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股“业界良心”银行板块,日前陆续实施2020年度现金分红,工商银行拟分红总额达948.04亿元,再次登顶A股“分红王”。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除了郑州银行不现金分红以外,37家上市银行将会在接下来的一到两个月时间内进行大手笔现金分红,累计金额达到4884.18亿元,其中有11家银行的分红总额超过百亿元,分红比例大多介于25%~30之间。
然而,银行股虽然在各种板块中盈利能力较强,分红也高,但并未在股价上有所体现,股价持续低迷,截至目前共有28家银行股价跌破净资产,占比高达73%。
近一个月来,杭州银行、农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均遭到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为代表的险资减持,这样的减持行为与去年的密集举牌形成反差,银行股下半年的投资价值如何?
银行股年度分红近4900亿元
截至6月14日,已经有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等8家上市银行成功实施了现金分红达到682.42亿元,与此同时还有4家银行计划在未来一周内进行分红,分别是紫金银行、西安银行、农业银行、江苏银行,累计分红706.6亿元。
梳理上市银行2020年年报可知,还有25家上市银行现金分红“正在路上”,拟分红金额达3495.17亿元。其中有11家银行的现金分红总额超过百亿元,拟分红金额最高的是工商银行,为948.04亿元。
除了工行、中行、农行以外,国有六大行中还有建设银行的分红金额较高,达到815.04亿元。其余还有2家国有银行、5家股份行的分红金额超过100亿元,分别为招商银行(316亿元)、交通银行(235.41亿元)、邮储银行(192.62亿元)、兴业银行(166.61亿元)、浦发银行(140.89亿元)、中信银行(124.29亿元)、光大银行(113.47亿元)。
从现金分红比例来看,多数银行现金分红比例介于25%~30%。最高的是江阴银行,为36.99%;最低的是平安银行,为12.08%。总体而言,2020年上市银行现金分红比例较去年有所降低。
具体来看,国有六大行继续保持稳定,除了中国银行以外,其余5家基本保持在29%~30%左右,中国银行2020年度的分红比例为28.28%,同比去年下降了1.72个百分点。
9家上市股份行之间则分化较大,分红比率最高的为招商银行,达33.02%,而最低的为平安银行仅12.07%,其余7家在25%-31%之间。与2019年相比,4家股份行分红比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分别浙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约9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相比其他板块,上市银行虽然仍旧维持了较高分红率,但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中央号召让利以及不良资产上升等多重经营压力之下,分红率其实已较过往下降。总体而言,2019年上市银行板块平均现金分红比例为27.93%,而2020年度仅为26.61%。
针对分红比例少于30%的原因,浦发银行表示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对全球影响尚未消除,银行业务需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随着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考虑后续可能面临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此外为全面服务好“六稳”“六保”工作,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
今年以来银行板块走出倒V字形,截至6月12日,申万一级指数上涨了9.9%,按照最新收盘价和预案每股派息计算,当前银行股平均股息率与去年持平约为3.9%。其中国有大行仍然较高,除邮储银行以外,股息率均接近或超过5%,中小银行中最高为北京银行,该行股息率为6.05%,妥妥跑赢10年期国债利率(2021年06月为3.13%)。
虽然银行的业绩稳定,盈利能力较强,分红比例、股息率均位于各板块前列,但这样的低估值银行股并未因此普遍受到市场欢迎。
险资减持叠加股价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曾是险资举牌热门标的的银行股,今年以来却频遭减持。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等均被险资减持。截至一季度末,险资持有银行股合计市值5616亿元,占险资持股规模的39%。
进入二季度,仍有多只银行股被险资减持。其中,6月1日,杭州银行公告称,太平洋人寿已减持公司股份2987.9万股,占总股本的0.504%;5月17日,杭州银行称,中国人寿拟减持其所持公司合计不超过5930.2万股,不超过普通股总股本的1%;
5月7日,中国人寿在4月份减持的基础上继续减持农业银行2000万股港股;5月5日,华夏人寿拟在未来12个月内减持不超过民生银行总股本4.91%的股份。4月12日,中国人寿以平均每股3.0684港元的价格卖出农业银行H股2000万股,总金额约6136.8万港元。减持后,中国人寿持股比例由11.02%降至10.96%。
光大银行金融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今年一季度一些公募基金、险资减持银行股更多是战术性调整,机构根据经济、市场环境变化,通过调仓换股、买入卖出操作调整资产组合和获取更好的绝对收益等,属于正常市场操作。
对于险资频繁减持银行股,市场普遍认为是在兑现收益。交通银行芜湖分行总经理助理何斌告诉记者,“险资减持银行股,短期看可能是阶段性获利后调整自身策略,长期来看银行仍然是机构投资者青睐的投资板块。”
银行股价在今年年初一度走出“开门红”,但进入第二季度后则有些后继乏力,并因此促发了多家银行的稳定股价措施。
6月11日,青农商行表示该行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4.83元,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
该行前5大股东——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125万元、1125万元、675万元、607.5万元、562.5万元,合计不低于4095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还有邮储银行、渝农商行、西安银行、苏州银行、紫金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低估值是现阶段国际银行业的普遍现象”,针对目前银行股估值较低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告诉记者,“银行属于相对成熟的行业,未来业绩放缓概率较高,与科技等高成长热门板块相比,银行发展前景相对不被投资者看好;此外银行股通常盘子大,不太容易操纵,部分追求短期收益的投资者不愿意介入。”
展望下半年投资价值几何?
金融行业分析师王赤坤告诉记者,“银行板块虽然跌多涨少,但其实内部已经出现明显分化,一些预期看好的银行股价也屡屡走高,如杭州银行、招商银行等,这些银行股价走高的原因是其业绩靓丽,持续的金融创新使得这些银行从传统银行阵营脱颖而出。”
银行股股息率高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并不能只凭股息高分红多就去选股,还要关注行业监管政策以及银行具体业务模式构成、持续盈利能力以及金融创新能力等因素。
兴业研究认为,银行股PB常年破净,除“资产质量真实性”的视角外,近年来尤其是疫情后的政策指引和包括互联网巨头机构进入金融场景带来的竞争效应也是影响银行股估值的重要原因。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市净率走低反映了市场和投资者对于银行的理解,至少在净利润增速方面没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随着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业面临着息差收窄的压力和业务转型的挑战。”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2020年是银行业经营压力较大的一年,应重视优质银行的经营韧性。银行股股价走势已充分体现了市场对银行基本面的悲观预期。疫情以来货币政策力度较大,从历史经验来看,政策对银行基本面的影响存在滞后,但银行股估值有望先于基本面修复。
从央行和银保监会近期表态来看,今年政策层面相较2020年更为缓和,货币、财政政策趋于常态化。银行让利实体压力有所缓解,国有大行普惠小微信贷增速要求降低;政策更加注重防风险和银行资本补充。
东兴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林瑾璐认为,在近几年持续大力度确认和处置不良贷款后,银行存量不良贷款进入出清尾声,叠加持续审慎的风控管理,今年行业整体不良生成压力不大,资产质量将有好于市场预期的表现,或是估值中枢抬升的最强支撑。随着实体经济延续复苏和常态化的政策环境,业务特色鲜明、具备长期成长性的零售型银行,以及具备区位优势的中小银行有望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