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一周市场总结
节后两个交易日市场各指数均收涨,呈震荡上行态势,其中万得全A指数上涨2.23%,上证指数上涨2.09%,沪深300指数上涨2.29%,创业板指数上涨4.24%,科创50指数上涨2.90%,日均成交8200亿,较此前一周略有下降。近一周全市场资金净流入约756亿,流入金额较大,仅少部分板块呈净流入,其中医药生物、非银金融、食品饮料、汽车、电子、计算机、国防军工以及银行等板块净流入相对较大,仅化工及轻工制造两板块流出略大,具体行业资金流结构如下:
本周各板块资金绝大部分呈现资金净流入,近几周市场资金在各板块虽有较大波动且切换频繁但整体呈现震荡向上,市场情绪有回暖迹象,宜逐步加大配置。
Part 02
周末重要新闻
在连续上涨了一个多月后,大宗商品价格本周出现了大幅回撤。从木材到铁矿石,再到铜价,几乎所有商品都遭遇了重挫。铁矿石则从纪录高点持续跌落,新加坡铁矿石期货大跌11%,两日跌幅或创2019年以来最大。此前一路上扬的美国木材价格也遭遇了阻力。商品现货市场可能正在经历短期供应压力释放和需求疲软的迹象。LME金属已转为期货溢价,即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这表明短期内供应方面有望好转或需求下降。
国内市场来看,本周四和周五(5月13日-14日)多个黑色系期货品种连跌两日,周五更是集体“跳水”:螺纹钢跌停;铁矿石盘中跌停,收盘跌超7%;焦煤盘中一度跌近8%,收盘跌约5%,焦炭盘中跌停,收盘跌超6%。在此之前,国内商品期货连续上涨。螺纹钢、铁矿石、热卷、线材、焦煤、玻璃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此前全部创历史新高。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0个期货品种涨幅超过20%,其中10个品种涨幅超过30%,分别是苯乙烯、玻璃、热卷、螺纹钢、铁矿石、动力煤、原油、PVC和沪铝。大涨之后的大跌,是监管出手降温,5月14日,国内钢铁重镇唐山市就钢铁价格约谈全市钢铁生产企业。更早前的4月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次会议,也特别提到了大宗商品,会议提出“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随着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有投行喊出了“超级周期”来临的口号,不过也有人并不看好,市场讨论非常热烈。本轮大宗商品自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低点以来的强劲表现,受到了受应对疫情的巨额财政和货币措施推动的作用极大。相较于之前“超级周期”,本轮大宗商品上涨似乎缺乏强劲的结构性需求。同时目前全球供需不匹配,供应链仍处于混乱阶段,疫情反复对全面复工有所拖累,这也导致了部分产品供需缺口扩大,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作,带来了“滞胀”的隐忧。
海外方面,本周美国4月零售销售意外停滞,告别3月录得9.8%的爆炸式增长。名义数据环比0%,不及预期的增长1%,核心数据环比下降0.8%,预期为增长0.3%。美元指数刷新日低至90.35,跌0.4%。通胀预期大涨打压情绪,密歇根大学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前值88.3骤降至82.8,远低于90的市场预期。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的预期值为4.6%,创十年新高。
Part 03
近期热点总汇
本周美股均下跌,通胀迅速窜高的恐慌伤害市场情绪。标普500指数单周跌1.4%,道指单周跌1.1%,科技股累计跌幅尤其惨烈,纳指单周跌超2.3%,罗素2000小盘股单周跌2%。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下跌幅度更为剧烈,全周下跌4.49%,本月来累计下跌超10%。美股中概股的糟糕表现也蔓延到了香港科技板块,本月恒生科技指数累计跌幅达9%。
本周MSCI 公布了其所有指数的 2021年5月份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结果,其中包括MSCI 中国指数。虽然此次为半年度审计,涉及的个股调整较多,相应影响也较为广泛。其中 MSCI 中国指数分别新增及剔除 60/21 只个股,本次调整将于5月 27日盘后生效。另外,本次调整中 MSCI 旗舰指数首次纳入 5 只科创板股票,结合此前 MSCI 推出中国主题指数,我国金融产品愈发丰富、资本市场开放稳步推进,将有助中国资产国际化及海外资金进一步流入中国市场。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数据来自浦银安盛基金和Wind。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