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丁爽
今年9月,IPO被否的公司数量达6家,是年内被否数量最多的一个月,其中仅科创板就有3家公司被否。
而从年初以来,A股被否IPO公司已达20家,远超去年全年被否总量。在此背景下,今年被否IPO企业具体情况如何?发审委对被否IPO企业的关注重点又有哪些?《红周刊》记者整理了相关数据。
9月份IPO“被否”数量创年内新高
2020年全年,A股仅有9家公司IPO被否。但截至目前,A股IPO被否公司的数量已达20家,远超去年。同时,9月单月被否IPO公司数量创下年内新高,达6家。
图1:2021年逐月被否IPO公司数量
9月被否IPO公司中,仅科创板被否公司就有3家,而观察上述3家被否IPO公司的情况可以发现,今年以来,针对创业板、科创板的IPO公司,其与所登陆板块的契合度,也成为了发审委考核的重点。
如9月上会的上海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被发审委就技术先进性问题提出质疑。发审委要求其对提供服务的可替代性、靶标筛选和验证方面的核心技术是否是行业内常规技术,是否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CHAMP平台和细胞治疗平台目前研发的产品大部分是否是针对常规成熟靶点,发行人技术优势和相应的研发能力等问题进行阐述;同时要求保荐人对该公司的技术先进性和科技创新能力发表明确意见。
相关质疑的提出,实则是在衡量吉凯基因自身科创属性如何,是否契合科创板定位。而9月被否的三项科创板案例中,几乎都涉及科创属性不足的问题。
而今年也出现了不符合创业板定位而被否的案例。3月25日,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会。在招股书中,公司认为其属于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的深度融合,符合创业板定位。但发审会上,发审委提出该公司属于土木工程建筑业,而该行业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的原则上不支持在创业板发行上市的行业。在现场问询中,发审委对公司认定自身符合创业板定位的理由进行了质疑,最终公司IPO被否。
发审委关注重点有哪些?
从被否公司所处板块来看,20家被否IPO公司中,6家位于上交所主板、2家位于深交所主板、7家位于上交所科创板、5家位于深交所创业板。
附表:年内20家被否IPO公司情况
至今被否的IPO公司涉及14家保荐机构。其中,国泰君安所保荐的4家公司IPO被否,中金公司、华泰联合证券以及国信证券保荐的公司中各有2家被否。
图2:涉及保荐机构情况
另外,纵观发审委对20家被否的IPO公司的上会问询情况,可以发现,财务处理合规性、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内控制度、财务数据真实性及合理性、板块定位契合度、违法违规行为、业务独立性等问题为发审委关注的重点。
图3:发审委主要关注点
其中,在财务处理合规性及财务数据真实性的质询方面,存货、应收帐款、营销费用率、应付账款等指标都是相关机构核查的重点。另外,相关机构对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的匹配度也较为重视,在对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两家公司的现场问询中,均出现对该问题的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