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全球光伏产业链,中国光伏产业引领全球能源转型 | 行业综述
来源:市值风云
光伏行业需求旺盛,原材料价格高企挡不住新增装机量暴增。
作者"小羽儿
编辑 |小白
光伏行业成本下降,引领全球能源转型
从化石能源向更清洁能源的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其中太阳能是可以用来摆脱化石燃料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过去20年里,光伏行业的成本大幅下降,已经成为最便宜的能源之一。
根据IRENA数据,2010-20年里,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从0.381美元降至了0.057美元,下降了85%。
(来源:IRENA_Power_Generation_Costs_2020)
成本的下降使全球光伏行业得以迅速发展,根据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VRSK.US)最新预测,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197GW,同比增长25%,累计装机量将达到超1000GW。
在达到这一重要里程碑后,预测全球光伏装机量将继续强劲增长,未来十年平均复合年增长率为8%。
到2031年,全球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500GW,欧洲将占安装量的9%以上或约331GW,欧盟“REPowerEU”计划的潜力更将是预期安装量的两倍以上。
其实伍德麦肯兹的预测还是较为保守的,市场上较多声音预测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200GW以上,其中TrendForce最新研究报告预测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同比增长30%左右,达到200-220GW。
(来源:Wood Mackenzie)
原材料价格高企,光伏新增装机不减
然而,需求并不是太阳能领域唯一上升的东西,成本的上升也不容忽视。
在生产、传输、储存或使用太阳能等低碳能源时,需要大量的金属或非金属资源,例如生产太阳能组件需要多晶硅,传输能量的电线需要大量的铜或铝,储存能量的电池需要镍、钴和锂等金属。
去年,光伏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
多晶硅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用硅片的主要原料,由于疫情影响以及新增产能投产限制,自2021年1月以来,多晶硅价格上涨了3倍多。
未来,中国新的多晶硅产能有可能重新平衡市场,但多晶硅价格预计将在整个2022年仍保持高位。
(来源:choice数据)
与此同时,光伏玻璃、铝、铜和钢铁等关键原材料的全球价格均达到多年高点。
高企的原材料成本,加上疫情影响带来的需求快速复苏和运费飙升,导致太阳能组件价格仅在2021年就上涨了20%以上。
不仅光伏行业如此,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如此,其需求的高涨使锂电池原材料镍钴锂价格全面暴涨,宁德时代(300750.SZ)等锂电池公司的业绩均明显承压。
有担忧认为,如果目前的情况持续下去,资本支出成本的增加加上潜在运营和维护成本的提高可能导致光伏电站项目延迟或取消,从而影响全球太阳能的发展。
不过从2022年一季度光伏行业新增装机数据来看,该影响还并未显现。
2022年一季度,光伏行业“淡季不淡”,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显示,一季度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3.21GW,同比增长近1.5倍。其中,地面电站新增4.34GW,分布式光伏8.87GW。
海外市场同样火热,疫情并未影响国内光伏组件出口的增长势头。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光伏组件出口量达41.3GW,同比增长109%。
据PV InfoLink统计图表,1-3月,中国单月组件出口均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高,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5%、125%和97%。
(来源:PV IifoLink)
出口数据如此好看,较大部分的贡献来自于欧洲地区。
欧洲一直是我国组件出口的第一大海外市场,PV InfoLink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对欧洲出口40.9GW,较前一年的26.7GW同比增长54%,占据我国光伏组件出口总体份额的45%。
制霸全球光伏产业链,中国光伏服务全球
在俄乌冲突开始之前,欧洲就表示将在2050年实现经济脱碳。
但俄乌冲突事件使欧洲更加迫切的想要改变目前的能源体系,以使欧洲能够完全独立于俄罗斯化石燃料,目前欧盟计划有可能到2030年至少再增加420GW的额外光伏装机容量。
随着反俄制裁的加剧,电力和燃料价格并没有放缓的迹象,5月18日,欧盟公布的名为“REPowerEU”的能源计划,涉及未来五年内高达2100亿欧元的资金规模,包括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降低能源需求,从而达到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加快转向绿色能源的目的。
同时,欧洲认为其需要迅速采取行动,解决太阳能原材料的供应问题,并朝着自给自足的太阳能价值链迈进。
不过,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距离。
目前,我国光伏已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巩固自己作为全球电池原材料各个供应链的主导地位,从规模上看,2020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占全球的产量占比分别为76.0%、96.2%、82.5%和76.1%。
从技术上看,我国光伏企业在PERC、TOPCon、HJT、IBC等高效晶硅电池生产技术上先后取得突破,半片、双面、叠瓦、多主栅、大尺寸等相关技术也相继成熟并逐渐被应用,持续进行提升和创新。
而欧洲的光伏产业链现状如何呢?
目前,欧洲的多晶硅年产量可以满足约16GW的产能,其中大部分由德国瓦克化学公司生产,但这还不及欧洲太阳能安装需求的一半。
而且,欧洲的供应链进一步受到其硅锭和硅片产能的限制,产能仅为1.5-2GW,因此欧洲没有足够的下游产能来消化其多晶硅产能,因此目前德国几乎所有的多晶硅产量都出口到中国,然后再从中国进口组件。
要使欧洲消化其目前的多晶硅产量,它需要将其硅锭和硅片制造产能增加10倍左右,并进一步将电池和组件的下游制造分别增加21倍和3倍。
而为了实现欧盟“REPowerEU”计划的目标并创建本地太阳能供应链,目前的产能需要更积极地扩张,其中多晶硅增加3倍、硅片增加20倍、电池片增加42倍、组件增加6倍。
但在中国光伏产业链的先发优势、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电池片技术优势面前,欧洲以及美国等地区虽然有着光伏本土化的美好愿望,但是否有真正去这样做的动力呢?可以预见困难重重。
事实上,历过过2018年“531光伏新政”等磨难,中国光伏产业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已是非常不易,而未来还将承担起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重担。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