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科创板开设以来,已有221家企业获得科创板受理。其中科创板上市股票即将突破100大关。记者统计,截至3月27日,科创板已上市企业共有94家,另外还有3家等待敲钟。
3月27日收盘,除了首日上市的开普云意外,科创板93只个股平均跌幅为1.72%,平均换手率5.53%,合计成交额97.15亿元,平均振幅4.70%。
去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曾宣布,将于科创板上市股票与存托凭证数量满30只后的第11个交易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简称“科创50”。同时,中证指数公司还宣布将于2020年1月22日起,将科创板上市股票与存托凭证纳入上证综合指数。
随着上市股票数量的增加,此前被延迟发布的科创板指数又被市场人士提及。有市场人士认为,科创板市盈率较高也是指数暂不能推出的影响因素之一。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科创板平均市盈率为100.22倍。而中小板平均市盈率只有55.77倍,剔除几家银行后,其平均市盈率为56.77倍;创业板比中小板略高,平均市盈率为71.51倍。
可以看出,科创板目前的平均市盈率比创业板高出四分之一还多,比中小板高出近一倍。
而据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科创板平均市盈率为83.04倍,主板为13.15倍,上证180成份股静态市盈率平均为11.3倍,上证380成份股静态市盈率平均为17.35倍。
3月26日,资深投资人士布娜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科创板指数至今仍未推出的主要原因还是科创板目前运行时间较短,科技创新概念加炒新的心态都会推高市盈率。
“科创50”指数在孕育中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上交所在关于科创板指数发布事宜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科创板板块规模来看,已挂牌家数较少、体量较小。为进一步优化指数编制发布工作,延后发布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此外,当时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的大部分专业机构也提出,科创板指数作为上证核心成份指数,需着重于指数的代表性和可投资性。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曾表示,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等产业,总体上具备较强的科创属性,研发投入与研发人员占比超过境内市场其他板块。
这些上市公司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符合国家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方向。指数具备较好的投资属性,有利于形成最具影响力的一批龙头公司的良好示范效应。
在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看来,该指数的推出能够及时反映科创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整体价格表现,进一步体现市场结构及其发展变化,丰富上证指数体系。
之前,上交所选择满30只作为指数编制发布必要条件的原因,是此时样本数量在保证指数样本股分散化效果和推出及时性之间基本平衡。一方面,为及时反映科创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整体价格表现,适应市场需求,应尽快推出能表征科创板的指数;另一方面,30只样本股已可初步满足样本分散的要求,随着新上市股票与存托凭证逐步计入,指数的代表性将不断提升。
等科创板具备一定规模再推出“科创50”更好
但是,当科创板上市股票与存托凭证数量满30只后,“科创50”也没有推出。
去年10月11日,上交所在关于科创板指数发布事宜答记者问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板块规模来看,已挂牌家数较少、体量较小。在参考借鉴市场建议的基础上,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经过深入调研和研究决定暂缓推出科创板指数,发布时间另行公告。
对于科创板指数延迟发布,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市场尚处在早期,波动性较大,而且标的较少,目前科创板指数推迟发布是符合市场预期的。
在布娜新看来,科创板指数至今仍未推出的主要原因还是科创板目前运行时间较短,企业家数还不多,应该等板块逐渐成规模以后再顺势推出指数比较合适。
“从统计学上来看,股票价格指数也有着一套成熟的计算方法,是一个重要市场指标,家数足够多的时候再推出才有意义,这样不容易失真,参数才更具有代表性。”布娜新认为。
布娜新表示,科创板刚刚推出,科技创新概念加炒新的心态都会推高市盈率,这就是以上所说的,还是运行的时间太短。
“目前市场规模过小,如果推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个股波动对指数的影响较大,导致无法准确有效地反映市场整体情况,等科创板具备一定规模再推出更好。”北京某中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目前,国际上具有影响力、认知度较高的指数主要为成份指数,成份指数的推出既能够及时反映板块整体走势情况,又有助于集中反映核心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在客观、准确评价市场的同时,为指数型投资产品提供跟踪标的。
业内人士认为,“科创50”是全面反映沪市科创板公司的整体表现的指数,所以才更应该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科创板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科创板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