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四季报陆续披露,各明星基金经理在管基金总规模更新。

从最新统计看,
1.张坤管理规模下降,但依旧在千亿俱乐部。
2.葛兰超越张坤,以1103.39亿的规模成为公募一姐。
在招商中证白酒规模都下降100多亿之际,不出意外,刘彦春的管理总规模大概率也要减少。
虽然葛兰管理规模上升,但是她同样面临挑战,医药板块从去年7月以来跌跌不休,中欧医疗创新股票、中欧医疗健康混合近一年跌幅超20%,近六月更是高达30%以上。


网友调侃,“要是本金没亏完,中欧基金找葛兰”。

自2021年以来A股持续分化,进入2022年板块轮动更是加快,下一步将投向哪里,消费、医药投资机会在哪里?高景气赛道还能否继续,手握大规模资金的基金经理们是这样说的。
张坤:要做好投资,更重要的是盯着赛场,而不是盯着记分牌。
葛兰:从未来的配置方向来看,创新药产业链仍旧是我们长期最为看好的方向。
刘格菘:风格分化的局面在2022年可能会延续。展望2022年,我们对“全球比较优势制造业”方向资产的成长持续性、盈利增速预期依然很乐观。
萧楠:我们的确需要调整各种资产的长期回报率假设,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认真地考虑哪些长期趋势正在发生变化。
李晓星:对于2022年的市场观点可以总结成两句话,“碳中和、稳消费,聚焦核心资产。”
赵诣:光伏行业股价已经跑在了基本面的前面,在估值已经很高的情况下,性价比相对较差,只能以更长时间维度来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冯明远:全球的能源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将涌现出大量伟大的企业。
傅鹏博:展望2022年,全A非金融增速可能回落,高增长的企业会凸显其稀缺性。
袁芳:2022年A股将处于盈利下行期,指数难有较大表现,短期稳增长类的投资性价比或将上升,全年看景气趋势和困境修复仍是一年维度内的主要投资决定因素。
王宗合:2021 年无疑是比较艰难的一年,中长期来看,我们会在能实现价值成长空间的公司里寻找更多机会。
大家对2022年怎么看?你比较认可哪位基金经理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