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保持高水平,基金产品淘汰也在加速,已经有181只基金清盘,总数超过去年全年。
多位公募人士表示,行业规模连创新高,新基金发行和老基金清盘都是行业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正常方式,未来基金清盘将更为常态化。
W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统计,截至10月8日,今年以来已成立新基金1391只,总规模2.35万亿元。与此同时,基金清盘也在创新高。截至10月8日,今年以来共有181只基金产品清盘,已比去年全年的171只多出10只。
从产品类别来看,和此前固收类基金为清盘主力不同,今年清盘的基金中权益类产品最多,达到93只,占比超过一半。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23只,混合型基金70只。年内清盘的债券基金为79只。
上海一位权益基金经理表示,今年基金市场冷热不均,新基金发行数量不断上升,但发行规模增速逐渐减缓,部分基金公司“重首发、轻持营”,再加上公募“马太效应”加剧,中小基金公司承受较大压力,产品清盘已进入常态化,未来几个月清盘的基金数量还会增加。
在清盘的181只基金中,有90只是由于资产净值低于合同限制而终止合同的,其中,超过半数的基金属于股票型或者混合型。在这些因规模过小而导致清盘的基金中,个别基金的“寿命”非常短。比如一只偏股混合基金成立不足5个月就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而清算。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基金清盘无非是受到业绩和规模的影响。业绩不达预期或者规模做不起来很容易导致清盘。此外,基金产品缺乏特色、基金种类发生变化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清盘。“基金发行和清盘已成为公募基金并行的两种状态。产品需要新陈代谢,优胜劣汰,基金公司也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长期来看,有利于市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他还提到,清盘的债券基金大多是面向机构客户的定制产品,成立时份额可能就不大。如果持有量较大的机构因需求变化、流动性要求等原因赎回,加之后期持续募集的能力不足,就容易导致清盘。
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李柯柯表示,清盘基金数量增加,一方面由于基金总数量不断增长,产品竞争加剧,导致竞争优势不突出的迷你基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今年市场波动较大,基金净值下降加上投资者赎回,导致基金规模缩水,触发清盘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