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共同富裕将在十四五时期内扎实推进,名义收入、实际购买力、生产与生活方式都是共同富裕的考量维度。
◎政策要扶持企业转型升级,为居民就业、增收和保障提供基础,一次分配实际上更加重要。
◎服务于缩小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的产业和企业将受益。
正 文:
“共同富裕”既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庄严承诺,也是具有现实经济意义的顶层设计,因此相关政策将会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不同于一些短期局部的措施,共同富裕政策的涉及面广,方向反映民意,实施的确定性高。
01
政策内涵与脉络
共同富裕不意味着绝对的均贫富,也不意味着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福利支出,而会更侧重于扩大中等收入人群,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和托底社会保障,调节过高收入群体不合理的收入,因此政策预计将在法制建设、税收政策、社保政策、反垄断、职业培训等方面有所作为。从政策的历程来看,共同富裕作为一个长期目标已经很快地深入人心,正在有序落地,下一个五年内会扎实推进。
02
对宏观经济与重点行业的具体影响
一是共同富裕意味着收入分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而低收入群体具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因而政策大概率会提升总需求和内生增长动能,同时也会成为一个提升通胀的因素。从国际比较来看,包括中美在内,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收入分配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的现象,各国政策共振预计会形成通胀扰动,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易涨难降。
二是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我国东西部发展之间、城乡差距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提高相对落后区域和农村的发展水平,要有产业支撑。中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相关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会带来产业的投资机会。
三是共同富裕促进内需和经济内外双循环,将在长期有利于消费行业的增长。共同富裕除了名义货币收入考量维度以外,还有从居民最终获得的商品和服务考察的实际收入维度,也就是让居民过上更好的生活,降低教育、医疗、住房等生活必需品的成本,也可以视为共同富裕的一个维度。进一步看,央行多次强调“不能让老百姓手里的钞票变毛了”,就是要对冲通胀压力,维持居民实际购买力,未来货币信贷增速将继续和名义GDP增速保持接近,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货币环境。对投资来说,资产泡沫有利于高收入群体财富增长,稀释种地群体购买力,会受到调控,部分利润率过高的行业也可能会被调节,回归合理利润,这些行业内企业的估值需要重新看待。相对利好的是,面向中等收入人群消费升级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企业、特别是在质量、品牌、设计等维度具有优势的本土企业,将具备弯道超车机会。例如,“十四五”规划就特别提到了我国要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国潮风”的兴起并不是只营销的偶然,而是我国国民财富积累后从经济自信向文化自信的延展。
四是在互联网普及与数字经济时代,共同富裕还应包括数据维度。例如在国际上G20已经关注到了“数字鸿沟”现象,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能够弥合数字鸿沟将为我国共同富裕特色,例如为老年人口、农村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提供数字化服务,有望带来小众但具有较好护城河的投资机会。
五是共同富裕将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共同富裕的三次分配当中,虽然近期舆论对第三次分配热议较多,但一次分配实际上还是最重要的,因此要更好地惠及大多数人的收入,首先要为大多数人就业的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发函历来重视。结合近期宣布将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信息,中小企业的发展将获得更多的政策红利,注册制改革推将稳步推进,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成为一类有独特价值的资产,服务于这类企业的金融机构也有望发掘新的增长极。
六是社会服务业将在共同富裕中获得更大发展。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是经济转型带来的必然结果。社会服务业作为吸纳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领域,叠加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消费需求结构更多地向现代高端服务业转移,有望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获得支持。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主要在年轻人群体,而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年轻人进入传统的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意愿低,第一第二产业所需要的劳动者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升年轻人收入的主要方式也是提供更多的第三产业职位。而随着产业变迁,为劳动力部门间转换提供支持的职业培训、劳动者服务等行业,或是为制造业提供支持的生产性服务业,预计也将获得政策支持,具有投资机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共同富裕在分配的同时仍需要做大蛋糕,社会财富在更加均衡分配的同时,中高收入群体的高质量财富管理需求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对此,金融机构当中的大资管板块和个人金融服务提供者将在服务业对外开放大潮中,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相信在竞争中,我国本土也将诞生优秀的国际化资管机构。
(文 / 魏枫凌 鹏扬基金策略分析师)
投 资 小 课 堂
投资小课堂:什么是恩格尔定律?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