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7月11日,工信部公开征求《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意见,申报成功的主体将由地方政府牵头构建创新生态环境推动产业发展,其装备也将优先推荐至《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目前,高端医疗装备在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自主高端制造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国产品牌还存在订单量较小、价格高、应用场景少、企业生产动力不高的困境。本次征求意见稿落地之后,有望引领高端医疗装备行业踏上新台阶。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称,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在此时尤为重要,但在具体落地过程中仍需相关部门发力保障落实。
申报成功:优先推荐至“首台(套)”
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对申报成功的示范基地建设,将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知名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生产企业、检测机构等合作,探索建立健全医疗装备从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示范验证到应用推广的创新体系,营造包括政策、金融、监管、学科交叉、医疗示范等于一体的激励产业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形成主导产品特色鲜明、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网络协作紧密高效、产业生态体系完善的医疗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对于申报成功主体的扶持,主要体现在命名和后续管理。
在后续建设和管理上,征求意见稿第十七条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对示范成果推广应用和示范基地建设予以支持,根据实际情况在产学研检用金合作、技术推广、标准制定、项目推荐、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重点指导和支持。对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创新医疗装备,优先推荐至优秀医疗设备目录等;对符合条件的首台(套)高端医疗装备,优先推荐至《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行业现状:订单小、成本高、应用少
本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并不意外,在医疗领域,高端医疗装备也存在像芯片那样“卡脖子”的情况。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学科技公司董事长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端医疗器械,如主要的影像、超声设备,基本使用的都是国外品牌。虽然近年来国内在高端制造领域进步很大,高端医疗装备头部企业如联影、华大等发展较好,但是要追上国外高端品牌,还存在一些难点。
“从源头上看,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基础设备工艺精度整体上低于国外设备,某些生物芯片技术在国外十分普遍而在国内仍处于研制阶段,还有很大的距离要追赶。从产业链上来看,有些头部企业的某一项技术很成熟,但是配套设备也需要其他相关厂家来完成,高端医疗装备行业也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一起发力。”该董事长解释道。
尽管国内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相较一些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其国内市场却十分广阔。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目前国内医院、研究所等对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都非常大,每年在高端医疗设备的购买、维护、维修上花费的相关费用持续走高,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高端医疗设备的重要市场之一。
“但国产品牌订单量较小,订单量小了后价格就下不来,应用的场景也少,企业生产动力也不高,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市场占有率不高,也没办法通过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王鹏对国内高端医疗装备行业的困境如此解释。
未来发展:规模化落地尚需政府发力
王鹏认为,此次征求意见稿落地后,后续通过相关补贴,可以让更多的医院、研发机构使用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形成良好的业界生态,从而进一步促进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市场广阔但国内生产能力跟不上的情况下,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上述董事长也指出,政策往往具有导向作用,但在具体落地过程中仍需相关部门发力保障落实。“相关政策对企业会有一定的扶持作用,企业可以有更多的科研经费,也会有更多的科研项目要求企业参加”,但他也指出,“‘首台(套)’这一政策的利好作用效果如何,后续还需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一方面,在招标过程中政府可以适当地给予财政补贴,尽量不要让制造企业以最低价格中标,再好的东西也需要成本,价格低了研发也会相应受限。另一方面,从使用端看,应培养相关机构对国产品牌的使用习惯,一些医疗相关机构可能响应政府号召买一套国产设备,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依然会选择使用精度更高的国外品牌,国产品牌在临床中使用率低,得到的问题反馈相应更少,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去改进。”该董事长解释道。
“让企业更多地加入到科研项目中,产学研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该董事长如此建议。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实习记者陆珊珊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