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港股 >

你以为谨慎稳健,可能会损失8位数

时间:2022-06-01 08:40:33 | 来源:市场资讯

河南村镇银行的事,原以为离自己挺远的,没听说过身边有什么人存。

但是今天早上,有位前辈告诉我。

她的朋友损失了8位数!

而且他是特意赶到当地去开的户,还不是之前新闻里说的互联网存款。

当然,对方承诺的利率比较高,有8%-9%,甚至更高。还可以随存随取,诱惑力极大。

比当初P2P的那些活期产品还猛。

这次暴雷,据新闻报道是用真手续办了假存款。

看上去的“谨慎”和低风险偏好,在高息诱惑面前都是渣渣。

 “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没听郭主席的话,就真要损失本金了。

同业存单做个参考

河南这个事一出,很多人又担心起来。其你接受银行存款应有的利率,老老实实去正规的银行买存单了,风险没那么大。

另外,再给你个小参考。

最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大火,除了买基金,里面还有个细节,可以再深入了解一下。

之前给大家讲过,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跟踪的是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

这里的3个A就是银行评级,银行里的好孩子才能评上。

而且即使都是AAA,里面也有分化,我们从他们的发行利率就能略知一二。

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里面,有近万个样本。

我们选取一年前同一天发行,看看不同银行的利率差异。

不比不知道,一比喵了个喵。

同样时间,同样期限,不同银行的同业存单,票面利率相差巨大。

最高的和最低的相差了75BP。

不要看才0.75%,你觉得很小,但是对于债券来说是不小的差距了。之前讲同业存单基金就说过,这类资产蚊子腿都是肉。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发行利率比较低的,都是我们平时熟悉“大”银行。

而收益率比较高的几家则是地方性银行,像最后一家锦州银行曾经也面临不小的风险,好在已经化险完毕。

银行之间的分化

对于不少人来说,可能不太清楚我们国家的银行体系。

国有商业银行我们熟,工农中建交,加上邮储银行。

还有12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

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

这些就像坤坤、春春、兰兰等明星基金经理,规模大,知名度高。

除此之外,大家估计还听说过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城商行。

这些就像一些新生代或是黑马基金经理。

而剩下的大部分银行,只有当地的朋友才知道。

我们放大到所有可以发行同业存单的银行,从发行利率就能感受到咖位的差别。

城商行、农商行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有着明显的利差走廊。

特别是绿色的农商行非常跳跃,有的节点会冲得特别高。

再给大家拉了一下有发行同业存单的主体,评级相对不高的名单。

他们不一定是最低的,这个更多是做个参考吧。

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河南的事情是个小缩影。

近些年,银行是多了,但是要做大做强其实很难。

城农商行资产利润率下滑,不良率走高,资本充足率也低于行业平均。

好在监管一直努力改革化险。

5月20日,银保监的通气会上,就介绍了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银行在改革化险、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进展及未来工作安排。

2017-2021年,监管累计处置城商行不良贷款1.8万亿元(2017年与2021年末城商行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与23万亿元,1.8万亿元处置额相当于其15%和8%),是2011年至2016年累计处置量的5.2倍。

2018年以来,监管累计处置高风险农村中小银行627家,处置不良贷款2.6万亿元(2017年与2021年末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余额约11万亿元与21万亿元,2.6万亿元处置额相当于其24%和12%),金额超过前10年的总和。

这些年,很大的一个感受就是监管一直在化解过去高速发展中暗藏的风险。

过去的高速发展中,有些是热闹了,但不免多了些泡泡。

像银行,虽然数量上和美国接近。但是薄利甚至亏损银行太多了,需要一次大浪淘沙。

最后回到基金,基民们的最大感受之一就是市场上基金数量同样太多了,总共有9700多只,不知道怎么挑。

其中也不乏老弱病残的,同样需要汰弱留强。

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好像还是个好事

,选基来韭圈儿APP搜一搜。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