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期,XBI指数(标普生物科技指数)迎来强势反弹,自5月12日至8月15日,涨幅为51.1%,比纳斯达克100指数14.2%的反弹更为强韧。
美国生物科技板块的强势上涨,引发了市场对港股医药板块的高度关注,因港交所作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医药板块走势与美股逐渐趋同。XBI指数此次反弹期间,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指数也获得20.1%涨幅,跑赢同期恒生指数1.1%涨幅。
全球生物科技的共振,起于2018年港交所推出“18A”新政,即开放符合条件但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随着创新药上市公司占比不断提升,2020年以来中证港股通医药指数和XBI指数(标普生物科技指数)的走势逐渐趋同,指数相关性高达89%,背后原因是国内外生物技术企业受到的行业前景、外部扰动等因素趋同,且估值体系接近带来的结果。
受益于港交所的18A上市新规,创新药、生物科技已成为港股医药的关键词。根据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截至2022年6月,港交所上市医药公司数量最多的子板块为生物药,数量已达47家,占比22%,此外龙头企业数量也在同步增加,目前已有6家公司市值在千亿港币以上;从市值来看,港交所上市医药公司占比最高的子板块为CDMO、化药和生物药,合计占总市值的70%。在国内制药行业向创新药转型的背景下,创新药公司凭借差异化的创新以及高研发效率有望实现快速崛起。
2
后续港股医药板块行情如何演绎,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基金经理成钧认为:
首先,制药板块的问题在供给端,供给决定了投资回报率。近年高强度研发投入有望迎来收获期,港股生物科技公司研发投入已经从2017年的4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0亿元,国产新药临床申请数量从2013年开始逐年攀升,近2年更是进入到持续爆发的阶段。随着国内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国产新药获批速度也在提升,2019年至今已经有超过50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
其次,国内制药市场增速逐渐放缓,未来行业增长将主要由创新药驱动。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2024年国内创新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02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9%,超过同期行业整体复合增速(约为6%)。相比A股,港股在创新药、创新器械等赛道具有明显优势,投资标的包括稀缺的创新药公司、代表未来的创新产业链,受到集采影响小,成长性高,是优质的配置工具。
最后,从估值层面看,2021年6月到今年3月,港股医药经历了近十年最大历史回撤,下跌幅度超65%。目前港股医药整体估值低于A股医药,根据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截至2022年6月24日,港股医药公司中位数估值为22年14倍PE,23年12倍PE;A股医药公司平均估值为22年23倍PE,23年19倍PE。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指数的估值处在历史的底部区域,当前指数估值仅为年初的一半,而指数的弹性和进攻性较为锐利,这也是指数近期受市场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如何一键投资港股医药行业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159718,场内简称:港股医药ETF):
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跟踪的指数是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CSI),聚焦于港股通范围内医药公司,从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样本股中,按行业分类标准分类为医药行业的全部股票为样本编制指数。
(1)从近年表现来看,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表现明显好于恒生指数。与恒生指数、A股医药指数相比,其波动率及回撤相对较高,属于高收益、高波动类型的指数。
(2)从指数成份股来看,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目前共83个成份股,其中前十大成份股占比合计达56.5%,持仓较为集中,聚焦细分赛道龙头企业,涵盖5个申万二级行业,分别为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商业行业。
(3)从指数估值来看,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8月17日,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市净率水平为2.0945倍,处于指数基日(2014年11月14日)以来3.7%的分位数,具有较大的估值优势。
在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在历史底部区域附近之时,关注医药板块投资机遇的投资者不妨关注下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561600),当前指数估值仅为年初的一半,和A股相比,港股指数中生物科技类企业受集采影响小,且指数弹性和进攻性更为锐利。
风险提示: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风险等级:中风险(R3)。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