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个股 >

从被动清盘到主动清盘 公募基金新陈代谢步入常态化

时间:2022-02-14 08:27:11 |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王思文

每年都会有少数基金因为规模不足、基金转型、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终止等原因进入清盘流程,而“迷你基金”的无奈清盘一直是基金清盘的主要类型。近年来有所不同的是,除了“迷你基金”的清盘方式外,“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终止基金”有望成为未来基金清盘的主要方式。

从被动清盘到主动清盘,公募基金清盘退出逐渐成为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下的常态现象。

与快速发展的基金发行市场和产品创新相比,国内基金清盘还是“新鲜事”。《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近一年以来,进入清盘流程的244只基金中(A/C份额合并计算),有117只基金清盘是因为“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终止”而主动清盘,占比已经接近一半;有116只基金是因为“基金资产净值低于合同限制”而被迫清盘;有7只基金清盘的原因是“其他原因”,如银华信用季季红债券基金宣布撤销H类基金份额,该类份额在香港销售,为香港投资者设立;还有4只基金则是因“持有人数量低于合同限额”而被迫清盘。

基金清盘原因有多种

总体来看,全市场基金清盘案例的基金产品终止原因大致可分为六类:基金资产净值低于合同限制、持有人数量低于合同限制、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终止、转型终止、合同到期终止、其他原因。

2月10日,宝盈盈顺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发布公告称,截至2022年2月9日日终,该基金已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触发了《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该基金将于2022年2月10日进入基金财产清算程序,且无需召开持有人大会。

这是公募基金因“基金资产净值低于合同限制”而被迫清盘的一个典型案例。

事实上,每一年都会有少数基金因为规模不足、基金转型、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终止等原因进入基金清盘流程,一般来说,“迷你基金”的无奈清盘一直是基金清盘最常见的方式。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终止本基金合同,并对本基金进行变现及清算程序,且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同时基金管理人应履行相关的监管报告和信息披露程序。

近两年,除被动清盘外,“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终止基金”这一主动清盘行为逐渐成为基金清盘的一种方式,这种“断臂求生”的目的在于提高基金管理人整体高质量发展。九泰基金于1月底表示,九泰基金经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决定以通讯方式召开九泰久嘉纯债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关于终止本基金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

据记者观察,这些主动清盘的基金规模并不大,许多产品也属于典型的“迷你基金”,也有少部分基金的基金规模在去年年初仍处在5000万元以上,最高的有30亿元。

实际上,基金主动清盘历史并不久远。据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汇添富清盘旗下理财28天基金正式拉开基金主动清盘的序幕。彼时基金管理人透露的,清盘的主要原因是其与另一只理财30天基金期限较为接近,后者更符合投资者的申赎习惯。

国内基金清盘还是“新鲜事”

北京一位海外投资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国内的基民来说,基金清盘现在还是新鲜事,但是以后也许会越来越常见。在部分境外市场,基金清盘是一件平常事。”

从全市场基金产品供给来看,尽管清盘基金数量占比非常少,但绝对数正在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清盘基金数量逐年上升,分别为132只、173只、250只;而新发行基金数量分别达到918只、1369只、1375只。

据记者了解,在美国、欧洲市场上,合并和清盘是基金退出的两大主要方式。合并是将现有基金并入现有或新建立的另外一只基金,来实现更大的资产规模、统一投资目标和投资风格等;而清盘则是直接清算基金资产。

照此来看,中国公募基金市场大致处在发行节奏加快、产品不断创新,基金退出机制逐渐形成的阶段。

新陈代谢应是常态

基金清算是否会对资产管理行业及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影响?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和国网英大国际集团公司曾发布报告称,“资产管理行业中基金成立并终止的便捷性几乎对金融市场没有任何干扰。募集方定期创建新的基金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同时合并或清算吸引力差的基金。例如2016年,共有676只共同基金和ETF成立,而688只基金合并或清算。这些行为对资产管理行业或金融市场并没有重大影响。”

从监管角度来看,今年年初,监管机构下发了题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优化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的情况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表示,自2022年1月1日起,进一步优化常规基金产品注册机制,提高审查效率。

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募基金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创新产品供给有利于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优胜劣汰,在发行节奏加快和产品不断创新的同时,公募基金行业优胜劣汰的确在逐渐步入常态化。”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FOF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公募基金是公认为最透明的资产管理行业。近几年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不断优化,顺畅的退出机制的建立也为基金行业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这两道‘闸门’共同作用下,公募基金行业优胜劣汰步伐加快,生态更加完善和健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