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全球通胀成为持续性的热议话题。
时间的脚步来到虎年,通胀非但没有熄火,还愈演愈烈。
地缘冲突的迅速发酵为持续高企的通胀再添一把火,让大家深深的感受了一回“通胀猛如虎”。
通胀是什么?
近年来为何通胀高企?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胀导致了货币购买力下降,比如米饭的价格从1元/碗涨价到了2元/碗,过去用10元能购买到10碗米饭,而现在同样是10元钱,只能买到5碗米饭了。
2020年以来的高通胀
由何而来?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了全球供应链,致使多数行业出现供求缺口:
原本应该畅通无阻的交易因为疫情而无法达成,供应商想卖却卖不出去,需求方想买却买不到。
供需缺口使价格出现巨大波动,典型的是原油、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涨价。随着原材料的大幅涨价,运费也水涨船高。
从2020年5月低点到2021年10月,整整涨了10倍还多!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为2020-01-01至2022-06-20。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全球疫情反反复复之际,地缘冲突又加剧了通胀。
此次事件的背后依然离不开供需关系。
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粮食出口国,地缘冲突使得能源供给紧张,伴随着事件的发展,原油价格急剧攀升。
国际油价自2月24日盘中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连创新高,截至3月7日最高突破130美元,回首2021年首个交易日,那时的油价还不足50美元,而2020年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成负数更是仿佛一场梦,那时估计没人会猜到现如今的境况。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为2020-01-01至2022-06-20。商品期货连续合约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原油是工业的血液,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油价及工业原材料价格走高,也是引发通胀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仅如此,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遭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很多人最近都在抱怨:“油价为什么这么贵?”
6月15日,在经历年内第10次上调之后,汽油油价正式迈入了“10元时代”,柴油油价也进入了“9元时代”。
有行业观察者测算,在柴油价格“9元时代”,一台6轴卡车一年在油费上的花销,要比2020年3月油价低点时多出21万元。
从哪些指标看通胀?
01
CPI、PPI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消费品的价格变化趋势。
CPI越高,则物价上涨越快,通胀程度越高。
CPI涵盖了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租金、水电煤等,不包括房价)、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主要用来衡量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需采购的物品的价格变化状况(包括了原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等)。
Tips:CPI与PPI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简单来说,是上下游关系:
PPI是上游,CPI是下游。
PPI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而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
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
原材料到涨价一般先影响到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流通领域消费品。
02
PCE(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
通胀的代表指标,除了CPI与PPI以外,在美国还有PCE指数。
PCE指标反映不同时期内个人消费支出水平的变化情况,于2002年被美联储采纳为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而由PCE指标演化而成的核心PCE物价指数,则是在PCE指标的基础上,剔除了短期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后计算出的通货膨胀率。
由此可见,核心PCE更具有代表性。
2012年,美联储将核心PCE年率涨幅2%定为长期通胀目标。
03
货币供应量
我国目前对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如下:
M0(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流动性相对最高)
M1(狭义货币)=M0+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M1+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其中,M2是广义货币供应总量,能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而当M2增速超越GDP的增速,就说明存在通胀。
通胀为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通胀背景下,原材料的价格迅猛上涨,这意味着各行各业的成本都会上涨,难免会传导到咱们日常衣食住行中的方方面面。
棕榈油(常用的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小麦,大米期货价格也不甘示弱,此外,饲料价格(玉米、豆粕等)价格上涨也势必会推升肉价......
这些最终会体现为一日三餐的涨价,就连早餐吃的油条,都比原来贵了。
除了吃饭,还有交通,给汽车加满一箱油的价钱,也比原来更贵了。
通胀稀释了我们手中现金的购买力。
如何抵御通胀、让手中的钱贬值的更慢一些,是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的难题。
可能在过去,你会觉得我不懂理财,也不需要理财,但通胀的效应却真实地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任凭资金趴在账上,那我们的资产就会受到通胀的侵蚀。
在10年前,我们可能存下了500元的“巨款”,但在10年后的今天,这笔巨款却可能只够买一件衣服、和朋友吃一顿饭。
因此,在了解了通胀的影响后,就需要我们早日下定理财的决心,提早做好投资规划,通过长期投资理财,来抵御通胀带来的贬值压力。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和预测仅代表材料制作时结合当时市场作出的分析判断 随着市场行情等因素 变化,上述判断 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