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况梳理
本周A股市场继周一、周三持续出现较大调整后,周五再度出现显著回落。
其中:上证指数跌幅为2.12%至3509点,险守3500点关口,周内已接连跌破3700、3600点两道整数关;
创业板指今日较本周前二次大跌幅度略有收敛,但仍跌2.12%至2914点,3000点关口已被击穿;
两市成交额逾9000亿,比上个交易日略减近3%,且连续2天跌破春节假期后日成交持续万亿之上的量能水平,显示连续的较快速下跌令市场人气趋于减弱,不过当日仍有约4成3的个股上涨。
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去年以来股价表持续现较弱的板块相对呈现出较强的防御性,但仅公用事业板块有0.04%的轻微上涨、通信和纺服日跌幅分别为0.13%和0.27%,有色、银行和军工等出现较大幅度回撤,当日跌幅分别为4.33%、3.61%和3.22%。
陆股通方面,今日北上、南下资金双双出现净流出,这也是去年四季度以来较少见的场面,当日流出资金分别为56亿和75亿。
A股自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创出阶段高点3731点之后,迄今的多个交易日整体走势并不理想,与开年以来市场从跨年布局无缝切换至春季躁动后的良好开局,以及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国人对A股市场更趋浓厚的关注和期待迥异。
我们也分析过投资者预期与近期A股走势出现较大反差的几个主要原因:
一是A股已经历连续2年较大幅度的上涨,尤其权益市场整体投资业绩不俗,牛年的A股投资难度可能更大。
二是去年新冠疫情的意外冲击,所带来的充裕流动性及疫后基本面渐进复苏的良好预期,推动了去年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风险资产大丰收。但今年,在国内外疫情逐渐平复、国内流动性趋于收缩的大环境下,A股市场的机会,更多来自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改善,而非流动性和业绩层面的双轮驱动。自1月下旬以来,国内流动性紧平衡的态势已越来越明显,债券市场持续受压,权益投资也开始感受到越来越明显的传导。
除以上两大因素之外,近期海外方面尤其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升和美股出现的较大波动,对A股市场短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显著。随着全球疫情更趋受控、美国1.9万亿财政刺激及后续大规模基建计划推进,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和再通胀的预期日趋强烈,美债收益率持续上涨。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过去的1个多季度内已快速上升70多个BP,最新已突破1.5%的重要关口且在一天之内激升16个BP。美股因此也继续出现较大波动,纳指25日再大跌3.52%,最近一周多自历史新高14175点已累计下跌超7%。美股近期的较大波动,对全球股市形成较强烈的负面影响。
凡此种种,都对中短期A股市场走势形成较大干扰。除上述原因之外,引发近期A股市场指数呈现持续弱势的一个重要导火索,恐怕还来自于机构抱团松动和可能的调仓换股行为。
回调明显
SPRING
我们注意到,节前、节后A股市场风格呈现出明显差异。开年以来,A股的结构性行情尤其抱团现象一度越来越极致但在春节前已开始出现抱团品种松动、分化甚至闪崩越来越多的情况。
春节长假后,一些机构抱团股继续出现明显回调,而强周期/顺周期板块、金融股及中小盘股迎来行情修复。前期抱团品种出现显著分化及风险收益比更趋合适的新的潜力品种再次布局的过程,也加剧了短期A股市场的波动。
但稍值得留意的一点,市场关注度较高、前期跌幅较大的食饮、电新、医药等机构重仓板块今日跌幅相对轻微,显示出压力有所释放,对A股市场逐步趋稳或有裨益。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股市持续的赚钱效应之下,正反馈效应会越来越强,推动市场在泡沫中持续上升。不过,这样的正反馈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赚钱效应较快下降,反身性也推动股市走向快速向负面演化。
近期,市场正处于这样一个反复过程中,中期全球经济的复苏态势与短期市场情绪造成的较大波动相互交织。对这样的场景,投资者既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不必过度紧张。
辛丑牛年里,面对新冠疫情重大威胁逐渐消退、全球共振复苏预期继续升温和宽松流动性边际趋于收敛的大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坚持以下观点:
1、2021年尽管或更可预期,但A股市场仍将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
2、机构投资者更核心的持续关注在于——深入挖掘并重点布局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期中具备盈利向上弹性的关键领域。
3、今年A股市场投资机会或更多体现在结构性层面。政策“不急转弯”和渐进退出的明确大方向之下,须重点关注监管定调和政策变化。中短期,3月份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将是重要看点,科技创新、产业链提升和消费促进等方面都值得关注。
4、持续重视外需、消费及相关制造业链条等后疫情时代中存在供需格局显著改善、产品价格有持续上行趋势的顺周期复苏方向的投资逻辑,精选基本面趋势明确、盈利持续改善的核心品种。
基本面研究创造价值,而市场波动中提供以适宜价格买入的好机会。面对牛年初始的震荡,整体谨慎乐观和果断适时应对仍是我们当下的合适选择。
本文作者: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兼权益研究部总经理 杨刚
风险提示: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2.26 本资料所引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研究人员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投资业绩不预示本基金的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