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聪明投资者
很多用户常在后台留言问,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规模太大怎么办?管理时间长还擅长新能源的基金经理似乎太稀缺?有没有擅长投成长股但整体回撤又控制不错的基金经理?
如果回答了上述问题就会发现,陈启明算得上一位真正被市场低估的宝藏选手。
“我不太擅长与人打交道,而是喜欢踏踏实实做研究。”这是陈启明对自己的评价。
浙江大学化工专业出身的陈启明是一名典型的理工男,但做了几年化工研究员之后又决定去复旦大学攻读会计学硕士,正是这段会计背景使得他在此后的研究经历中尤为看重企业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
陈启明拥有近8年公募管理经验,先后从事过化工、金融、农业、食品饮料等行业研究工作,凭借优秀的长期业绩成为今年聪投TOP30大家庭中新的一员。
陈启明的投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淡化择时的短期波动,注重长期业绩增长的成长股投资
陈启明2014年9月底正式管理基金,完整经历了2015年的市场大幅波动,虽然没有成功“逃顶”,但也没有在低点“割肉”,最后全年收益也比较可观。
自那以后陈启明决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能力,即通过分析发掘企业核心竞争力,淡化择时和估值的波动因素,长期伴随公司成长。
细看陈启明管理近8年的代表作华富价值增长,可以发现他基本不做仓位择时,始终保持在8成左右股票仓位,更多聚焦于选股,而2018年中期以来其换手率基本在1倍以下。
2、潜心研究财务数据,找到与自己一样专心做事的公司
相比频繁调研上市公司,陈启明更喜欢在案头研究一家公司长期的财务数据,他认为,与其看管理层说了什么,公司在做什么更加重要。
通过对财报的深度研究,可以分辨出哪些公司是真正在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长期的业绩增长,这就是陈启明最看重的公司特质。
3、在能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中均衡布局
出于对成长投资的偏好,陈启明非常关注那些能够代表国家未来方向的行业,也就是围绕着能源革命和芯片国产替代的泛科技行业,而这也与他本人的爱好相契合。
长期追踪这些行业,并在其中均衡布局,他追求在满足中长期投资目标的情况下提升风险收益比,力争以较低风险获取更高投资回报。
整体来说,陈启明是一位成长均衡型基金经理,换手率低,淡化择时,旗下基金行业配置较为均衡(如下图),持股周期较长,行业轮动并不明显。
来源:上海证券金融产品中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目前其在管7只基金,管理总规模为48.56亿,整体规模适中,代表作为华富价值增长,也是他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7月21日以华富价值增长为例,重仓频次最高的益丰药房(28次)和兆易创新(20次)分别从2015年二季度和2017年三季度开始持有,截至最新一次披露时仍在组合重仓中,另外2只个股博腾股份和石基信息均被重仓持有超过10个季度。
可以说,陈启明的成长股投资风格是“等风来”,而不是“追风”。
虽然没有着力寻找风口,但组合长期收益相当不俗。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21日,华富价值增长7年多时间以来总收益达328.60%,年化收益达20.44%,在全市场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0%。
在刚刚披露的二季报中,陈启明表示未来继续看好新能源(如光伏在上游硅料投产,成本下降趋势下,未来需求向好的强确定性),科技(中美大国博弈背景下,国产替代需求长期存在),医药(如CXO受益于新冠药订单业绩增速确定性强,连锁药房未来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朗),和其他自下而上(经营性现金流稳健、符合政策长期发展方向的个股)。
通过陈启明管理基金的前十大重仓情况(如下表),可见上述判断已经体现在当前的持仓中。
来源:上海证券金融产品中心截至2022年6月30日注:数据来自于二季报披露,因季报不能披露所有持仓情况,所以持仓加总与真实情况会有一些出入。
始终保持自己的投资节奏,不为短期或暂时的困境所扰,用冷静的视角看待市场,以均衡的组合对抗波动,积小胜为大胜。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这是陈启明与市场对话的方式。
结合最新季报和陈启明的一场交流内容,我们整理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分享给大家:
问 答 环 节
新能源和科技板块之间分化较为明显且清晰
从这波反弹来看,新能源和科技股走出了不同的趋势,大家可能更看好新能源,包括新能源车、光伏需求的快速恢复,但是科技TMT板块反弹较为乏力,你怎么看待大的成长板块中像新能源和科技之间的分化?
我觉得分化解释起来也相对清晰,首先如果从电子及上下游来看,确实相关板块的需求不太好。
手机以前是电子需求的核心动力,但是相关数据包括本轮疫情的压制,对于整体电子板块的影响是巨大的,新能源受到的影响反而偏小。
其次我觉得是有筹码面的影响,如果看中证TMT指数的话,从2020年中期开始明显经历了大的下跌周期,现在处于底部阶段,但我对于科技的筹码并不是特别乐观,还需要持续观察。
半导体经历了近三年的大牛市,从供需层面讲,经常会听到半导体缺货的传闻,特别是车用,所以市场都会担心半导体寒冬是否来临。
但其实半导体是个周期性行业,我们看到半导体业绩持续向上,估值在持续下杀,如果全球整体需求下滑,整个半导体甚至包括电子行业最后一波出清可能就会来临。如果市场预期行业景气将出现重大下滑,可能行情就差不多了。
手机和半导体受全球经济影响都很大,但车和光伏有自身的阿尔法甚至是确定性存在,所以未来大家看得更坚定。
电子板块有两大“阿尔法”
消费电子和半导体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虽然总体上需求都是很强劲,但是半导体相对于电子来看的话,业绩的不确定性会更强一些?
确实是这样,我认为市场也一定是在观察思考这个点。
从去年开始一些不太好的电子元器件,价格从几毛钱涨到几块钱,涨幅很大。对于这些产品结构和技术壁垒相对比较低的产品来说,出现大的波动我认为也是非常合理的。
但电子行业整体哪怕再不好,我觉得有两大阿尔法是清晰存在的。
第一个阿尔法里首先考虑的就是车,新能源车的电子含量远远超出正常车的含量,而新能源车的普及率或者渗透率在中国已经超过20%,在全球可能已经超过10%,所以未来和新能源车相关的电子需求其实是蓬勃发展的。
第二个阿尔法其实是中国的半导体替代,这个发展趋势也是非常清晰的,如果看科创50,2020年最高涨到了1700点,半年涨幅超过70%,但现在跌回到1000点左右,基本已经跌回去了。科创50跌到1000点左右,我觉得市场的悲观预期都已经反映在股价里了。
对于新能源车,供需问题是关键
现在整个汽车尤其是新能源车的上游成本是比较高的,下游又面临着提价,无非是希望能够保住利润,这种情况下它会不会压缩中间品汽车电子的价格,后面会不会受到下游终端厂商的压制?
我觉得这还是跟供需相关,其实车用电子产品要求可能会更高,所以它一旦进入供应链,其实稳定性是比较高的,利润释放是比较清晰的。而且这一块占比没有那么大,最大的还是锂包括原材料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所以车的供应链替代性可能会比手机更慢更难寻找,通过验证以及各种流程的要求会更高,因为对安全性要求很高。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油价上涨,电动车价格上涨的可接受性还是相对会比较高。
但总体来说,我觉得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关键还是整体行业供需层面的问题,包括代工产能的宽裕与否,以及整体供需匹配度如何。
组件行业的马太效应是关注该板块的核心原因
你也提到光伏这块配的比较多,重点还是在光伏组件,比上游的金属可能更多一点,你是怎么考虑的,组件高于上游的原因是?
有卖方说,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最核心的龙头产业之一,它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让美国在关税或者在进口层面低头的行业。其实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在光伏制造产业链的全球核心竞争力。
这个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在全产业链上,包括从硅料到硅片到电池到组件。从去年开始,组件行业的马太效应逐渐清晰,这也是我非常关注组件的核心原因。
组件下游的渠道属性和核心地位在不断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未来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全产业链和具有强大壁垒的销售渠道,对于整体行业的利润获取是比较有利的。
对于未来光伏产业链,主要有两个逻辑,第一个是硅料价格过高,随着产能大幅释放,硅料的利润开始慢慢流向下游,我认为组件一定会分到相对不少的份额。
第二个是组件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开始体现,毕竟有销售渠道才能接受上游多少产能,因为制造环节的优势要再区分出大的胜负相对比较难。
明年光伏和车的增长比较确定
对于整个汽车产业链你是怎么看的?
6月初我觉得车作为中国刺激经济发展的核心着力点,整个车产业链都是值得关注的,但现在看来又有点难以下手。
经历过这一波强势的反弹后,安全边际可能已经不够了,所以我倾向于耐心等待自己持仓板块的未来发展前景。
个人认为市场变化偏短期,只有看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才可能会投多一些。
从需求端来讲,明年光伏30-50%的增长,车30%以上的增长应该是比较确定的,如果有其他原因跌下来,我会再耐心寻找机会。
对于苹果公司在国内开始招汽车工程师,你怎么看?
我觉得还是偏向新能源车,但新能源车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是,现在市场比较热的还是新能源车上游那些偏材料端的公司。
新能源车销量经过这两年的暴增,行业供需格局可能会出现重大变化,过去那种供不应求的格局其实挺难出现了。
产能增长可能明显高于需求增长,所以对新能源车上游产业链来讲,我的态度相对偏谨慎一点。
锂的产能在未来2~3年维度可能也会出现大幅提升,所以对于锂价的稳定性也要非常谨慎。
今年投资节奏有所调整,但依旧不追热点不跟风
对于今年市场,有没有调整一下自己的节奏?
今年我偏向于见好就收,没有像以前那样从更长远维度去坚持一些所谓的方向和赛道了。
如果有一些从长期来说觉得确定性更高的东西,我还是会坚持,但不排除短期赚到收益就获利了结这种情况。
我的持仓里有个别表现很好的个股,但我是在持续减仓的,主要是因为估值相对于同行业来说很高,相反我加了一些相对底部的组件企业。
我个人也并非追涨杀跌的风格,不倾向于去追风,而是耐心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