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去两年“以大为美”的行情不同,中小盘风格在今年的市场中持续占优,而核心原因之一则是:疫情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去年的盈利很差,低基数效应下,今年具有很高的业绩弹性。那么,疫后修复的一年临近尾声,基数效应过后,中小盘还能走多远?
多因素共振,助推2021年中小盘风格崛起
今年的中小盘风格崛起是多因素共振的结果:一是在疫后修复的2021年,很多中小企业的利润表得到较好的修复,低基数效应下,业绩弹性很高;二是2016年以来,大盘蓝筹与中小市值公司走势和估值极致分化,业绩收敛促使估值收敛;三是在国内解决经济结构问题的窗口期中,围绕着科技细分领域的中小市值公司、政策力推的“专精特新”公司在政策的加持下,表现得更加活跃。当然,所有的逻辑在流动性的配合下会演绎的更加顺畅,整个2021年国内的流动性环境整体也是相对充裕的。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1-24;
基数效应之后,还可以期待些什么?
从基数效应看,经过今年一年的修复,中小盘股整体业绩的“低基数效应”优势弱化,这一点在今年三季报中开始有所显现。但结构中有差异,一些今年处于困境的板块(旅游、地产链等),在明年有望实现困境反转,从而在明年仍然具有“低基数”效应;政策层面,对科技领域中小市值公司的扶持大概率会延续,但政策对情绪上助推效果需要依托于板块业绩的直接改善,核心仍在于板块的业绩。因此,带来的结果就是科技赛道内部的细分领域会出现分化,关注的应是景气度能够延续的方向;从交易的层面看,主动权益基金今年3季度,市值在500亿元以下的股票市值占比较2020年底提升2.02个百分点。但距离2015年年中,也是基金在中小市值股票上的持仓占比高点仍有较大距离。
风格的另一面,对于大盘蓝筹来说,最有利的宏观环境是“温和增长+温和通胀”,业绩稳定增长,又无政策快速收缩的担忧。站在当前点看,明年大盘蓝筹的业绩增速能否起来,核心也要看明年传统经济的信用扩张力度,而目前尚未看到这一块政策的大幅度放松,后续可关注政策力度,特别是财政后置下的发力力度。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09-30;主动权益基金统计口径:普通股票+灵活配置+偏股混合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