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港股 >

民生银行温彬解读7月PMI:需求不足正在成为主要约束 单靠基建独木难支

时间:2022-08-01 08:25:47 | 来源:市场资讯

【数据点评】需求不足已成主要约束——7月PMI解读

温彬 王静文民银研究

一、制造业PMI再度降至荣枯线以下

7月制造业PMI回落1.2个百分点至49.0%,再度降至荣枯线以下,仅高于4月的47.4%,为今年以来次低水平。

五大分类指数全面回落。其中生产指数为49.8%(较上月-3.0%),新订单指数为48.5%(较上月-1.9%),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9%(较上月-0.2%),从业人员指数为48.6%(较上月-0.1%),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1%(较上月-1.2%)。

从供给端看,生产指数较上月回落幅度更为显著。7月疫情有所反复,对企业生产产生一定扰动,但更重要的,或许由于企业已经结束修复最快时段,需求不足成为压制开工生产的短板。

从需求端看,新订单指数再度回落至荣枯线以下。统计局指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连续4个月上升,本月超过五成,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分项来看,新出口订单回落2.1个百分点至47.4%,进口回落2.6个百分点至46.9%,内外需呈现双双放缓态势。外需主要由于发达经济体在大幅加息压制下显现衰退迹象,内需则主要受到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消费乏力拖累。

二、物价明显回落

7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0.4%,为2013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出厂价格指数为40.1%,为2016年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之间的差值缩窄至0.3,与2020年4月持平,均为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6月以来,受主要央行加快加息和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影响,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触顶回落,其中又以金属价格下降更为剧烈。统计局指出,7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个价格指数在调查行业中最低。

这种情况下,输入型通胀压力正在明显减弱,而国内继续加大稳产保供力度,叠加需求端复苏不及预期,出厂价格出现明显回落。商务部统计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7月环比下降5.4%,为2008年以来最大环比降幅。预计7月PPI将环比大幅下降,同比涨幅由上月的6.1%回落至5.0%左右。

三、不同类型企业景气度均有下滑

7月大型企业PMI为49.8%,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后已降至荣枯线以下。中型企业PMI为48.5%,较上月回落2.8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7.9%,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

上月大型企业PMI率先下滑,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其复工复产接近完成后已率先遇到需求不足压力。从本月情况来看,需求不足已经对大中小企业同时产生冲击。

四、服务业延续恢复态势

7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比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超过季节性。

7月以来,疫情形势有所反复。7月本土日均新增确诊量为85例,高于6月的28例;日均密接病例为10671例,高于上月的8994例。由于本轮疫情是传播能力更强的BA.5分支,各地在防控方面不敢大意,不少地区收紧防控措施,从而对生产、物流、消费等方面产生扰动。

统计局调查的21个行业中,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的由上月的19个下降至16个,服务业景气面有所回落。从分项指标看,新订单指数为49.5%,低于上月4.2个百分点且降至荣枯线以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8%,低于上月2.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景气区间。疫情反复正在拖累服务业需求,但企业对于未来信心仍然较为充足。

五、建筑业扩张加快

7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2%,高于上月2.6个百分点,已回升至去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

建筑业景气度上升,应主要同基建投资加快有关。6月新增专项债发行完毕后需在8月底前使用完毕,所以各地基建投资速度均有加快。当月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为58.1%、51.8%和51.9%,比上月上升0.2、1.6和1.0个百分点,表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场需求有所回升,企业用工继续增加,行业保持平稳增长

不过房地产业则重回弱势。从高频数据来看,7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2.9%,较上月的-7.2%又有扩大。此前积压的购房需求已在6月集中释放,7月市场有重新走弱趋向,居民部门加杠杆能力下降,以及对于期房的不信任程度居高不下应是主要原因。

六、政策需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

7月制造业动能指标(制造业新订单-产成品库存)为0.5,低于上月的1.8,显示经济增长动能有所衰减,复苏基础仍不稳固。

我们认为,经济重启之后修复最快的时段已近结束,需求不足正在成为主要约束。这一方面表现为外需疲弱,发达经济体正滑向衰退;另一方面表现为国内消费不振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尽管基建投资正在发挥托底作用,但单靠基建独木难支,所以还需政策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7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特别是“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

目前财政政策主要着眼于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以及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货币政策主要着眼于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以及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我们认为,一旦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下半年仍可能会有增量政策出台,包括但不限于明年专项债的提前使用和全面降准等。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