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嘉实基金V视界
近几年,大家对基金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了,作为一名基金公司的员工,小编在家庭群里也从默默无闻的“小透明”变成了诸位伯伯、姨妈们“炽手可热”的投资顾问。
在给他们讲解基金投资的过程里,小编发现真的是隔行如隔山,社会经验丰富的大伯、平时很精明的老妈、经常网上冲浪的95后表妹等众多亲戚,居然都在投资上有着不小的误区。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他们在投资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01
大伯的故事
一直等未必能换回好的回报,
重要的是选对人
大伯经商多年,一直自诩为经验丰富的“老江湖”,他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很早买了房子,喝多的时候他经常会跟小编吹嘘,当年价格震荡多么激烈,但是他很有眼光,提前买了并且长期拿住了,如今收益非常可观。
拥有这样的成功案例,大伯在投资中也顺理成章的套用了他的这套理论,他在朋友的力荐下,买了一只名字非常高端大气的权益类基金,5年过去了,他至今没回本儿。坚持长期持有的他,也并不愿意听从小编的建议,更换一只基金。
从大伯的故事里,小编想告诉大家的一件事是,长期投资固然很重要,但投资更需要选对人。基金行业有数千只基金,并非所有的基金经理都值得信赖,跟着错误的人长期走下去,并不一定能收获到好的投资果实。
#02
老妈的故事
过于追逐短期收益更容易追涨杀跌
老妈在小编的印象里一直是个老精明的人了,作为家里的财政主管和行政主厨,她一向都很精打细算,买菜的时候都整的跟谍战片儿似的,跟东家沟通、和西家交流,哪家的菜新鲜又便宜,哪家的肉缺斤短两,她全都了然于心。
而落地到投资中,她的精明反而成了他的短板。她跟她的老姐妹们有一个投资理财群,每天讨论自己的基金今天赚了多少,明天亏了几块。这一对比之下,她看见某阿姨的基金这周涨得比她持有的基金多,就会过来埋汰小编,你看你某阿姨的基金涨得多好,你给我推荐的这基金不行啊,然后就不顾劝阻,把基金换成那位阿姨的基金。
几年过去了,由于经常买高卖低,老妈的投资收益并不理想。事实上,市场上客观存在板块轮动的现象,往往我们关注到一个板块连续上涨的时候,它的估值已经有所提升,隐含的风险相对估值偏低的板块更大。
#03
表妹的故事
投资这件事,短跑冠军未必是长跑健将
表妹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每天接触的人和信息都多,按理来说,小编一直觉得她会是收益不错的一个。结果没有想到,她只比大伯略胜一筹。
表妹的策略是选择业绩最靠前的部分基金进行投资。关于这种策略,有太多的基金大V、行业大咖已经做过普及,基金公司所有的宣传推介材料上也都会写明“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但经常被很多人选择性的忽略。投资这件事,可以通过长期的磨炼来提升技术,但没有人可以保证未来的收益。
知名大V韭圈儿做过一个测算,从16年开始,每年仅持有上一年度的冠军基金,截至2021年6月25日,资产净值仅仅从1变成1.047,大幅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
通过这些故事,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投资并不像它看起来一样简单,要想取得良好的长期回报,还是需要去仔细的挑选合适的基金,在适当的时候去投资。
那么,什么是投资基金比较好的姿势呢?
为此,小编也请教过多位基金经理,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一些建议:
嘉实平衡风格投资总监常蓁
投资基金时大家应该多去了解基金背后的基金经理,了解他的风格、他的投资思路,他的长期业绩。中国股票市场长期是能够提供很好的回报的,选对一个可以证明自己优秀的人,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闲钱去长期定投,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嘉实大周期研究总监肖觅
投资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投资期限和能承担的风险大小。对于能承担风险波动、投资期限也较长的投资者来说,长期业绩良好的权益类基金或者是一些封闭式的基金产品,都是不错的选择。公募基金并不擅长去判断短期市场的波动,我们实际最有信心的是在一个拉长的时间区间内,尽可能的为投资者创造超越指数的超额收益。
嘉实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
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两个因素:一是要在群体亢奋的时候冷静些,在集体悲观时积极些。如果总是短期追涨杀跌,你会发现永远买在高点、卖在低位,所以基金经理总是说要长期持有。
二是投资者必须对所持有的基金有一定了解,要懂这个产品,去了解它到底是哪个类型的基金,了解它如何配仓位,这是起码的基本功课。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