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港股 >

当波动来袭时,CTA的配置意义再次显现!|投资思考

时间:2021-03-09 17:23:36 | 来源:好买臻财VIP

来源:好买臻财VIP

好买说

近期A股波动加剧,上一周沪深300指数大跌7.65%,不少股票型基金也出现了较大回撤。但有一类资产表现则相对平稳,那就是CTA基金。好买跟踪的50余个CTA产品中,有八成以上的产品上周都实现了正收益。CTA基金的危机保护作用再次显现。

为什么CTA基金能有效抵御股市波动?当前是配置CTA的好时点吗?今天的好买商学院,我们就着重探讨这两个问题。

1

CTA配置意义:危机中保护投资组合

CTA基金分散投资于多个期货品种,既能做多也能做空,更加灵活。CTA基金的表现与权益类资产相关性低,在事件性冲击带来的股市异动中能为投资组合提供保护。

一、CTA与股市相关性较低

CTA 是英文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的简称,指商品交易顾问,中文也称管理期货。CTA基金投资范围涵盖各类期货品种,包括农产品、股指、国债、工业品、贵金属等等,多品种投资,分散配置。且期货市场可以双向交易,所以CTA既能做多也能卖空,更加灵活。

由于以上特征,CTA与股市的相关性较低,当股市出现极端行情时,CTA往往能起到危机保护的作用。

二、股市极端行情中CTA起到保护作用

2013年至2018年,A股大跌时期,CTA产品表现稳定。统计沪深300指数2013年到2018年的历史数据,在指数大幅下跌的月份,CTA策略往往能跑赢股票策略。尤其是在沪深300跌幅超过10%的月份,CTA策略平均跑赢股票策略近16%。

比如,2018年1月至11月,中美关系出现变化,A股持续下跌,股票型私募平均跌幅达14.58%,而CTA策略私募则逆市取得6.71%的正回报。

再比如2020年2月3日,受新冠疫情影响,A股在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恐慌性下跌。在这种极端行情中,CTA产品再次展现出了极强的抗压能力。虽然不同CTA策略的表现有所差异,但多数CTA产品回撤幅度小于股票多头基金,个别CTA品种实现盈利或较大涨幅。

可见,CTA与股市相关性低,具有明显的危机保护作用,在事件性冲击带来的股市异动中能为投资组合提供保护。

2

CTA投资展望:受益于商品趋势行情

CTA策略本质上是靠商品期货价格的波动率以及价格动量获得盈利。2021年,在经济复苏、通胀预期带来的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中,CTA基金或有更多机会。

一、CTA靠商品价格波动与趋势盈利

与股票型基金类似,CTA也有主观CTA和量化CTA之分,其中量化CTA能广泛覆盖各期货品种,能更有效的管理波动,量化CTA产品更被投资者熟知。

在盈利模式方面,量化CTA的主流策略是趋势跟踪,即期货价格有走出趋势的迹象,模型发出信号,建仓。趋势有终结的迹象,模型发出信号,减仓。如果模型预测正确,趋势确实形成了,则赚到了趋势的钱。如果趋势没有形成,则付出试错成本。

所以CTA策略本质上还是靠波动率以及价格动量获得盈利。商品市场的高波动率是CTA策略赚钱的必要条件,如果市场呈现高波动,并最终演化为价格动量,形成短期或长期趋势,CTA策略赚钱概率较大。

二、2021年宏观环境利于CTA发挥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货币宽松均带来了商品期货市场的波动和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靠期货市场波动与动量盈利的CTA基金迎来舒适期。好买跟踪的50余只CTA私募产品2020年平均收益达30%。

展望2021年,经济复苏、通胀预期等因素可能继续带来大宗商品的波动和趋势,CTA基金或继续为投资者创造独立于权益市场的优质回报流。

3

结语

回顾历史,每次危机中,CTA资产都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组合增添了一份保护。近期A股波动加剧,投资者再次看到权益类资产的波动风险时,不妨审视下自己的资产配置组合,看组合波动是否在自身承受范围之内,看是否需要组合的平衡或优化。

2021年,经济复苏、通胀预期等因素带来的商品价格趋势或仍有利于CTA策略发挥。当然,短期市场变化无人能够预测,但拉长时间周期,CTA资产与权益类资产展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两类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或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与风险收益性价比。

好买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财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重要声明:本文件中的信息基于已公开的信息、数据及尽调访谈等,好买基金或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变更。文件中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本文件及其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获得本文件的机构或个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文件版权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 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本文件中的信息均为保密信息,未经本公司事先同意,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或传播本文本中所含信息,亦不可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