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市场走势一波三折,下半年开局也并未如股谚说的“五穷六绝七翻身”,7月末的突然回调更是令未来走势疑窦丛生。牛年下半场,牛市能否继续?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多名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首席经济学家,明星基金经理,把脉牛年下半年新主线,挖掘牛市新机会,展望下半年市场新走向。
本期刊出的是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姚志鹏的专访。
“我们正处于全球智能汽车新的产业周期的启动时刻,未来的新的需求的爆发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特别是新供给的创造者,不仅仅引领了技术的变迁,也成为了需求的创造者。”姚志鹏表示,短期在芯片短缺的扰动仍未完全消除,但需求端的因素才是真正长期的主导力量。作为新科技终端的智能汽车将是中长期最重要的产业方向之一。
姚志鹏早在2016年便重仓“宁组合”中的个股,且在2017年至2019年间不断择优买入,对于新能源板块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他坦言这个行业有点像2014年太阳能,在市场关注碳中和大的转型背景下,给这个行业很多关注度,行业现在特征就是典型齐涨齐跌。
“我觉得后期分化几乎是必然的。”姚志鹏认为,更多要关注真正的成长股,比如一些电动化、电子化核心部件的核心供应商,而不是过分追求所谓上游弹性跟下游造车的红利,这些长期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姚志鹏进一步表示,储能概念板块挖掘还处于比较早期,相关行业的增速以及上市公司盈利仍然有不确定性,所以还需要一些时间去验证、去观察。
而从整体市场来看,姚志鹏认为市场暂缺系统性机会,但也没有系统性风险,更多是结构性的机遇,后续的波动率可能依然会较大。
“在震荡市的背景下,把握结构就变得尤其重要。”姚志鹏表示,中期维度仍然看好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会,因为这背后隐含的是能源领域变革和新的硬件终端的机会。
在姚志鹏看来,今年可能成为非常重要的转折之年,成为布局未来3-5年赢家资产的关键时刻。目前可能是布局“宁组合”的黄金时刻,正如2016年对于茅指数布局的意义。
“能源革命、人工智能仍然是新康波周期重要的中期驱动力,同时新消费和生物医药也不乏亮点。”姚志鹏称。
姚志鹏本科毕业于北大化学系,又在清华攻读了MIT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工作后并没有一开始就从事金融,而是进入实体企业,在一家美资500强企业做企业技术管理,并参与其中国子公司的设立全过程,有半导体材料产业实业经验。2011年进入嘉实基金,从事化工、有色、新材料新能源行业研究,2016年开始管理基金,整个从业经历,基本围绕在电子材料、新能源相关领域。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三年平均收益率为94.22%,而姚志鹏管理的嘉实新能源新材料A、嘉实环保低碳和嘉实智能汽车同期收益率分别为252.54%、231.36%和224.12%,均以超220%的三年回报位列主动权益类基金前50强。
从成立来回报看,嘉实智能汽车和嘉实环保低碳均在姚志鹏管理下跻身“3倍基”,截至8月27日,嘉实智能汽车和嘉实环保低碳成立来回报率分别为351.1%和309.9%。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与姚志鹏的对话内容节选(略有编辑):澎湃新闻:2021年A股市场走势一波三折,尤其是到了7月末A股突然再度杀跌,你对于行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姚志鹏:
过去的半年之中,市场呈现了显著不同于前两年的特质,波动率明显加大,波动率加大往往预示着市场分歧加大,是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春节前夕,整体市场非常亢奋,春节后迅速跌落谷底,而二季度随着流动性预期逆转,成长类资产重新迎来明显的反弹。除了市场的波动率显著加大以外,结构上也有明显的变化,一方面行情更集中于更少数的高景气行业,另一方面,出现比较明显的市值下沉特质,这些趋势我们认为都需要保持重点关注。
从大势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后续仍在复苏通道之中,但斜率最快的时候逐步过去,经济未来的趋势基本平稳。流动性方面,当下的货币政策具备较大的灵活性,近期降准也是受益于此。中国和全球的疫情依然偶有反复,但我们认为还是属于节奏上的扰动,逐步复苏的大趋势依然不变。全球而言,由于这轮应对疫情的海外流动性释放非常充分,未来依然会有收缩的压力,但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也有望推动企业盈利上行,趋势也有望保持稳定。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市场暂缺系统性机会,但也没有系统性风险,更多是结构性的机遇,后续的波动率可能依然会较大。
澎湃新闻:目前即将进入9月,你对年内A股的走势有怎样的预判?姚志鹏:
整个市场来看,包括市场上一些重要的投资线索,如白酒、新能源、军工等波动率在加大。由于过去一段时间累计了比较大的涨幅,波动率天生在加大,带动整个市场相关板块的波动。
在震荡市的背景下,把握结构就变得尤其重要。中期维度仍然看好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会,因为这背后隐含的是能源领域变革和新的硬件终端的机会。
澎湃新闻:你认为哪些行业板块在年内还会有投资机会?原因是什么?姚志鹏:
今年可能成为非常重要的转折之年,成为布局未来3-5年赢家资产的关键时刻。顺应时代趋势、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宁组合”的关注度目前正在持续酝酿和提升,目前可能是布局这类企业的黄金时刻,正如2016年对于茅指数布局的意义。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很多新产业趋势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快速崛起,也看到了很多中国人从未涉足的空白逐步被填满。这样一个大江大河的大时代,必将诞生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先锋企业。如同我们在2012年把握光伏的历史拐点,2014年看到电动车的蓬勃兴起,2016年看到汽车电子的逆势,我们作为投资者会庆幸在这样的时代做投资。
从中长期5-10年的维度来看,中国企业拥有全球范围内最为稀缺的稳定成长性,特别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企业,社会财富向权益资产的配置提升也是长期趋势,我们非常看好中长期的市场表现。
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能源革命、人工智能仍然是新康波周期重要的中期驱动力,同时新消费和生物医药也不乏亮点。
澎湃新闻:你认为A股接下来的主要风险点是什么?姚志鹏:
任何时候都要注重估值的合理性,历史上每一次高估值的泡沫最终都破灭了,从2007年的资源泡沫到2015年的互联网泡沫再到这次所谓的核心资产高估,估值的约束最终是实现组合收益和控制风险的核心要素。今年的高波动率,疫情和流动性的反复,对短期操作会带来明显的难度和挑战,同时对于未来具备较大产业意义的企业的挖掘也是一件艰苦的工作。不论是行业的分析,还是管理层的评估本身都牵扯大量的精力,也会有一定失败的概率。
澎湃新闻:能否介绍一下个人的投资风格,你会通过哪些指标判断市场?选股逻辑?姚志鹏:
我们认为最完美的投资就是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企业,通过长期的买入持有赚到企业从小到大成长的钱。
股票投资的背后无论是基本面还是股价对基本面的反馈机制,都有无数的因子在发挥作用,作为投资者只能用有限的关键因子去做决策。而随着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不同阶段的关键因子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投资是没有所谓用框架和方法包打天下的。很多的方法本身都带着深深的偏见。因此投资组合的管理重要的是通过提高决策的正确率和单次决策的赢面来实现长期的超额回报。通俗地说,就是对的时候挣大钱,错的时候亏小钱。
我们认为要用产业的眼光看投资,要沿着长期的产业线索,在他们景气度上行的阶段投资其中能够打胜仗的公司,因为投资决策信息的局限性,要做到适当的分散来降低决策的风险。围绕6-7个核心赛道进行配置。
结合我们方法论的ROE工具,我们看好新硬件终端汽车行业电动化和电子化的机会,同时看好数字化转型的产业机会,以及在这个背景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先锋企业。
澎湃新闻:你现在出差调研多吗?一天的工作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姚志鹏:
去年我的飞行记录超过1000次,飞行里程超100万公里,调研遍布了祖国的多个省份。
一般是上午8点抵达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查看各类研报。开盘前通常会有晨会,根据市场动态及跟踪上市公司。上午会看大量的报告、信息资讯等,并会密切与交易员进行沟通。下午有时候会进行一些直播与持有人近距离的交流,通常会在去现场调研出差的路上。
澎湃新闻:你早在2016年便重仓“宁组合”中的个股,且在2017年至2019年间不断择优买入,能分别谈一下对光伏产业以及新能源车的看法吗?看好的逻辑是什么?姚志鹏:
今年是所谓的“宁组合”正式走向舞台的第一年。以“宁组合”类的资产代表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类资产,它符合我们在这个阶段发展中所重点关注的方向。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先进产业链,可以归属为“宁组合”的范畴。
当下,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的重大产业趋势,新能源汽车也开始形成全球共振上行趋势。新能源汽车国内渗透率已经达到15%的黄金成长点,相比去年的5%大幅度提升,而且渗透率提升的速度甚至明显快于国家的规划。10%左右的渗透率是成长性行业从萌芽期到成长期的关键拐点,往后是一个五到七年渗透率提升到70%的过程。随着中国和欧洲市场相继越过这个关键拐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
同时,我们正处于全球智能汽车新的产业周期的启动时刻,未来的新的需求的爆发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特别是新供给的创造者,不仅仅引领了技术的变迁,也成为了需求的创造者。短期在芯片短缺的扰动仍未完全消除,但需求端的因素我们认为才是真正的长期的主导力量。作为新科技终端的智能汽车将是中长期最重要的产业方向之一。
澎湃新闻:目前市场上会有观点认为,新能源车的估值过高了,你有怎样的看法?姚志鹏:
新能源板块近期涨幅比较大,所以大家会关注会不会出现一些分化、会不会有泡沫。我们看来,这个行业有点像2014年太阳能,在市场关注碳中和大的转型背景下,给这个行业很多关注度,行业现在特征就是典型齐涨齐跌:很多资产都涨上来了,很多长期可能不见得有那么好的竞争力、那么大空间的企业在这个阶段因短期业绩不错,也取得不错的涨幅。我觉得后期分化几乎是必然的。
这个时间点,我认为第一是看行业景气,整个大的新能源,无论是太阳能、新能源汽车还是各个子行业要跟着自身景气度走,景气度后面不行的行业可能会掉队。
第二,要跟着竞争格局走。有的行业竞争格局可能长期就很难好或者长期就是周期行情,这些行业不值得在这个时间点去关注。更多要关注真正的成长股,比如一些电动化、电子化核心部件的核心供应商,而不是过分追求所谓上游弹性跟下游造车的红利,这些长期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像储能这种,大家知道是个概念,现在这个板块挖掘还处于比较早期,相关行业的增速以及上市公司盈利仍然有不确定性,所以我觉得还需要一些时间去验证、去观察。
澎湃新闻:医药股近期也经历大幅调整,对于医药股的调整,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看待医药股接下来的走势?姚志鹏:
生物医药面对着人类对抗疾病,延长自身寿命的使命,随着基因治疗等新的技术的发展,生物医药也迎来越来越多的机遇,但是如同新消费一样,这些领域目前仍然面临着拥挤的赛道和过去几年过度扩张的估值压力。同时随着中国医药医疗政策越来越注重公平,很多模仿类的企业的超额利润会被快速压缩,未来盈利前景可能大幅压缩,未来只有少数具备全球首创能力的医药医疗企业具备较大的市值扩张空间。
澎湃新闻:站在当下时点,你选择发行一只新基金——嘉实远见先锋一年持有期混合,为什么会考虑发行一年持有的基金?姚志鹏:
一年持有期产品跟开放式基金,在日常管理上的区别就是流动性上。每天我们面临同时的申购和赎回量都是巨大的,带来很多不必要的交易。如果是一年持有期产品,可以较好地杜绝这种现象,有助于策略发挥。
另外一方面,对于开放式基金人性弱点下会有一些短期市场的择时选择,但是对于这种持有期产品来说,我们可能会更加的愿意忠于自己中期市场判断,做立足于中期判断的投资,瞄准中长期胜率。
澎湃新闻:新基金成立后,建仓的节奏会是怎样的?姚志鹏:
嘉实远见先锋重点投资方向,是要投资在中期具有比较大空间的这些资产。从我们的构想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对整个经济社会最重要的方向会围绕着能够解决中国经济长期竞争力的行业,以及对中国经济供应链安全比较重要的行业。
它们既会包括一些传统的高增长,相对来说估值也不便宜,但是会有一些增速比较高的行业,包括像新能源汽车、计算机、电子这些行业;也会包括一些看上去有点乏味的行业,像化工、机械等行业,它本身有着明显的α品种,围绕这些行业进行布局。它们的布局会根据市场的环境不同,不同资产的比重会有所调整。
澎湃新闻:在市场调整的时候,你会有怎样的应对策略?
姚志鹏:我经常在跟团队沟通中提到一点,做投资最重要的不是买股票就天天想着明天会不会有人把它炒高卖给别人,就跟做企业一样,天天想着当期利润怎么样,第一目标是这个大概率走不远。我们觉得投资本质是金融的资源配置工具,能够把资源配在最适合的地方,才是金融市场的价值。所以从我们做产品角度来说,我们也希望在产品投资过程中,把钱投到最应该拿到钱的公司,通过这些资产的配置或者个股的选择,最后实现资源优化。而历史也证明,如果这些企业成功了最终也能获得非常好的回报,市场最终还是会奖励这些选择正确路线的人。
三大炒股神器免费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