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困在“亏本”“赔钱”字眼里的基金突然翻红了一把。这几天,有基民惊喜发现,自己的投资收益不知不觉“转正”了。
“终于赚钱了,太不容易了。”基金这波回血,你赶上趟了吗?

“炒了两年才赚钱”
“今天值得纪念,买基金两年,收益终于变正了。”近日,小李兴奋地在微博晒出了久违的基金正收益截图。
像小李一样时隔许久才体会到赚钱滋味的投资者还有不少。收益终于带“+”了、从负5位数的数字回正了、收益率破1%了......不少基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花式“晒喜悦”。


“记忆还停留在亏损20%,今天打开一看竟然变成了10%”。正如网友所描述的,这轮基金回升带来的更多是“惊喜感”,在收益率面前“躺平”已久的基民们突然收获了意料之外的一波回血。
“没有一点点防备”,有基民如是说。

“快乐是别人的,我没有”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一波涨势的对比下,也有基民显得相对落寞。
“我的还在亏钱。”看到大家纷纷晒出赚钱截图,张小姐无奈地表示,自己的总收益还是负7000多元。


也有网友自嘲到,“心血来潮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基金,发现自己以-270块钱的优异成绩,战胜了上海97%的基民”。
赚钱成了基金投资的“稀罕事”?
中新财经注意到,即便是近期翻红的热门基金,在过去一年的总收益率也是负数,可谓是经历了漫长的低谷期。
如,近一月来上涨了18.13%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近一年总涨跌为-11.13%。


同花顺数据显示,受相关利好消息的影响,近期新能源、电池、汽车等主题基金涨势乐观。如,近三个月来,HJT电池上涨了32.79%,硅能源上涨30.44%,华为汽车上涨了26.74%。
业内人士分析称,当前市场正处于疫后经济复苏的有利环境中,股指和基金指数有望延续反弹趋势。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为基金行业带来新增量。2022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进一步鼓励个人建立养老金账户,根据自身投资风险偏好选择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