出那些有alpha的基金。这是一个筛选的过程。
主持人:基金经理对于基金的筛选已经是比我们选的都要缜密,所以我们更加应该相信基金经理,而不是任凭自己乱去操作,可能就很容易亏钱。
老师,您从事那么多年的基金研究,现在是过渡到了FOF的基金管理上,您是从基金研究过渡到基金投资,您有什么感悟?
王宝娟:基金的研究是比较注重全面性,比较注重细节的,像做投资之后,很多时候就需要去抓住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就是这只基金的beta到底在哪里,它有没有alpha。之前做研究的过程是类似于去为基金做画像,或者是做体检的话,做研究之后我们可能会出一份“体检报告”,这份“体检报告”非常全面,对一只基金从头到尾都进行了分析,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等,做投资就有点像一个医生拿到这份报告之后来做诊断的过程,做诊断可能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主要矛盾是什么,一个人来看感冒,可能这个体检报告里看的几项就是看验血是什么结果,看看他的胸片,看看他是不是发烧等等这几项。我们也会更加关注这个体检报告里的异常项,看起来比较特殊的那些指标,这可能是我们做投资需要抓住的主要的矛盾。
另外,做投资也会更加注重定性的分析,比如像一个产品管理的目标,我们最后发现它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也是比较隐蔽,大家可能会忽视的一个问题,这只基金产品的管理人、基金公司对于它的考核是什么,基金经理本人是不是非常看重这个考核,还是说他能够淡化一些。有的时候适度的激励是能发挥正向的作用的,但如果这个激励过度,有的时候会导致都做得变形。我也买基金,我也是基民中的一分子,基金可能有点像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基金经理、基金公司有点像是管理层。一方面这个管理层的能力也非常重要。但是另一方面,管理层跟股东的利益的一致性其实也非常重要。而这些可能都是量化比较难以衡量的东西,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去慢慢地观察。像我自己管理的产品,万家基金目前是最大的持有人,我们是自有基金投入在里面的,这是一只发起式的基金,成立的时候公司就成立了一千万的自有资金,这个自有资金还在里面,很好地实现了我们跟持有人利益的绑定。
主持人:这样还是比较稳妥一点的,你们自己也去做管理,自己也是像一个股东一样,对基金持有,粉丝会觉得这个基金比较稳,这个基金还是挺不错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女性基金经理比较适合做FOF,您是怎么看待这个观点的?
王宝娟:做FOF的投资也有人说我们是一种间接的投资,所谓的间接投资,其实你的分寸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也能看到一些FOF基金,他会去买很多股票,有的时候他买基金的时候也会买大量的行业主题类的基金,通过持仓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一些非常鲜明的表达。我虽然也有一些判断跟倾向,比如说我内心可能是比较偏爱成长或者质量这种类型的基金的,对深度价值基金我的认知可能并不是那么深,但是这种倾向在产品配置上面的表达是属于比较克制的,因为像FOF基金经理,可能他并不适合越位去做股票、债券基金经理的工作,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把舞台交给我们所选择的基金、我们所选择的基金经理。因为之所以选择他们,是因为他们能够比我们做得更好,让更专业的人来做更专业的事,通过成就别人来成就自己,也成就我们的持有人。这跟女性在家庭、社会的处境都有点像。当然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大家也就听一听,其实男性基金经理也有做得非常不错的。
主持人:作为女性基金经理,您是怎么样平衡工作跟生活的?做基金经理是不是很忙?
王宝娟:我们时间上可能不忙,但是状态是一直在线的,我们很多时候可能回了家,甚至下班之后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工作之余,其实我最多的时间都用来陪儿子玩耍,3岁的儿子是我最好的朋友,据他说我也是他最好的朋友。家人其实也给了很多支持,比如说我先生在照顾我儿子方面的参与度也是比较高的,我也比较能够放手,有的时候出差、加班,他也可以独立地照顾儿子。各位女性同胞可以充分挖掘另一半的潜力,给他们一些机会去尝试,也许他们真的能做的超出我们想象,这样也能减轻我们自己的压力。
主持人:真的很好,能够放手,让他去做,自己不用操心那么多,对他还是有点信心的,这样能够很好地平衡到工作和生活。
老师的性格也是比较好的,能不能给我们推荐一本书呢?
王宝娟:我在工作之前、大学之前还是非常喜欢看书的,工作之后看报告的时间比看书多,但其实看书也是必要的,因为报告有的时候比较碎片化,但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特别烧脑的书我也就不推荐了,可以推荐一本《追风筝的人》,作者是美籍阿富汗人,他在书中是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了阿富汗战争前后当地人的生活跟变化。现在看一看,也许别有一番感触,敏感的东西我们也就不多说了。
主持人:最后请老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老师说了很多,我们也能够从老师的讲述当中知道FOF跟我们现在所买的基金有什么不一样。所以,在这个行情之下,可能我们才意识到应该配置一些比较稳妥的基金,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去选择,老师来介绍一下产品,带一下货,让我们都买一点。
王宝娟:带货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还是非常真诚地建议大家为养老做一些储备,这个过程开始的越早越好,也不一定要买我们的产品,大家也可以尝试着自己去做,或者说一部分买我们的这种产品,一部分自己做,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比较一下,如果发现自己也能做得比较好,三年之后甚至可以赎回我们的产品,更多地自己去做。如果发现万一我们做得更好,也可以选择更多地把资产交给我们来打理,报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去陪伴家人,去享受生活。
网友:我是一个30多岁的上班族,如果想要配置一些养老基金,应该怎么去选择?
王宝娟:首先,可以考虑一下你投资的期限,比如说你现在是30多岁,到退休可能有20年左右的时间,你的投资期限还是比较长的,可以适当地承担一些风险,获取长期更高的回报。在养老产品里面,也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叫养老目标日期产品,比如说你就选择一个跟你的退休日期对应的养老目标,比如2045、2055这样的一个产品,它会自动地全流程地帮你做好整个过程20年里面的资产配置、调仓、基金的筛选等等。你也可以选择目标风险基金,目标风险基金就是它的风险收益特征会比较清晰,也非常稳定。如果你是有20年的投资期限,又是一个正常的风险承受能力或者说风险偏好,平衡型的基金你是可以选的。当然这也要跟你的风险偏好、承受能力去匹配,如果你暂时不知道你是什么风险偏好,你可以先少买一点,在这个过程中去体验一下,尽量找到让自己感觉比较舒适的产品去做配置。
主持人:还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
网友:现在市面上养老基金也蛮多的,我们万家平衡养老这只基金有什么特色?
王宝娟:首先,万家还是属于业内第一批发行并且管理运作养老产品的公司之一,管理的经验比较丰富。我本人也算是有一个复合的背景。第二,万家基金在权益、固收方面都是有一个比较强大的投研支持平台,我们的权益产品、固收产品的业绩都是在市场排名比较前列的。第三,我们这个产品是一只发起式的基金,公司是有自有资金投入在里面,很好地实现了跟持有人利益的绑定。
主持人:我们老师以前是复旦大学理学学士,还是上海财经大学的管理学硕士,而且有十年的投资工作经历,而且有很长很长时间的投资经验,我们也可以去相信老师,关注一下老师现在手里的万家平衡养老基金。老师最后还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王宝娟:我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祝女神节快乐。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分享非常有意义,也很感谢能够邀请到老师,女神节快乐。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