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港股 >

光伏一体化之风再起,通威股份低价中标组件采购“吓跌”这些股

时间:2022-08-23 08:34:21 |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国际金融报

8月22日,光伏赛道股价一片绿。截至收盘,隆基绿能下跌4.83%,晶澳科技下跌2.94%,晶科能源下跌1.83%,大全能源下跌3.47%,而通威股份上涨2.03%。

消息面上,一方面,连城数控灵魂人物被立案调查,对隆基系影响较大。另一方面,通威股份进军组件赛道,光伏一体化再次成为焦点。

组件企业股价暴跌

8月17日,华润电力公示第五批光伏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第一中标候选人居然是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投标价格为58.27亿元,本次通威中标被市场认为是其将切入组件赛道的信号。

要知道在光伏赛道,通威股份一直是硅料及电池领域的双龙头,现在要以打“价格战”的手段切入组件赛道,意味着其一体化生产已经成形,这对组件龙头隆基绿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亿晶光电(维权)、东方日升来说压力不小。

根据招标公告,此次华润电力集采规模为3GW。据悉,参与本次竞标的还有亿晶光电和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此次单瓦报价较亿晶光电低了5分钱,较隆基绿能低了8分钱。而一瓦的利润在5分到1毛左右。总体看,通威太阳能的报价比隆基绿能低了近2.4亿元,依靠价格优势击败了其他玩家。业内人士认为,通威能够中标华润3GW组件采购,从侧面证明了该公司已具备组件量产能力,加之通威本身又是上游硅料及电池领域的龙头,如果其光伏一体化提前完成,可能会掀起一股市场份额争夺潮。

受以上事件影响,8月19日,A股光伏板块发生巨震,组件厂商股价跌幅靠前。其中,组件龙头天合光能盘中最大跌幅超16%,市值较前一日蒸发270亿;隆基绿能当日盘中最大跌幅超8%;晶澳科技盘中触及跌停。8月22日开盘后,组件厂商股价持续承压。

业内人士分析称,光伏产业链从上到下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通威股份切入组件,算是打通了下游产业,有了一体化成本优势,彻底形成了“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电站”产业链。在当前硅料价格水涨船高的背景下,通威股份这一枪算是打破了行业固有的市场格局。

但也有不同观点认为,通威股份当前的做法暂时不会对组件赛道产生较大影响。海通证券分析称,虽然通威股份当前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其海外组件渠道布局还需要时间,且组件品牌影响力被海外客户接受也需要时间。综合来看,组件赛道格局目前看还会保持稳定,短期看并没有对组件整体格局造成冲击。从中长期看,组件由于下游客户分散的特点,本身市场集中度就比上游各个制造环节要低的多,行业第一名的市占率也就在20%左右,而且市占率提升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有新的实力强的企业进入,更多是清扫二、三线组件市场份额,也不会对于前四名组件企业产生巨大冲击。

关于光伏上游厂商通威股份切入下游组件赛道,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威进军组件市场主要反映了一个未来预期,就是全球可再生能源100%供应市场未来非常巨大,特别是放在一个长周期内看,比如说未来30年这个市场发展潜力大到足以容得下当下的所有玩家。大家看好长周期,所以才导致包括通威在内的很多玩家都在拼命入场,各类新老玩家都想通过自身的优势切入到光伏不同的环节中来。”

利润驱使下通威志在定价权

通威股份进军组件赛道,各方最想知道龙头老大隆基绿能如何看?该公司在回复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通威股份有上游硅料,在成本和报价方面占有一定优势,报价比行业其他几家企业偏低。而对于其他组件企业,目前硅料价格较高,特别是一些二三线组件企业,考虑到成本问题,报价过低很难赚钱。

近年来,受供需关系紧张以及长单锁量因素影响,硅料价格水涨船高,让下游企业很被动。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8月17日公布的多晶硅最新价格,太阳能及多晶硅价格年初至今已经迎来第27次上涨,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的主流成交均价周环比涨幅分别为0.36%、0.33%、0.33%。截至目前,硅料价格最高已触及31万元/吨,相较于2021年初的约8万元/吨,累计上涨近三倍。

受硅料价格上涨利好消息影响,通威股份8月17日晚披露的半年报数据很亮眼。数据显示,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3.39亿元,同比增长127.16%,实现归母净利润122.24亿元,同比暴增312.17%。上半年净利润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82.08亿元)。

利润驱使下,通威股份扩张动作也不断。通威股份8月17日公告称,拟在包头市新增投资约14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预计2024年内竣工投产,投产后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537亿元/年(不含税,以目前价格行情测算);拟在云南保山市投资约14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预计于2024年内竣工投产。这一产能规模不仅是其现有产能的三到四倍,甚至超过当前全国硅料产能75.55万吨。除了通威股份外,包括保利协鑫能源、大全能源、天合光能等企业也纷纷扩建硅料产能。

这是一场定价权之争。硅料和电池片这两个环节是光伏行业的核心,谁掌握了这两个环节的产能和关键技术,谁就有一定的定价权,而通威显然优势突出。不过,行业企业不断扩产的可能后果是硅料产能在2023年之后严重过剩,届时光伏组件产业链的定价权将回到组件端,这也是通威股份急于入局组件端的原因。

也有人认为,当前通威股份从硅料环节赚钱来补贴组件,可以与其他组件企业打价格战、抢夺市场份额。不过,今年海外市场方面,因为欧洲较多的市场需求导致光伏企业订单较多,那么如果海外市场受到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或者明年订单需求下滑,届时国内市场竞争是否会加剧?

光伏一体化扩张背景下的隐忧

过去很长时间里,光伏行业一直是专业化厂商与一体化厂商并存的格局:前者专注于行业的一个或者两个环节,把产品做到极致;后者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产品从硅片、电池延伸至组件,最大程度实现了利润的内部留存。然而,这一格局似乎正被打破,近两年来,一体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除了通威股份,其他光伏企业也在尝试这一模式。

为了保障供应链安全以及毛利率,今年以来,多家企业都在进军布局一体化产能。3月18日,硅料五强中的东方希望斥资在宁夏投建的晶体新能源材料项目启动,其中一期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2.5万吨多晶硅、14.5万吨工业硅以及10GW单晶、10GW切片、10GW电池、25GW组件等。最终将建成年产40万吨高纯晶硅、49万吨工业硅以及单晶、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的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

3月20日,宝丰集团旗下甘肃酒泉瓜州宝丰多晶硅上下游协同项目开工,根据宝丰集团与甘肃酒泉政府签订的协议,该项目包括年产35万吨工业硅、30万吨多晶硅、50GW拉晶切片、30GW光伏组件,以及15GW光伏和风力电站。

下游企业也在布局上游。中来股份(维权)计划在山西太原古交市牵头投建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项目建设总周期约5年,分两期建设,总投资约14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额约43亿元。中来股份当前业务涉及光伏电池、组件、背板等。

上机数控公司此前表示,拟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投资建设进行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生产项目,以拓展新的硅料供应渠道;此前,上机数控已参股保利协鑫30万吨颗粒硅项目,上机数控是硅片市场新玩家之一,公司现有单晶硅产能达到30GW。

除此之外,隆基、晶科、晶澳等老牌厂商也纷纷砸下重金扩充一体化产能。其中,隆基195亿元扩建2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及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晶科能源208亿元扩建30GW单晶拉棒项目及24GW组件项目等;晶澳计划投入100亿元扩建不低于10GW电池、5GW组件等项目。硅片龙头TCL中环、天合光能等企业都在陆续宣布进军布局一体化产能。

光伏一体化项目密集落地背后,也加剧了市场对产能过剩危机的担忧。去年以来,行业权威机构警告称,硅料或再度进入供需错配的恶性循环。虽然有的厂商认为打通产业链能够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但现在还难以分辨专业化、一体化布局哪一种更具优势。

到底是专业化好,还是布局一体化更有优势,彭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这要根据不同时间节点来判断优缺。在十年以前,光伏行业搞过一波一体化,但是最终都折戟沉沙,教训很惨烈。到了现在,光伏一体化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主要还是因为现在这个池子变大了。而原来的一体化整体池子特别小,光伏每个环节的体量都不会特别大,导致大家整体在成本和抗风险能力方面都比较弱。而现在不同,在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专业化的发展之后,光伏行业内企业发现这个市场的池子比原来想象的要大很多,所以又为了上下游联动,再次搞起了一体化。”

现在搞一体化会不会引发价格战?彭澎认为,“我们认为在目前这个阶段一体化的确是一种趋势,众多企业都希望向上下游延伸,那这就会伴随着比较激烈的价格战。随着产能逐步释放,我们判断明年下半年左右,整体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价格战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